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丛华15).ppt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丛华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丛华15).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丛华,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教学目的:学习常见慢性疾病的解剖概要,了解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病机理,重点掌握运动系统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了解常用治疗方法。,是常见病,只要是和运动系统有关的,(包括:骨、关节、肌、肌腱、韧带、筋膜、滑囊,以及与其相关的血管和神经)均可受到损害,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征象。,3.发病过程 长期 姿势 局部产生 代偿人体 反复 职业动作 应力 组织 持续 肥大 超代 轻损 增生 累积 慢损 迁延,分类按累及的组织不同分为以下四类:,(1)软组织慢性损伤(2)骨慢性损伤(3)软骨慢性损伤(4)周围神经卡压伤,病理生理,共同的病理特点是:损伤部位的无
2、菌性炎症 血管增生、毛细血管动脉钙化及硬化、小圆细胞侵润、胶原变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临床特点,局部长期慢性病痛,但无明显外伤史。有特定部位的压痛点和肿块。局部炎症不明显。近期有过度活动史。职业、工种史。,治疗原则:,1)应力分散 限制致损伤动作 纠正不良姿势 增强肌力 不负重活动(关节)定时改变姿势,2)理疗、按摩 改善局部血循环 改善症状 减少粘连3)局部封闭 肾上腺皮质类激素 醋酸强地松龙 甲基强地松龙,作用 抑制损伤炎症 减少粘连 并发症:继发感染 肢端坏死 继发神经炎 肌腱自发断裂 气胸 一过性下肢瘫痪,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慢性运动系统 损伤 2)部位准确无误 3)严格无菌技术
3、4)按规定剂量及方法进行 类固醇0.5-1ml2%利多卡因0.5-4ml,7-10d一次,3-4次为一疗程。间隔2-4w重复.,4.非甾体类抗炎药 注意事项 1)短期使用 2)交替使用 3)肠溶型或控释剂 4)辅以解痉药和镇静剂 5)不将两种非甾体抗炎剂同时使用,5.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 狭窄性腱鞘炎 神经卡压综合征 腱鞘囊肿 预防 科学训练 工间操 定时改变姿势首发 短期制动 巩固疗效、减少复发,软组织的慢性损伤,腰腿痛,它们是一组临床多见的症状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由于其病因复杂、脊柱的生理退变与疼痛关系不十分明确,临床表现多
4、样,诊断标准不一,治疗方案尚未规范,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剖生理:1脊柱四个生理弯曲。站立位时,负荷多集中在腰骶段,特别是两个生理弯曲的交界处,此处容易发生急、慢性损伤和退行性病变。2脊柱靠多种组织连接(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靠骶棘肌,腰背肌,腹肌等辅助,共同维持稳定性。上述任一结构的病损,均可致症状出现。,3椎间盘的组成:上,下软骨板,髓核,纤维环。其承受纵向压力的能力较强,但在受反复的扭转应力时易撕裂,且前二者无血管及N结构,损伤后不易自行修复。4人体前屈位活动或负重,是导致 L 退变或损伤的不良姿势,易发生腰腿痛(直立以100计
5、,坐:150,站 立前屈:210,坐位前屈:270)5脊髓在L1椎管水平形成马尾N,出椎间孔。腰段病变可刺激或压迫N 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病因分类:五大类-损伤,炎症,肿瘤(类肿瘤),退行性变,发育异常。,二、疼痛性质及压痛点:1、疼痛性质局部疼痛:病变部位即疼痛部位,分泌致痛物质。特点:固定压痛点,局封止痛有效。放射痛:疼痛沿受损神经向末梢放射。特点:疼痛有特定方向,有典型神经受损体征,病程久有肌萎缩及营养不良。反射痛:疼痛经脊神经后根或脊髓丘脑束通过聚合易化或聚合投射,使同一 脊节脊神经前支支配区感觉异常。特点:定位模糊,以感觉障碍为主。少有神经损害。,功能性腰痛2、压痛点:是局部病变
6、体征,以表浅软组织表现明显。棘上、棘间韧带劳损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臀肌筋膜炎 臀上皮神经炎 腰肌劳损 腰骶韧带劳损 深部组织(小关节、椎体、椎间盘)为深压痛,治疗:1、非手术治疗:绝对卧床休息,3W后戴腰围下地,3M内 不弯腰、负重 腰背部肌肉锻炼 理疗和推拿、按摩 皮质激素硬膜外封 药物治疗,治疗:2、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颈肩痛,颈肩痛,颈段脊柱由7个颈椎组成:C0,枕骨C1-2,上颈椎C3-7,下颈椎,枢椎下,解剖生理特点:,解剖结构上颈椎(C1-2)第一颈椎:寰椎(atlas)无椎体和棘突前后弓侧块支持头颅第二颈椎:枢椎(axis)椎体上方隆起形
7、成齿状突齿状突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解剖生理特点,下颈椎(C3-7)C3-7 具有典型脊椎结构:侧块、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颈椎不稳时影响椎动脉血供,颅内缺血)Luschka关节(钩椎关节):增生时压迫椎动脉和神经根,解剖生理特点,矢状面,解剖生理特点,解剖生理特点,横断面,各种退变发生时,椎管有效容积(储备空间)减少,解剖生理特点,颈椎活动灵活 头部屈伸:寰枕关节 头部旋转:寰枢关节 颈部屈伸:下颈段 神经结构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三个生理膨大:左右径 前后 径,容易压迫 颈1-4神经前支组成颈丛 颈5-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臂丛,二、病因及分类:同腰腿痛还有椎A及交感N 头面、眼、耳、心胸症状。,颈椎
8、病,定义:颈椎间盘退变,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 致脊髓、神经、血管受损的症状与体征。,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生、发展的基本原因。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脊柱稳定性下降骨赘形成,前纵和后纵韧带骨化脊髓、神经和血管受损钩椎关节附近骨质增生,可压迫椎动脉血流减少,可晕厥,病因,损伤急性损伤原已退变的颈椎和椎间盘损害加重诱发颈椎病颈椎活动灵活,支撑头颅,极易损伤汽车追尾导致颈椎的过伸、过屈损伤慢性损伤已退变的颈椎,加速退变长时间的磨损和撕裂 不良的体位、工作姿势不良、不适当的体育活动,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管矢状径的绝对值14mm 正常1214mm 临界椎管1012mm 相对狭
9、窄10mm 绝对狭窄,病因,颈椎病分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食道压迫型、颈型、混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 为50%60%病因 单侧或双侧神经根受压引起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退变骨赘增生、肥大,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以痛为主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向上肢放射。可有皮肤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上肢肌力下降、手指不灵活。姿势不当、突然牵撞,闪电样锐痛。,神经根型颈椎病,体查:颈肌痉挛,头偏患侧。颈肩部肌肉压痛。上肢牵拉试验阳性: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受压的神经根。压头试验阳性:患者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术者在头顶加压,出现颈痛。,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发病
10、率 1015%病因慢性椎间盘退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临床表现:早期前方受压,表现为侧束、锥体束损害首先行走、持物不稳,步态异常,踩棉感肢体乏力,痉挛肢体麻木精细动作能力丧失(clumsy numb hands)体检:下肢阵挛(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原性瘫痪)Babinski 征阳性(动态)Hoffmans 征阳性非对称性出现则提示颈髓受损,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病因:刺激或压迫椎旁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症状:交感神经兴奋:头痛、头晕、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痛、血压升高,头颈及上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听
11、力下降。交感神经抑制: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体征。单纯交感型者无明显的阳性体征。,颈椎交感神经节,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椎间关节不稳,移位,牵拉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椎动脉痉挛,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眩晕: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头痛:枕部、顶枕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代偿性扩张视觉障碍: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猝倒:短暂的意识障碍。头部后仰或旋转时可诱发;体位改变后缓解体征 旋颈试验阳性:即头颅旋转可引起眩晕,这是本病重要特点,复合型颈椎病 其症状和体征基本上同其他类型的颈椎病,只是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表现
12、更为复杂。食管受压型颈椎病 主要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时引起前纵韧带及骨膜下的撕裂、出血、机化、钙化,以致最后骨刺的形成。症状: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体征:X线片显示椎体前方有骨刺生成。钡餐吞 服透视可见清晰食道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放射学检查,在无症状的人群中,50以上可见到颈椎X片的退变。,退变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丢失,甚至后凸畸形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终板硬化带颈椎半脱位,序列不齐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狭窄,X线平片,放射学检查,CT 直视骨性结构最好的方法 单独CT 不能鉴别神经和软组织结构MRI 评价颈椎最常用,最先进的检查手段 优点:可观察椎体、椎间盘、蛛网膜下腔、神经根和脊髓通过不同技术条
13、件,观察不同结构无创,放射学检查,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脊髓、神经根受压,颈椎病,诊断,临床表现放射学上检查与临床相一致,诊断不能单凭放射学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鉴别诊断,肩周炎、腕管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周围神经卡压 先天畸形、外伤、肿瘤等原因压迫臂丛神经或锁骨下血管而出现神经、血管症状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对称感觉正常、传导速度正常无神经根性疼痛颈椎神经根肿瘤,脊髓型颈椎病鉴别诊断,1.外伤、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的鉴别2.后纵韧带钙化(OPLL)节段性或连续性 厚度超过颈椎椎管的30即可出现压迫症状,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鉴别诊断,能引起眩晕的疾病:美尼尔综合征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缺血
14、综合征,颈椎病的治疗,非手术治疗: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颌枕带牵引:禁忌症脊髓型颈椎病颈托和围领:理疗,推拿按摩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前路及前外侧手术后路手术,颈椎病的治疗,前路手术,后路手术,颈项部肌膜纤维织炎,由多种因素导致颈部筋膜肌肉内的微循环障碍,组织渗出、水肿纤维性变而形成的一种非特异性的无菌性炎症。,病因,1、急性创伤:曾经发生的急性颈项部软组织创伤,未经及时正确治疗,转为慢性创伤性炎症。2、慢性劳损:本病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因长时间案头工作,处于单一的特定姿势,或肩部持续性负重,形成的慢性劳损。,病因,3、颈椎结构性异常:存在颈椎曲度异常或不稳时,机体为维持局部或全身的平衡状态
15、而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4、环境因素:寒冷和潮湿因素影响肌肉筋膜的营养和代谢,因此本病受天气状态影响较大。5、心理因素:如抑郁、强迫症、慢性焦虑状态亦对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6、其他:某些病毒感染或风湿病。,临床表现,1、颈项肩背部的慢性疼痛,晨起或天气变化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2、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痉挛、颈项僵直、活动受限。3、天气变化、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4、易被漏诊或过度检查治疗。,体格检查,可在疼痛区域内触摸到明显的痛点、痛性结节、索状物,局部肌肉痉挛,严重者颈椎活动受限但无神经受损的变现。,诊断,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多可做出诊断。X线检查可显示出
16、一定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亦可无阳性发现。部分病人血沉快、抗O阳性则提示其发病原因与风湿性活动有关。,鉴别诊断,本病需与颈椎退变性疼痛、颈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疾患等鉴别。,治疗,非手术治疗为主。局部理疗、按摩、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激素封闭治疗。任何治疗均应注意去除致病原因。对有明确压痛点、末梢神经卡压者,可行局部点状或片状软组织松解术。,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棘上韧带从枕骨隆突到第腰椎棘突,胸段纤细,易损伤棘间韧带是连接两个棘突之间的腱性组织,两者的作用是防止脊柱过度前屈腰骶部无棘上韧带,病因及病理,长期弯腰工作;脊柱损伤不稳定是两大主要病因韧带产生小的撕裂、出血及渗出,产生损伤性炎症,刺激棘上
17、韧带的神经,产生腰痛。时间较长者可以退化、坏死而钙化暴力产生的韧带损伤,固定不良,生成较多的瘢痕而产生疼痛,临床表现,腰痛长期不愈,弯腰加重损伤处棘突或肌间有压痛有时可扪及棘上韧带在棘突上滑动棘间韧带可作超或证实,治疗,避免弯腰动作,增加修复条件局部封闭可缓解症状理疗有一定效果,推拿、按摩对本病帮助不大,激光有效可试行手术治疗,效果不肯定,第三节 骨的慢性损伤,因韧带、关节囊附着点的长期、过度牵拉,退行性变所表现的肥大、增生和骨赘形成等由于损伤致骨血供障碍继发骨坏死,或由于应力集中而引起的疲劳骨折,一、疲劳骨折,疲劳骨折,定义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解或间接损伤可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称为疲劳
18、骨折。病因 慢性积累性劳损是疲劳性骨折的基本原因。病理过程 骨折后,反复外力使骨吸收大于骨修复。好发部位 第二、三跖骨。胫骨、腓骨、肋骨。,疲劳骨折,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损伤部位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训练中或结束时尤为明显局部压痛及轻度骨性隆起,但无反常活动,少数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X线12周内常无明显异常,34周后可见一横型骨折线,周围有骨痂形成.病程长者,骨折周围骨痂有增多趋向,但骨折线更清晰,且骨折端有增白、硬化征象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疲劳骨折,治疗牢固的外固定。正确的功能锻炼。断端已有硬化者,采用微电流或骨诱导、生长因子治疗。,二 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ck病,好发于2030岁的年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系统 慢性 损伤 丛华 1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