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I).ppt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I).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I).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参赛选手 中共东安县委党校 黎娜,1,十二五规划,2,教与学的两个难点:难理解 难讲透,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深奥的经济理论问题,学员难理解。对基层党校来说,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隐藏在经济发展实践背后的课题,教员难讲透。,3,从经济发展成果看经济发展方式,4,目前对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批评最多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它产生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第二,它导致对地球稀缺资源的消耗过大。,教学结构,一、经济发展成果与经济发展方式二、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方式三、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方式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途径,5,教学结构,一、经济发展成果与经济发展方式二、经济发展成果的
2、取得方式三、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方式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途径,6,7,一、经济发展成果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定义,根据现代经济辞典给出的定义,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经济理论范畴中,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的数量增加,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在不严格限制的场合,两者概念是可以互换的。,8,通俗的理解,9,解 释,1、经济发展成果是“真金白银”,联系成果来看方式,使方式变得很直观。2、推动经济发展,评价经济发展,成果和方式都要注重,当前
3、更加注重转变方式。3、离开成果谈方式,方式将变得没有意义。“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依靠发展来解决问题”,其中讲的“发展”,偏重的是经济发展成果。4、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就其内涵来说,一为成果取得方式,一为成果分享方式,成果分享甚至比成果取得更重要。,10,发展方式:以个人取得10万元收入为例,经济发展成果:10万元,1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2010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元,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2%,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12,经济
4、总量大幅提高的情况,国内生产总值1952年只有679亿元,2008年达到300670亿元。2008年的经济总量比1952年增加了77倍,2008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13,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为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14,
5、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对1千名成年人,在2011年1月13号到17号期间,也就是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进行了调查。民调显示,3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未来的20年之内,会成为世界的领导者,高过认为美国将会持续领导地位的35%。,2011年问卷,1997年问卷,资料来源:凤凰网,15,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1)十二大:要把全部工作转到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的轨道上来。2)十三大:经济发展要从粗放经营为主转到集约经营为主。3)十四届五中全会: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4)十七大: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十七届五中全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6、。,16,为何党中央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其一,改革31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特别是16大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10%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资源消耗和资源供给的压力明显加大、生态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国际贸易不平衡、外贸顺差过大、国际收支盈余过多等等问题,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其二,改革31年来,我们虽然取得辉煌成就,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我们如果一味专注于经济发展,不注重社会发展,必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教学结构,一、经济发展成果与经济发展方式二、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方式三、经济
7、发展成果的分享方式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途径,19,20,二、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方式,经济增长的“三高一低”的特征,我国过去经济发展速度快,但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路子。,21,高投入,固定资产的投资占GDP的比重,改革30来总体占50%左右,2005年占55%,2007年占63%。,22,高消耗,我国企业的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日本的8倍,是印度的1.65倍。从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看,我国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和4.4倍。,23,高污染,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
8、世界第二。中国是世界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12个国家之一。,24,低效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属于打工型经济。我国出口的50%是加工贸易,没有多少科技含量。2004年出口60亿双鞋,平均每双不到25美元;出口177亿件服装,均价为35美元。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被迫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25,资源占比和万元GDP占比,我国经济增长的 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来获得的。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1.3%,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69%;消耗了世界46的钢铁、43的煤、52的水泥,仅创造了
9、世界8.7的GDP。如此过渡依赖和消耗资源,不仅我国难以承受,世界也难以承受。,26,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效率低下2、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3、重化工业发展,就业难度加大,从2006年到2009年,“十一五”前4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11.4%,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分点。2010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长10.6%。2009年我国GDP34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2010年二季度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
10、DP的老路是走不通的。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9,教学结构,一、经济发展成果与经济发展方式二、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方式三、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方式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途径,30,31,三、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方式,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城乡、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32,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所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I 转变 经济发展 方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