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质量保证.ppt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控制质量保证.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药品GMP(2010年修订)加强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北京秦脉医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药品GMP国际化趋势,药品GMP的国际化、标准化及动态管理成为药品GMP管理的必然趋势国际化:现实施GMP的国家和地区已有近百个;标准化:GMP规范呈现向国际规范标准靠拢、等同或直接采用的趋势,并与ISO的质量管理思想衔接,欧盟2008年3月将ICH Q9作为附录20发布执行动态管理:体现GMP规范向全面质量管理深入发展。在实施GMP的过程中确保持续的验证状态,在偏差处理、变更控制、CAPA、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等基础上,不断完善建立与产品关键质量特性相关联的GMP动态管理体系。,药品GMP国际化趋势,国际GMP
2、发展的40多年中,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药品GMP国际化趋势,国际GMP的最新关注:ICH Q8,Q9和Q10,2008年2月14日,欧盟已将ICH Q9纳入GMP附录20,并将风险管理作为GMP体系的基本要素。,中国GMP发展与现状,中国GMP仅有20余年发展历程第一个10年1988年卫生部发布第一版GMP1992年发布修订版,要求制药企业执行第二个10年1998年SFDA发布其成立后的GMP2002年要求企业按剂型分阶段实施GMP认证2007年发布修订的GMP检查条款第三个10年2011年2月12日卫生部79号令发布2010修订GMP2月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无菌药品等5个附录作为配套文
3、件,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中国GMP发展与现状,我国药品GMP认证制度我国药品GMP认证制度是法律性的强制要求,是药品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和生存的基础至今已有4800多家原料药及制剂企业通过药品GMP认证我国GMP标准和法规存在问题缺乏配套的GMP指南文件,很多内容缺少明确要求和操作指南药品“注册批准”的界定不清质量保证体系的职责分工要求不够清晰药品管理法和配套法规尚有不足,如技术转让、委托加工等情形下各方职责规定,原料药供应商必须接受现场审计的规定等,制药行业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水平落后于其它行业没有在产品设计中考虑质量历史性发明和改进受到限制缺乏灵活性法规环境关注符合性,不是科学的和基
4、于风险的方法行业利润无法提供变更的动力GMP没有提供“完全现代的”质量体系始于1970年代,仅增加了一些内容没有将ISO质量管理思想纳入需要完善,中国GMP发展与现状,中国GMP发展与现状,质量管理部门的地位在我国药企对未得到充分认识很多企业高管层未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药品生产质量责任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对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既无清楚认识又未担当责任更多的企业领导心目中质量管理部门的地位远低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与否、运行有效与否的重要性无深刻认识,导致质量保证职责严重不到位,中国GMP发展与现状,质量管理部门的地位在我国药企对未得到充分认识不少企业把GMP
5、规范作为质量管理的最高标准,而不是最低标准,没有把药品GMP思想、理念、做法植根于日常生产和质量管理之中有些企业甚至“把拿到GMP证书当成唯一目的”,从而造成GMP认证后的“反弹”或“回潮”由于缺少对药品质量负有最终责任的质量受权人,企业在违反GMP或出现质量事故时难以确定最终责任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及培训未达到要求,人员频繁更换并流失严重、数量不足,药品GMP(2010年修订)发布实施,修订目的适应国际药品GMP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利于产业长远健康发展增强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快我国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药品安全自身的要求新版药品GMP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
6、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GMP的一致性,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新理念强调全员参与质量树立“企业是药品质量第一责任人”宗旨特别强调企业负责人,包括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高层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细化了对构建实用、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强化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促使生产企业及时发现影响药品质量的不安全因素,主动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药品GMP(2010年修订)与时俱进,药品GMP(2010年修订)与时俱进,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的理念增加了一系列新制度,如:持续稳定性考察变更控制偏差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供应商的评估和批准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等,建立现代有
7、效的质量管理体系2003年7月布鲁塞尔ICH会议提出制定一个可协调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指南用于药品整个生命周期,以强调将质量风险管理和科研一体化该药品质量体系指南(Q10)的指导思想是融合ISO质量管理制度的概念,补充现有GMP法规的不足在现有GMP和ISO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适用药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从原来较为单一的GMP生产管理阶段向一个综合的药品质量管理范畴转移确保来自企业、管理当局以及病人等各方的质量需求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满足,药品GMP(2010年修订)与时俱进,药品GMP(2010年修订)与时俱进,质量保证系统国外GMP归纳为四大要素:保证所有食物、药物和医疗设
8、备是纯净,安全和有效的(To ensure that all foods,drugs,and medical devices are pure,safe and effective)做你(文件)所说的,记录你所做的!(Do what you say,document what you do!)做到整个过程的可追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运输(Complete traceability for entire process,from incoming raw material to the shipping of final product)QA质量保证系统作为一个过滤器来帮助消除产品污染、混淆和差
9、错(QA system acts as a filter to help eliminate product contamination,mix-ups,and errors),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质量管理部门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最重要的理念:质量应该是有机地结合在产品中的,而测试不是唯一保证产品质量的手段;产品质量是从对每一个生产步骤的控制中来保证的;产品最后的测试只是验证经过质量控制,是否达到产品预期的质量实验论证质量管理 部门:是最关键的职能部门,从职能上讲,企业能否达到GMP要求就要看质量管理部门能否适当和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部门会给产品质量带来长期的稳定的一致的保证
10、;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将会远远大于最初的投入,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质量管理部门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是整个企业是否能达到GMP要求的基础和根本 必须对其的责任和权力予以充分说明和明确规定,因为无论怎样强调质量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都不过分 从GMP现场检查范围上讲,质量管理部门也是重中之重,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新版GMP对质量控制实验室提出了全面的、详细的管理要求原则质量控制实验室人员、设施、设备与产品性质、生产规模相适应实验室人员数量和能力是否满足需要是诸多企业面临的大问题人员要求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人足够的管理资质和经验检验人员学历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或高中培训经历:实践培训与考核工具
11、要求药典、标准图谱标准品、对照品等相关标准物质,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文件应在新版GMP明确要求的必要的七方面基础上编制详细文件质量标准取样、留样操作规程和记录检验操作规程和记录检验报告书环境监测操作规程和记录制药用水监测操作规程和记录检验方法验证报告和记录仪器校准和设备使用、清洁、维护的操作规程和记录试剂、试药、培养基、标准品/对照品管理规程和记录毒剧化学品、检定菌等管理规程和记录中药标本、标准溶液管理规程和记录长期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和记录实验动物管理规程和记录检验结果超标管理规程和调查、处理记录,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在文件编制中注意写入新版GMP的相关要求,同时要符合现行中国药典和相关法定技
12、术标准的要求,如:取样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有详细规定方法应科学、合理、保证代表性样品容器标签除基本信息外,还应标明取自哪一包装容器注意无菌物料的取样检验操作规程:依据、检验方法、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计算方法新版GMP对留样、成品留样、物料留样均提出了原则的和具体的要求检验记录应按照规定的十项必要的内容设计和填写微生物检验方法、无菌检验方法、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验证采用便于趋势分析的方法保存数据,如:检验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制药用水微生物检测数据,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检验确保按照注册批准进行全项检验检验方法验证新的、变更的、药典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法规规定的检验方法确认不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应进行确认,以确保
13、检验数据准确、可靠严格按照检验操作规程操作并规范、真实记录中间控制(包括生产人员进行的控制)应按质量部批准的方法进行,检验应有记录检验结果超标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留样留样目的用于药品质量追溯;用于稳定性考察的样品不属于留样留样范围:物料、成品留样基本要求按操作规程对留样进行管理应具有代表性,成品留样每批产品均需留样;如分次包装,每次至少留一个市售最小包装留样量至少足够两次全检量(不含无菌和热原检查)包装形式与市售相同,原料药可模拟包装如不影响包装完整性,每年至少目检观察一次,并做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召回有效期内产品,做好记录留样储存条件应符合注册批准,
14、保存期为有效期后一年如企业终止药品生产,应将留样移交受权单位 保存,并告知当地药监部门,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留样物料留样用于制剂生产的每批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都应留样;如成品留样,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可不必单独留样留样量至少满足鉴别需要留样时间至少保存至产品放行后两年原辅料有效期短的、稳定性差的留样时间可相应缩短储存条件应符合规定,必要时包装密封,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试剂、试液、培养基、检定菌的管理要求试剂和培养基应当从可靠的供应商处采购,必要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应当有接收的记录,必要时,应当在容器上标注接收日期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或使用说明配制、贮存和使用试剂、试液和培养基特殊情况
15、下,在接收或使用前,应当对试剂进行鉴别或其他检验试液和已配制的培养基应当标注配制批号、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姓名,并有配制(包括灭菌)记录不稳定的试剂、试液和培养基应当标注有效期及特殊贮存条件标准液、滴定液应当标注最后一次标化的日期和校正因子,并有标化记录配制的培养基应当进行适用性检查,并有相关记录。应当有培养基使用记录应有检验所需各种检定菌,建立检定菌保存、传代、使用、销毁的规程和相应记录检定菌应有适当标识,至少包括菌种名称、编号、代次、传代日期、传代操作人检定菌应按规定条件贮存,贮存方式和时间不应对检定菌的生长特性有不利影响。,标准品或对照品的管理要求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按照规定贮存和使用标准品
16、或对照品应当有适当的标识,内容至少包括名称、批号、制备日期(如有)、有效期(如有)、首次开启日期、含量或效价、贮存条件自制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的要求应当建立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的质量标准建立制备、鉴别、检验、批准和贮存的操作规程每批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用法定标准品或对照品进行标化每批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确定有效期应当通过定期标化证明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的效价或含量在有效期内保持稳定标化的过程和结果应当有相应的记录。,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检验结果超标处理OOS记录和报告填写OOS调查表“超标详细情况”部分,交QC负责人应对超标或异常结果及有关情况如实完成原始记录尽可能保持仪器、样品等的状况,以备调
17、查调查需在QC负责人指导或参与下完成以尽量明确其原因为原则调查内容检验操作人员的培训及实际操作能力样品的取样、分析方法是否得到正确应用确认原始数据(色谱图、光谱图、计算过程),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确认所用仪器的性能(系统适用性)和校验有效期确认所用的标准品、溶剂、试剂、标准溶液等是否符合标准试剂生产厂家是否改变供试样品的取样代表性和样品的保管环境等可能存在非取样原因的实验室偏差保留原数据、结果两位分析员使用原样品测平行样如均合格,则做出出合格结论实验室偏差成立,需偏差处理、CAPA有一人测出不合格,则做出不合格结论实验室偏差不成立,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重新取样一般不能依靠重新取样来放行产品,若
18、需重新取样,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药典或其它相关标准要求调查有证据表明先前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样品被全部消耗或不够重新测试使用等如果对物料重新取样则所有的放行测试项目都必须使用新的样品不能仅仅只对先前不合格的项目进行测试重新取样操作本身必须采用原取样方法进行并做好取样记录 QC负责人应能说明首次取样的样品和重新取样样品不一致性(例如,取样的方法,还是样品的配制不同)QA必须审核和批准这样的解释。相关的预防措施必须制订成文。若原取样方法不适合,新的取样方法应建立、确认和书面成文,物料和产品放行,物料放行质量部授权专人负责审核放行审核内容是否来源于批准的供应商是否有生产商的检验合格报告运输是否符合要求,
19、尤其是有特殊储藏要求的物料包装、密封是否完好标识信息是否完整、清晰、正确是否用检验或核对等适当方式确认每一包装内的原辅料正确无误储存和相关管理是否符合要求取样是否符合取样操作规程要求检验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相关记录是否齐全、规范,物料和产品放行,产品放行质量受权人负责产品的审核放行放行的原则药品及其生产符合注册和GMP要求审核内容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符合注册要求并经过验证完成了必须的检查、检验,记录真实、完整、规范生产条件和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生产记录、包装记录真实、完整、规范变更经过质量部门或药监部门批准偏差经过调查,处理符合程序,处理方法适当变更和偏差必要的取样、检查、检验、实验、评价已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控制 质量保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