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材分类.ppt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题材分类.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古体诗:四言诗经 五言古诗十九首 七言歌行体 乐府诗乐府双璧 骚体诗楚辞 杂言近体诗:绝句 律诗,诗歌体裁,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古诗词的题材及情感类型,常见的古诗词题材,(一)思乡怀人,古代文人因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或征战在外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及其他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统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引发思念的缘由,内在(本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单落寞);外在(引子)中秋望月,重阳登高
2、,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情感类型,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杜甫月夜忆舍弟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宿建德江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
3、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思乡怀人诗的特点,常见意象:明月、鸿雁、杨柳、哀鸿、双鲤、西风、杨华、水晶帘、玉阶、危楼、日暮、茅店、沙鸥、白云常见艺术手法:1.修辞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写哀情、烘托、移情3.想象、虚实结合、对写,常见意象的特定内涵,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鸿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柳
4、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闻 雁 韦应物 寒 塘 赵 嘏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情感。(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月 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问:前人在评论此诗时曾说:“心已驰骋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从月色照出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
5、: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而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深情都从这想象中流出,通过写妻子望月思君的情形表达两地相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所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
6、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特点:触景生情,比喻,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如丝的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思念等感情。,托物言志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
7、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赞扬某种精神品格,抒发志向,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托物言志诗的分类,描摹情态类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苏轼海棠、元稹菊花托物言志类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如于谦石灰吟、郑燮竹石咏物抒怀类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
8、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如虞世南蝉、李商隐咏柳、曾巩咏柳,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菊花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蝉 虞世南垂緌(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秋风。咏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
9、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托物言志诗的分类,以物喻人类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如李纲病牛、罗隐蜂托物言理类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如苏轼琴诗、王维终南别业,病牛 李纲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蜂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琴诗 苏轼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终南别业 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
10、还期。,咏物诗鉴赏方法,(1).“读清”全诗。(2).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答题技巧总结,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答题模式:通用: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形象特点:环境特点+物像自身特点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
11、么样的感情表现手法:所托之物+形象特点+表达作用+所言之志,练习(一),画眉鸟 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前两句写了什么形象?(2)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练习(二),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
12、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案:(1)傍晚 西风(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总结答题要点:手法+表达作用,练习(三),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1)诗中“清朝
13、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案:高洁,志向远大。(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金陵图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石头城 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三)咏古抒怀诗,含义:咏古(或怀古)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
14、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抒发感慨,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或感叹自身、抒发抑郁。刘禹锡的乌衣巷 石头城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的苏台览古、越中览古,即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 题的一类诗歌。,咏古抒怀诗的特点,1、内容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常见意象: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骊山、赤壁、马嵬坡、华清宫、乌江亭。名人祠堂、陵墓、古战场3、表现手法:对比、触情生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侧面烘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4、思想感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题材 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