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材分类及主要情感汇总.ppt
《诗歌题材分类及主要情感汇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题材分类及主要情感汇总.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1、了解诗歌题材分类,便于把握主旨;2、利用试题所给信息,寻找有效切入点:题目、题干、作者、背景、注释等;3、诗句中表达情感的词;4、抓住语言,借助意象的分析,挖掘思想感情;、学会审题,注意答题的规范怎么问,答什么。,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的解答,读解诗歌,诗歌发展历程诗经 楚辞乐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现代诗,古诗分类按音律分类:诗词曲按表达方式分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内容分类:写景(即景抒情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怀人思乡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爱情诗、讽喻诗等
2、,诗,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如王之涣登颧鹊楼,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排律,词,曲,乐府诗,(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散曲:小令和套数,杂居,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3、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一、送别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长亭、灞桥、南浦黄昏、月夜、秋天、古道、折柳赠别、挥泪泣别、借月咏别、芳草惜别、把酒饯别3.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4.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5、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以物喻人,心理刻画6、风格:语深情切,缠绵哀感,洒脱旷放,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
4、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别董大 高适(情深意长的勉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感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感3: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情感5: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赠汪伦 李白
5、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情感6: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送席大 孟浩然 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情感7:诗人如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坷,其送别诗常包含个人的身世之感。,【高考示例】,(2010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6、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参考答案】,(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高考示例】,(2010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
7、?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二、咏物诗,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咏物诗特点归纳: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神似”。3.表达方
8、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4.写作技巧:象征;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拟人、对比等。,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3、表达志向的,早梅 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
9、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徒 玄鬓,指蝉,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高唱、难飞,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花中最后凋谢,对菊花的喜爱,咏
10、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6、借事物讽喻的,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注:劚,zh,掘、砍,物的特点,寄托的情感,形如铜钱,娇美可爱,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咏物诗常见的思想感情,咏物诗鉴赏要点:,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5、体会表达技巧。,鉴赏要点: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边塞诗是时代的产
11、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三、边塞征战诗,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一、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忽如一夜春风来
12、,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一、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二、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 下 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王昌龄,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13、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四、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 松“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对历史遗迹的追思等
14、,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讽刺时事),或者思发思古之幽情。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四、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特点,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归纳咏史怀古诗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
15、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3)手法: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即事议论(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历史古迹(吴钩 乌衣巷 淮水 柳营 后庭花 六朝 金陵)(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与情感,1、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建立功业的志向和抱负;如苏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永遇乐悲叹年华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如孟与诸子登岘山、王滕王阁,2.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感慨昔盛今衰、盛衰无常,如乌衣巷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之感,如韦庄台城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如石头城,3.
16、吊古伤今,劝诫世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过华清宫,杜甫等人的咏史诗,4.对宇宙、历史的冷静思考,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与情感,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五、羁旅乡思,“羁旅乡思”,就是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缘由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题材 分类 主要 情感 汇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7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