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宏观管理.ppt
《证券市场宏观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市场宏观管理.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证券市场的监管,证券市场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也是广大投资者运用资金、获取收益的良好场所,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证券市场的波动也会引起经济震动,破坏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证券市场也很容易出现欺诈、过度投机等不良行为,引起证券市场的混乱。为了消除或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必须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约束每个个体的行为,尽可能消除或避免证券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资源配置不经济、低效率、不公平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整个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不稳定的结果,以确保市场机制能够在证券领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一节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第二节 证券市场监管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证券
2、监管体系的比较,一、证券监管的定义和必要性,(一)证券监管的定义以矫正和改善证券市场内在问题为目的,政府及其监管部门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参与证券市场各类活动的各类主体的行为所进行的干预、管制和引导。(二)证券监管的必要性 市场存在失灵现象,如果没有监管,市场自身不可能克服这些失灵现象;同时这些失灵现象的后果非常严重,它们导致证券市场功能失效,损害证券市场效率和公平性。正是由于各类证券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由此引发的证券市场功能的扭曲,才使得政府必须设计并实施适当的管制制度,约束并规范证券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矫正并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维护并促进证券市场乃
3、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二)证券监管的必要性,证券监管的必要性来自于证券和证券市场本身的特殊性。具体来说,证券的特殊性包括:第一,证券是被“创造”出来的,而非“生产”出来的,可以相对无限量地发行而几乎无成本。因此,当证券被公开发行时,必须确保投资者对于企业财务和预期收益有准确的了解。第二,当证券成为二级市场中的流通凭证。证券监管必须确保,无论何时当证券持有者被要求投票或作出其他决定时,存在一个连续不断的信息流和公开披露机制。第三,由于证券市场极其敏感于操纵性和欺诈性行为,所有的证券法规均强调“反欺诈”条款,适用于证券定价的操纵以及以非公开信息和各种不真实陈述为基础的内幕交易。第四,由于庞
4、大的证券业拥有众多投资者和交易商,法规必须涉及从事这一行业的个人和公司,确保他们没有利用专门优势哄骗非职业化的客户。第五,因为证券市场的波动和稳定性对于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具有非同一般的外部性影响,监管者必须在必要的时刻给予管制和干预。,二 证券监管要素,1、证券监管的主体。从各国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实施证券监管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证券业协会或证券交易商协会,还可以是证券交易所或者别的什么机构。选择什么样的机构作为证券监管主体,不完全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结果,是政治、经济、历史、传统等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几乎所有国家的证券监管活动是由政府部门
5、、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共同完成的。其中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部门承担了较多的职责,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承担了较少的职责;有些国家的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责较少,大部分职责交由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承担。,二 证券监管要素,2、证券监管的对象与内容证券监管的对象和监管内容是证券监管的核心。证券监管的内容则是证券市场本身以及各参与者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和行为。3、证券监管的目标证券监管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证券市场,即一个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资本配置作用,同时又运行有序、合理竞争、信息透明度高、交易成本低、真正贯彻“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的市场。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克服证券市场缺陷(证券市场失灵
6、),保护市场参与者合法利益尤其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透明与效率,促进证券市场机制的运行和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这是证券监管的现实目标。2、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全和高效率,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是证券监管的最终目标。,二 证券监管要素,4、证券监管的手段(1)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手段监管证券市场,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执法抑制和消除欺诈、垄断、操纵、内幕交易和恶性投机现象等,维护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秩序。(2)经济手段。指政府以监管和调控证券市场(而不是其他经济目标)为主要目的,采用间接调控方式影响证券市场运行和参与主体的行为。在证券监管实践中,常见的有以下两种经济调控手段:货币政策
7、和税收政策。(3)行政手段.指政府监管部门采用计划、政策、制度、办法等对证券市场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和监管,与经济手段相比较,运用行政手段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具有强制性和直接性的特点。例如,在证券发行方面采取上市审批制度,行政控制上市种类和市场规模,对证券交易所、证券经营机构、证券咨询机构、证券清算和存管机构等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许可证制度;交易过程中的紧急闭市等。行政手段在市场发育早期使用行政方式监管多些,至成熟阶段则行政方式应用得少些。(4)自我监管。自律监管指证券业自律机构的自律监管,常常与政府监管相结合使用。,二 证券监管要素,5、证券监管的原则尽管各国证券市场管理的方式、方法存在着差异,但
8、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一般都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法原则。即一切证券的发行、交易及其它相关行为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禁止非法发行证券和非法的、以各种不正当手段从事的证券交易活动,牟取暴利。(2)公开原则。即证券市场的主管机关必须根据筹资人和投资人双方的要求,公布与证券市场交易活动有关的信息和文件资料;企业发行证券时,必须公布发行企业的发行章程或发行说明书,实行企业财务公开;当证券上市时,必须连续公布上市公司的财务及其经营状况,定期向公众公布公司的财务及经营报告、各种财务会计报表,以便投资者得到充分的信息,合理投资。,二 证券监管要素,(3)公平原则。即证券交易双方处于
9、相互平等的地位,公平交易,禁止哄骗、欺诈等行为。如,禁止以某种手段欺骗交易对手和社会公众;禁止捏造事实或隐瞒、遗漏关于证券交易的重要事实;禁止编造关于证券发行与交易的虚假消息,散布影响交易程序和市场行情的流言蜚语;禁止蒙骗等不正当手段劝说公众买进或卖出;禁止“内幕人员”利用特殊地位获取暴利;等等。(4)公正原则。即要求证券主管机关在审批证券发行、证券上市和经营证券业务的机构时,在制订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时,都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秉公办事;要求起草文件、鉴证报表及各种参与证券发行、交易者,都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反映真实情况,不得有隐瞒、虚假、欺诈等误导行为,以保证证券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各方
10、的合法权益。,二 证券监管要素,(5)自愿原则。即要求证券市场的一切交易活动必须遵循市场的原则和筹资人与投资人双方的需要进行,不允许以行政干预人为地制造证券交易,证券发行时不能强行摊派,在证券交易时不能依靠行政权力强买强卖,必须充分地由投资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投资偏好进行证券投资选择,任何人无权干涉;任何人及单位也都无权强迫哪个单位发行证券;同时,任何证券商也不得违背客户意思或未获授权买卖证券或胁迫强制买卖证券。(6)国家监管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原则。这是证券市场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其总体管理原则。一方面,国家政府及其管理机构必须制定证券管理法规,规范和监管证券市场,这是管好证券市场的基本前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证券市场 宏观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