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ppt
《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发展战略与本科专业规范研究,2,第一部分生态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3,主要内容,1.生态学科特点与发展态势2.生态学专业教育发展情况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4.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考,4,生态学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内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首次定义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关联生态系统生态学基础(Eugene P.Odum)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1,德国科学家Haekel(1834-1911)于1866年首次定义生态学(Eco
2、logy)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以来,基本明确了生态学的研究领域和基本内容。,由于Ecology一词与Economics(经济学)同一字源,更多的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强调,生态学应理解为自然界的经济学,是管理自然的科学,这些观点有助于对学科性质与任务的明确。美国学者Robert和E.Richlefs(1976)发表的专著自然界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Nature),一直是美国高校基础生态学广泛使用的教材。,1953年 Eugene P.Odum以生态系统及其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编写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科书:生态学基础,明确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
3、学”。,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大减弱,自然环境趋于恶化。因而,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的维持,环境质量的改善,物种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都成为全世界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是生态系统研究成为主流的客观需要。,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减薄、酸雨沉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以及资源日益匮乏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大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1935年,英国植物生态学家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使生态学的发展进入邀约一个新阶段,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不断加强,如六十年代的IBP(国际生物学计划),及后来的MAB(人与生物圈
4、计划)和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5,生态学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内涵,与生物学交叉形成的分支学科:如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进化论等学科交叉,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领域(如生理生态学、生态遗传学等);生态学与数学、地学、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相结合,产生了一些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如化学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到目前为止,冠以“生态”一词的分支学科名称约有上百个。这些分支学科使生态学的研究范围、空间尺度、研究方法和手段都产生了巨大变化,生态学甚至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连接的桥梁之一,成为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公认的核心学科之一。,1,6,生态学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内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
5、的科学,这里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学和人类等所有生物类型,人只是生态学关心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只将其作为一个生态因子。环境科学以人类为中心,其他生物只是人的环境因素。由于学科关心的主体对象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学科视野。生态学既关心现在,也关心过去和未来;既关心部分和微观,更关心宏观和整体,既关关心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更关心维持该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支持条件。在保护生物圈、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以维持和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学特有的视野和凝练的理论、研究的尺度和方法论等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1,7,生态学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内涵,有的认为,生态学在其发展的
6、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历程中,基本上是两大阶段从诞生到20世纪中叶,“自然生态系统”研究为主流20世纪60年代后,“复合(自然+人类)生态系统”研究为主的阶段就其学科性质与任务而言,生态学由解释和认识自然已转变为指导人类“合理的利用自然、科学的保育自然、积极地建设自然”的庞大知识体系。,1,8,生态学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态势,生态学的地位发展中国生态学的战略方针我国生态学的战略重点国际生态学的发展重点和方向,现代生态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在应对人类面临挑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甚至有人说“科学的未来是生态学的综合”。美国总统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在致国会的报告改变21世纪的科学与技术中,把决定美国未来命运的经济
7、增长、人群健康、国家安全和全球稳定4个方面,全都和生态问题和生态学联系起来。中国21世纪议程中所提出的发展战略、政策和重大举措都与生态学及其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证人居环境、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生态学是大有可为的。我国颁布的200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领”中,凡涉及农业、社会发展、基础研究、资源和环境问题等诸多领域时,多次都提到生态问题和生态学的学科作用。虽然我们面临的种种挑战性生态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也不可能仅取决于生态学的发展,但生态学的核心作用和具有的特殊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是要加强生态学对经济建设和
8、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二是要以中观生态学为基础,加速向宏观与微观生态学两个深度发展 三是要以发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为主,兼顾单学科深入研究 四是要推进生态学科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整合与革新,一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和其他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对环境胁迫的反应、生态系统退化或逆行演替的规律以及生态恢复的技术;二是提高生物生产力及其科学管理。研究各种经济物种的种群增长和变动规律、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合理配置和空间格局,探索科学指导的理论和技术,发展生物生产力;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保护生态学研究。掌握物种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多样性(包括濒危物种)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社会发
9、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管理对策等;四是开拓和发展生态理论和应用基础的前沿研究。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仍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要探索大系统研究的方法论;种群生态学研究着重于动态机理、个体生态学要侧重逆境的微形态、生理和生化机制研究。新兴分支学科要重点突破。,国际上,生态学的发展重点和方向也是十分清晰的。美国生态学会提出了21世纪生态学发展的五个前沿领域是:生态工程、生态经济、生态设计、工业生态和生态(环境)伦理。这五个领域包括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指出了实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9,生态学的发展态势,生态学基础性强、研究范围广、学科间
10、渗透面大、应用范围宽生态学研究领域向微观和宏观两极延伸。现代生态学从个体(中观)出发,向微观层次上深入到分子水平,向宏观拓展到全球生物圈的层次。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极大拓展了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也驱动了多个学科门类和不同学科范畴的发展。现代多学科的分析技术和研究手段广泛被生态学应用和发展。其他学科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生态学研究中。,1,10,生态学专业教育发展情况,国外生态学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学科结构上归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主要集中在生物学中,在农林、水利、地学、环境等学科,生态学也成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不少独立成立生态学系(院)。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生态学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有75所大学设有生态学专
11、业方向,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学会 美国生态学会(ESA),会员达12000多人。美国生态学专业教育具有的特点是:理论与应用并重、跨学科培养人才、十分注重实践性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专业教育中,专业课程少而大,选修课程多而广,且可选性很强。英国是世界上生态学教育开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德国是生态学的发源地,并且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视生态学浓厚风气,德国的绿党以“生态创造工作机会”为口号,使之成为德国重要的在野党。俄罗斯是国际生态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国家。,2,11,生态学研究的社会特点,生态学研究的原动力已经从对生态系统组织机理的探索向更实际的保护生物圈的迫切需求转变。生态学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取决于
12、由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激起的政治性议题而非学科本身的进展而推进,生态学研究的成果往往视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来判断。生态学家被要求对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对策与咨询。在研究方法上将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相结合,将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纳入生态组分分析中,已成为现代生态学方法论的两大特色。这三点对于生态学的人才培养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2,12,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新中国成立前,国内仅有北京大学李继侗教授等在个别大学开设生态学或生态学相关课程。解放后,特别是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到20世纪70年代,因国家建设继续各类基础性的和背景性的自然科学资料,“以任务带动学科”的方式急速推动了我国生态学的
13、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生态学教育才逐步得到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重要学科。,2,13,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现在,我国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都开设了生态学课程,全国有53所高校设有生态学本科专业。生态学专业有的设在生物科学院系中,有的设在环境和资源科学相关的院系中。生态学专业分布的区域性格局明显,分布基本合理,学科整体优势和特色基本形成。从课程体系来看,设置在生命科学院及生物系中的生态学专业,有关生物学的课程比例较高;设置在环境科学院(系)中的生态学专业,有关环境学的课程比例较高。各校开设的生态学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基本相近。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生态学教材比较少而
14、且也十分单一;进入90年代以后,一批生态学教材出版面世进入新世纪以后,各种层次的生态学教材不断涌现,还出现了一批生态学教材参考用书,与此同时,国外一批优秀生态学教材被引入国内。现有教材基本可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2,14,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1996年以前,全国高校设有生态学专业16个,共培养生态学本科毕业生12000人左右,硕士生约700人,博士约250人。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较高,就业者主要去向是教学科研部门、环保部门,部分在农林、水利部门。2000年以后,全国高校普遍扩招,设立生态学专业的高校增加至50所左右,生态学硕士和博士授权点相应增加,招生也显著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和初
15、步估算,全国高校每年招收生态学专业学生约1200人,硕士生500人左右,博士生150人。毕业分配趋向多元化。从招生情况来看,鉴于生态学专业的特点,招生谨慎,普遍招生数量不大,或按院招生进行专业分流时适当控制规模。一般很少超过50人,大多在30-40之间。,2,15,我国生态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学涉及的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较多,办学成本较高,师资队伍的整齐度不高,高素质的生态学师资队伍有待提高不同课程之间内容过多重叠,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设置缺乏系统性 课程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课程主要关注直观的生态后果,分析生态过程和生态机理的内容偏少 生态学涉及面广,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也很
16、多,对学科的基础性和生态学的基础性内容尚缺乏共识 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2,1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人才需求市场空间及其技能要求 未来15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生态与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力着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为此,国家提出的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目标是,在2010年,在GDP翻一番的情况下,为遏制生态和环境质量恶化提供科技支撑;到2020年在GDP翻两番的情况下,形成保障生态与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的科技能
17、力,为建立资源解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提供科技支撑。,3,17,中国至2050年生态与环境科学发展战略重点领域中,涉及生态学方面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生态区化与区域生态功能定位;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转型;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利用。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环境分区与总量控制技术;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城市群符合污染形成机理与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与土壤生态修复。有毒有害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与防治技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基准、标准和预警体系;重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机理与识别技术;阻断和降低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的技术途径。循环经济的科学理论及技术系统的研发与示范
18、:循环经济理论与共性技术;生态资产核算与提供资源生产率;重点行业和典型城市的循环经济技术与示范;废旧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的支撑技术。全球变化适应与减缓: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应对全球变化的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履行国际公约的科技支撑。,3,18,生态学专业人才需求领域的分析,自然生态保护与生物资源保育:主要集中在林业部门中的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部门的大自然保护部门,以及瞄准这些课题和项目为相关部门进行服务的企业;区域生态监测、规划:主要涉及农业区划部门,水利水电中的水土保持部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及其相关部门;围绕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敏感区进行管理的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瞄准这些课题和项目为相关部
19、门进行服务的企业;生态恢复与重建:主要涉及林业、农业、水利、环保、交通等政府机构及其相关部门,以及瞄准这些课题和项目为相关部门进行服务的企业;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主要涉及矿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扰动和破坏的产业部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主要涉及新建、扩建、改建城镇过程中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水资源、建设布局等方面的生态监测、规划等问题;生态学新兴应用部门:金融、保险机构对投资建设项目的生态风险分析,国民经济绿色核算(绿色GDP),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工业园中生态经济产业链的设计等;生态学传统需求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3,19,生态学人才:社会潜在需求大,社
20、会需求:农、林、水、环保、医疗卫生等具有潜在的需求 机构和单位需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及事业部门 人才需求的特点 基层对本科生、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研究生需求强劲 人才培养能力 国内还将有60余所高校具备本科办学能力,20所高校具备研究生培养能力(生物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20,体制性约束对生态学人才需求的影响,生态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贯通多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学、地球科学,目前还渗透到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体系中,在目前我国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产业部门体系中,生态学没有一个直接“对口”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产业领域,而是与很多的职能部门和产业部门横向穿插和渗透。在当前仍然是条块分割、
21、各自为政的体制框架中,消化、吸纳该专业人才的渠道狭小,途径不畅,容量过低。生态学基本信息、思想和作用未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广泛了解,也未真正得到决策部门的纵深认同。我国高校课程结构不合理。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我国面临巨大的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这是我国最现实的基本国情。但是现在很多高校虽然设有相关课程,但在层次上、广度和深度上几乎与中学水平的“科普”内容差异不大,并没有系统地介绍和分析这些问题的生态学根源。,3,21,国内生态学人才毕业后的发展空间,建国初期70年代后期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世纪之交国内对生态学人才的需求空间,多次大规模的综合资源考察和有害生物的防治,尤其是飞蝗
22、和粘虫、植被调查和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以任务带动学科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生态学人才,促进了以种群生态为主的动物生态学和以植物群落生态学为主的植物生态学的发展。这批人才,是根据当时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如今成为我国生态学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重要的教学与科研力量。,经历了十年文革禁锢的科学技术时逢改革开放时期,也是国际上 IBP规划和 MAB计划实施的初期,受其影响使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我国生态学界首先得到重视,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计划的执行和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纷纷建立,随后成立的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和应用生态学报的出版,还有高等院校增设生态学本科专业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的批准等,对
23、我国整个生态学发展,包括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此时我国因中断了近10年正规的高等教育导致人才梯队出现了断层日益显露,急需补充大量的科研和高教人员。当“十年动乱”后大学77级和 79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50人)毕业时,分配去向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各研究所、高校和刚刚建立起来的环保机构,一度出现了生态学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国外培养、国内培养等多种途径,使人才断层的状况得到了缓解,加上国内人才培养规模显著扩大,生态学人才供需关系趋于平缓。近几年来,本科生态学专业毕业生明显发生了两极流动,一是向着基层用人单位流动,二是向着高层次方向发展,这集中反映在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显著增加。近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部 高等学校 环境 科学 教学 指导 委员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