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课题或or非no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课题或or非not.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教育子课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达到理想课堂的实践,温州市瓯海区三溪中学 张明,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1、学习数学有什么用?,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他说:“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与其说是学习公理系统,还不如说是学习公理化;与其说是学习形式体系,还不如说是学习形式化。”,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它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学生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
2、学习数学,数学忘记了,但数学化不会忘记,学习公理,公理忘记了,但公理化不会忘记,学习形式体系,形式体系忘记了,但形式化不会忘记。也就是数学化、公理化、形式化一辈子都对你产生影响。,我们知道数学来自于生活生产实践,数学上的每个概念都有现实的生活原型。数学家是考察了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现象,发现这些现象有共同的模型,于是提炼出来得到数学上的一个概念。这也说明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数学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且”、“或”、“非”生活用语,这些能不能数学化呢?,思考:,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27是7的倍数;27是9的倍数;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可发现,命题(3)是由命题(1)(2)联结得到的新命
3、题。,使用联结词“或”,于是我们提炼出一个数学概念:,一般地,使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注意:相当于,相当于,我们知道命题有真假,那好pq真假如何?与原来的命题p、q真假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几何中有定理、性质、推论。它们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事实,我们只不过通过公理化思想把它们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从最初的几条公理出发演绎出一个极其严密的逻辑系统。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逻辑,它本身就是个逻辑系统,但我们不说从最初的几条公理出发去演绎证明。我们把逻辑系统中最初的那几个事实叫做“规定”,相当于公理化系统中的公理。比如pq
4、的真假就是种规定,这种规定不是乱规定,而是根据现实中事实来的,这个事实就是:,从并联电路来理解联结词“或”的含义:,仍旧把命题为真看作开关闭合;把命题为假看作开关断开。整个电路接通(灯亮)与断开(灯暗)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p闭合q断开,p断开q闭合,p闭合q闭合,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是真命题;,当p,q都是真命题时,p q是真命题;,p,q,规定:,口诀:一真即真。,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是真命题;当p,q都是假命题时,p q是假命题;,这是相当于几何中的公理,前几节课也有个规定也
5、相当于公理。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公理是自己不能被证明的,只能证别人。它是证明的起点。,什么是公理?那就是不证自明非常显然的事实,公理是我们证明的原点或起点,从原点或起点出发到达我们要到的地方。证明先从公理开始。证明的起点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事实就是公理。公理是去证别人而自己是不能证明的。,学习数学有个重要的思维能力要培养,那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刚才同学们对 pq的学习都是根据具体的模型进行思考,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要学会脱离具体模型进行抽象思维。那就是根据数学上对pq定义及真假规定进行抽象思维,同学们会吗?,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7 8;(2)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
6、(3)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解:(1)命题“7 8”是由命题 用“或”联结构成的命题。,p:78 q:7=8,即 pq。,因为p真、q假,,所以命题pq 是真命题。,(2)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命题“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解:,p:集合A是AB的子集;q:集合A是AB的子集;,用“或”联结后构成新命题,即 pq,因为p假q真,,是由命题:,所以命题pq是真命题。,(3)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命题“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解:,是由命题:,p: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q
7、: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用“或”联结后构成的新命题,即pq,,因为p假q假,,所以命题pq假。,注意:虽然pq是命题,但p、q也是命题,一般p、q都有条件和结论。有时省略了,为什么可以省略?因为省略不改变命题的意思。,思考:,如果pq为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一定,如果pq 为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不一定,1.3.3 非(not),1、学习数学有什么用?,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的,他说:“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与其说是学习公理系统,还不如说是学习公理化;与其说是学习形式体系,还不如说是学习形式化。”,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
8、会应用它们在初中或高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学生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学习数学,数学忘记了,但数学化不会忘记,学习公理,公理忘记了,但公理化不会忘记,学习形式体系,形式体系忘记了,但形式化不会忘记。也就是数学化、公理化、形式化一辈子都对你产生影响。,我们知道数学来自于生活生产实践,数学上的每个概念都有现实的生活原型。数学家是考察了生活生产中的各种现象,发现这些现象有共同的模型,于是提炼出来得到数学上的一个概念。这也说明学习数学就是学习数学化。我
9、们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且”、“或”、“非”生活用语,这些能不能数学化呢?,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1)35能被5整除;(2)35不能被5整除.,命题(2)是命题(1)的否定.,思考,于是我们提炼出一个数学概念:,定义 一般地,对命题p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做:p读做“非p”或“p的否定”.,注:与集合的“补”的关系,在以下会举例说明。,我们知道命题有真假,那好p真假如何?与原来的命题p真假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几何中有定理、性质、推论。它们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事实,我们只不过通过公理化思想把它们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从最初的几条公理出发演绎出一个极其严密
10、的逻辑系统。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逻辑,它本身就是个逻辑系统,但我们不说从最初的几条公理出发去演绎证明。我们把逻辑系统中最初的那几个事实叫做“规定”,相当于公理化系统中的公理。比如p的真假就是种规定,这种规定不是乱规定,而是根据现实中事实来的,这个事实就是:,这样的事实实在太多,比如p:y=cosx是周期函数,它的否定p:y=cosx不是周期函数。,规定:若p是真命题,则p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p是真命题,这是相当于几何中的公理,前几节课也有个规定也相当于公理。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公理是自己不能被证明的,只能证别人。它是证明的起点。,什么是公理?那就是不证自明非常显然的事实,公理是我们
11、证明的原点或起点,从原点或起点出发到达我们要到的地方。证明先从公理开始。证明的起点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事实就是公理。公理是去证别人而自己是不能证明的。,学习数学有个重要的思维能力要培养,那就是抽象思维能力。这几节课同学们对 pq、pq、p的学习都是根据具体的模型进行思考,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要学会脱离具体模型进行抽象思维。那就是根据数学上对pq、pq、p的定义及真假的规定进行抽象思维,同学们会吗?,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非(否定),并判断其真假;(1)p:y=sinx是周期函数;(2)p:32;(3)p:空集是集合A 的子集.,解:(1)p:y=sinx不是周期函数;,(2)p:32.,(3)p
12、:空集不是集合A 的子集.,假,真,假,例题,p形式的命题的真假(真值表),真,假,显然,p和p不能同真或同假,其中一个为真,则另一个必定为假.它们是互否的,从而有(p)=p,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否命题是以否定条件也否定结论的方式构成新命题。命题的否定是逻辑联结词“非”作用于判断,只否定结论不否定条件。原命题:若 p,则 q 否命题:若p,则q。,命题的否定:,若p,则 q,1.命题中的“或”、“且”、“非”叫做逻辑联结词.2.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3.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注:写出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有时候难在哪里?那就是对条
13、件或结论进行否定时难知道它的否定。写出下列条件的否定,1)若x、y都是奇数,2)若x=1且y=2,3)若x=1或y=2,答:1)构造一个式子,若x,y都是奇数则2 xy,否定是:2|xy。所以x,y至少有个是偶数即不都是奇数。另一解法:正面、反面四种情况,若已知是正面,则反面是三种情况即x,y至少有个是偶数即不都是奇数。,2)构造(x-1)2+(y-2)2=0。或同1)另一解法。,3)构造(x-1)(y-2)=0。或同1)另一解法,4)构造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正面是二、三、四象项,反面是一象限。或同1)另一解法,准确地作出否定结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结论的否定形式.,不是,不都是,不大于,大于或等于,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至多有(n-1)个,至少有(n+1)个,存在某x,不成立,存在某x,成立,注:用不等式模型得到它的否定。比如至少有一个即x=1,反面是x=n,反面x=n-1.其他情况也是构造不等式模型。,结论1:(1)“或”的否定为“且”,(2)“且”的否定为“或”,(3)“都”的否定为“不都”。,方法:1、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2、列出全部情况,剩余情况即为否定,类比于集合的补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