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NEW.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一、关于国民收入二、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收入的核算三、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体系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五、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国民收入核算思考题:,什么是国民收入?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与实际GDP有何区别与联系?参看P429-431,说明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哪些内容?国民收入基本公式包括哪些,如何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请列举并说明二部门、三部门至四部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2011年世界GDP排名,第一名:美利坚合众国。GDP二次估算值为150944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9%,实际增长1.7%,增量5689亿美元,人均48373美元。
2、第二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GDP初步核算数为73011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23.1%(美元计价名义增长,以下国家名义增长均为美元计价增长),实际增长9.2%(本币实际增长,以下国家实际增长率均为本币),增量13699亿美元,人均5432美元。第三名:日本国。GDP初次速报值为58685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6.9%,实际下降 0.9%,增量3782亿美元,人均45912美元。,一、什么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地说,国民收入是指一个经济社会中用货币衡量的每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中生产的全部最终成果,从而表明一国整体经济水平。国民收入在
3、广义上是一个总括性的概念,它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一系列总量指标。狭义地说,国民收入就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国民收入决定就是指狭义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衡量GDP/GNP,为什么要核算国民收入?,宏观经济学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一个经济中的总产出、价格水平、就业水平和利率等宏观变量是如何决定的,分析的是一国总体经济水平的总量经济现象问题,为了对这些总量经济现象进行解释、找出其发生变化的原因、预测其变化的后果、以及制定适宜的政策对其进行宏观水平的调控。为此必须把握一国经济总体水平。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任务,即对一国经济总水平加以核算或统计即国国民收入核算,因为只有在对宏观经济各种变量进行准确衡
4、量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展开理论分析,即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运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可以得到一系列描述经济状况的统计数据,它们是理论分析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作用,根据一整套核算体系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基础。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基础,其主要作用: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督;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为国际间的横向比较提供依据。,SNA与MPS,SNA:西方国民收入会计的核算体系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ts),1968年联合国正式公布的国民经
5、济核算体系,它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也称“西方体系”。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开始采纳该体系。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e Balances)。为前苏联、东欧各国及我国所采用。该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将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作为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成果的基本指标。社会总产值是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
6、s Domestic Product):是以地域原则来核算的国民收入。指一国国境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指标,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也是最常用的指标。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是个生产概念。,GDP的特点:,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基本总量。(1)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劳务。(2)按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3)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的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4)是最终产品,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以免重复计算。,最终产品:不重复出售、转卖或
7、进一步加工,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的和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通常包括:(1)消费品、军工产品;(2)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库存增加)(3)净出口(进出口差)。,(1)作投资用的产品,看似用于生产别种产品的中间产品,但由于不再出售,故属于最终产品。(2)企业年终库存货物,可以看作是企业自己的最终卖给自己的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即:经过加工后,还要在以后生产中作为投入的产品。例如:一般来说钢铁和绵纱就是中间产品。,实际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比较困难。如: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炼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原料、能源等,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计算
8、在不同生产阶段增加的产值产品和劳务的销售收益中间产品费用。,流量与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是按一定时期算出来的来数量,比如,年初存量是a,年末是b,那么这一年的流量就是b-a。而存量就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算出来的量,比如几分钟。流量与存量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是并存的,它们是互相影响的,比如存量越多,流量也越多,而流量也决定着存量的大小。国民收入核算是一套计量产品总流量与之相对的收入总流量的规则与方法。根据传统的复式记账原理,在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上,一方列出的是产品流量的总额,另一方列出的是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收入的流量总额。作为核算的结果,这个账户反映出经济中的
9、产品流量与收入流量是恒等关系。,国内生产总价值指标的重要性,(1)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提出有利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萨谬尔森认为,国内生产总值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没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体系的创立,很难想象有今天如此完整的宏观经济学体系。(2)国内生产总价值是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显示器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过多,则通货膨胀,过少,则失业率上升),它能够帮助一个国家判断经济形势是趋于萎缩还是趋于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没有像国内生产总值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国
10、内生产总值和有关数据就像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引导经济向着主要的经济目标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以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国民收入,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
11、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GNP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是个人收入概念。,GDP/GNP的关系,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GDP,说明该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采用GDP的原因,无论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国内生产总值,都是广义国民收入的一种具体统计方法。在1990年以前,很多国家都以GNP作为统计广义国民收入的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一些对外直接投资或接受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比较大的国家,GNP和GDP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
12、。例如,1995年,美国的GNP和GDP分别为70296和72706亿美元,相差2410亿美元。一般来说,GDP反映当地经济繁荣和就业情况更准确一些,因此,现在大多数国家采用GDP作为统计广义国民收入的方法。而GNP的数据不易获得,因为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的数据较难准确获得。,关于GDP的例子,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
13、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Nominal GDP),也叫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以现时的货币价值作为衡量产品和服务价值量的标准。显然,名义国民收入的多少,取决于价格与产量两个因素,并与它们正相关。其中,由价格上升引起的名义国民收入的增加,不会增加一国居民的福利,是一种虚假的增加,在核算国民收入增长率时,必须撇开,故引进实际国民收入概念。实际GDP(Real 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价值反映的是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购买力,它的取决因素是人们的货币收
14、入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基期:是在比较物价水平时与现期相对应的某个时期,由统计局确定。实际GDP=名义GDPGDP的折算数(也叫价格指数price index常被叫做国民收入折算指数或国民收入紧缩指数deflator)实际国民收入常用来衡量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水平。,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此指标可用以衡量通货膨胀情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把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总数就得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把国民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总数就得出人均国
15、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享受的优惠待遇也往往与国内生产总值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在国际上能否享受某些优惠待遇往往与世界银行关于国家收入等级的分类有关。世界银行1999年关于收入等级的分类标准如下: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5美元以下;中低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6-2995美元;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996-9265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9266美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银行确定优惠政策方面所起的作用,下面是世界银行按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确定的一些优惠政策:(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5美元以下,能够享受软贷款和7.5%的土建工程招标优惠政
16、策;(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756至1445美元之间,能够享受软贷款和20年期的硬贷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446至2995美元之间,能够享受17年期的硬贷款;(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996至5225美元之间,能够享受15年期的硬贷款;(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5226美元以上,不再享受硬贷款。,中国60年经济大发展:统计显示,1952年,中国GDP只有679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甚小;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只占百分之一点八;而到2008年,一举突破30万亿元,位居美日之后的三甲,当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超过了1952年全年总量。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人均超过
17、3000美元;财政收入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达7.9%。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伟大跨越。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路长度增长约38倍,铁路增长约3倍,民航里程增长200多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存款增长约1万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约150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约100倍,汽车也开始步入百姓家。,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人均GDP比1952年增长32.4倍,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000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中国已由长期以来的低
18、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000余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人均由1952年的1.6元增加到16000多元。1978至2008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 526亿美元,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52871万吨,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九成一;棉花、油料等产量均以数倍、十几倍增长计,谷物、肉类、棉花等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解放初期,中国钢产量、原
19、油、发电量均居世界20多位;如今,钢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1950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只有5.5亿美元,且80%出口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近60年后,这个数字增长了2600倍,“中国制造”遍及世界。“一五”期间,中国依靠前苏联19亿美元低息贷款,建设了156个重点项目。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第二大国家。1992年,“琴岛海尔”冰箱摆进德国超市。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其利润增幅超过收入增幅的2倍。,国内生产总价值指标的缺陷:,(1)GDP不衡量闲暇闲暇是一种好的正常的商品,其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但GDP不考虑闲暇
20、。实际上,如果两国的人均GDP相等,但其中一国的闲暇较多,则该国居民生活水平一定较高。(2)GDP不衡量自给自足的产品的价值和地下经济活动的价值。(3)GDP不衡量增长的社会成本(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等等)为了GDP的增加,人们付出了生存环境恶化(外部性)与某些资源耗竭的代价。我国国有企业甚至也不衡量GDP增长的直接成本: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考虑效益高低,地方经济又相互分割,盲目投资、重复投资非常普遍。高投入、高消耗换来的是低产出、低效益。中国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例如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平均每吨钢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耗水量比国际水平
21、高5倍,万元GDP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绝对无法持续下去。,关于绿色GDP,绿色GDP:对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不可行,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世界改变中国 中国改变世界:,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世界改变中国 中国改变世界一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在这三个阶段中,开放政策始终不变,但开放的结果却变而又变,
22、使中国变得更加发展、更加强大了。”,发改委的变迁:,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到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勾勒出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轨迹。,二、GDP的计算,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生产法),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C+I+G+X-M,C:消费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购买消费品和劳动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I:投资investment: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国民收入 核算 NEW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5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