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主要功能.ppt
《血液的主要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的主要功能.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的主要功能,本章主要内容,采血 离心 血浆-血细胞分离,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正常值:4050,3748,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血液离心(3000r/min,30min),采血涂片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下血液表现,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血 细 胞 白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40-50)淋巴细胞 血小板 单核细胞血液 水(91-92)电解质 血 浆 晶体物质 葡萄糖等(50-60)维生素 溶 质(8-10)白蛋白 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一、血液的组成,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正常人的血液总
2、量约占体重的78%,即7080ml/Kg血液.,失血量:成人一次 20%会出现严重临床症状 30%以上会有生命危险。,二、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浆(plasma)血细胞(blood cells),1、比重(specific gravity)血液:1.0501.060,主要决定于红细胞数目。血浆: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红细胞:1.0901.092,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2、黏滞度(viscosity)(相对于水而言)血液/4-5;血浆/1.6-2.4。,粘滞性大小和红细胞数目/血浆蛋白含量有关。疾病时,微循环血流减慢,红细胞叠连聚集粘滞性增大,血流阻力加大。,3、血浆渗透压(os
3、motic pressure),(1)渗透压的概念 指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如渗透压大则表示该溶液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强。渗透压溶液颗粒数,与溶质颗粒的种类和大小无关。1渗透克分子=1L溶液中含有6.021023 个颗粒,常用毫渗透克分子。,(2)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作用示意图,红细胞内与血浆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可维持红细胞形态血浆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胶体渗透压,可从组织中吸收水,低渗溶液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的溶液。(0.9%NaCI溶液,5%葡萄糖溶液)高渗溶液: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低渗溶液:低于血浆渗透压
4、的溶液。,正常值:7.357.45,7.35为酸中毒,7.45碱中毒,低于6.9或高于7.8将危及生命。,4、血浆pH值,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H2CO3 Na2HPO4/NaH2PO4和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血细胞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第二节 血细胞,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造血中心发生变迁:胚胎发育早期,由卵黄囊造血;胚胎第二个月开始,由肝、脾造血;胚胎中期以后骨髓开始造血到婴儿出生时,几完全依靠骨髓造血;成人只有骨髓(椎骨、肋骨、胸骨、颅骨、长骨近端骨骺等)造血有意义。,一、血细胞的生成过程称为造血(hem
5、opoiesis),二、红细胞的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一)、数量,形态,功能,男性:4.55.51012/L;Hb:120160g/L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新生儿:6.01012/L;Hb:170200g/L,数量,构成:血红蛋白(铁 和珠蛋白)形态:双凹圆盘形,无核无线粒体功能:运输O2和CO2功能丧失:(CO,Fe2+Fe 3+),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与表面积和体积比值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1).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二)、红细胞的生理特
6、性,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2)悬浮稳定性,定义: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的特性(2)衡量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定义:1小时红细胞下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正常值(魏氏法):0 15 mm/h;:0 20 mm/h。关系:血沉与悬浮稳定性呈反变关系。,影响因素:带正电荷的纤维蛋白、球蛋白、胆固醇 红细胞叠连 血沉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恶性肿瘤 血沉 白蛋白、卵磷脂 血沉,3)渗透脆性,定义: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脆性实验:,等渗溶液是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如:0.9NaCl,1.9尿素。等张溶液是保持红细胞正常形态的盐溶液。如:0.9NaCl(生理盐水)。渗透脆性与抵抗力呈反变
7、关系。,(三)、红细胞的生成及调节,红细胞生成1.生成场所:红骨髓 放疗、化疗红骨髓()红细胞数再碍2.生成原料:Fe2+和蛋白质(1)Fe2+来源:内源性铁衰老红细胞破坏,Hb分解释放出来的 外源性铁食物供应的,一般为Fe3+,在胃酸的用下还原成Fe2+(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治疗:口服硫酸亚铁,3.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 缺乏红细胞成熟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内因子:由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 作用是帮助维生素B12吸收胃切除术后内因子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治疗口服VitB12无效,必需肌注.,PO2 RBCHb,肾管周细胞(主),肝细胞(次),雄激素 T3生长素,
8、2.红细胞的生成调节,Fe运至红骨髓作重新合成HB原料或至肝内贮存,胆红素经肝至胆汁再至肠随粪尿排出,将Hb分解成胆红素,氨基酸,及Fe三部分再排入血循环。,RBC破坏,衰老RBC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四)、RBC的破坏,RBC无分裂能力,平均寿命120天。,三.白细胞的生理(自学部分)Physiology of Leukocytes,形态:无色、有核、球形数量:正常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较高15109/L,白细胞吞噬和消化细菌示意图,白细胞的分类:嗜酸性粒细胞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WBC 单核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白细胞的功能(1)粒细胞 中性
9、粒细胞:吞噬细菌、异物、清除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不具备吞噬能力,胞浆中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2)单核细胞:含更多的非特异性酯酶,更强的吞噬作 用,进入组织中的单核细胞称为巨嗜细胞。功能:合成释放更多中细胞因子,调节其他细胞生长。(3)淋巴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T淋巴细胞约占总数的70%-80%,它的功能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转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四.血小板Platel
10、et,形态: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体积小,无核。,数量:正常值(100-300)109/L当数量 50109/L时,易形成出血点。当数量 1000109/L时,血小板过多易发生血栓。,1、粘附:血小板可附着在损伤的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组织上。2、聚集: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3、释放: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储存许多物质(如ADP、ATP、5-羟酚胺、儿茶酚胺等)排出的现象。4、收缩:血小板含收缩蛋白使血栓坚固。5、吸附:血小板表面可吸附大量凝血因子加快凝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第三节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emostasis,生理止血(hemostasis):正常情况下,小血管损伤出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主要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