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血型血清学.ppt
《血小板血型血清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小板血型血清学.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血小板血型血清学,2,血小板血型抗原,血小板血型抗原是指用同种免疫抗体检测出的血小板表面抗原。通常分为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血小板相关抗原)和血小板特异性抗原。非特异性抗原与红细胞ABO血型、人类白细胞抗 原 HLA 血型的抗原有关;特异性抗原由血小板特有的决定簇组成,表现出血小板独特的遗传多态性,在其他细胞和组织上不能发现。,3,血小板非特异性抗原,HLA血型抗原 血小板膜上可检出HLA-A和HLA-B位点的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 血小板上可检测出少量的红细胞A抗原和B抗原,,4,血小板特异性抗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是通过相应抗体的检出而发现的,具有独特的型特异性,并构成血小板膜结构中的一部分。
2、被国际输血协会组织确认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已有6个系统,12个抗原,正式命名为HPA-1HPA-5和HPA-15。,5,血小板特异性抗原,6,血 小 板,特异性抗原,相关抗原,7,同种抗体,抗原,自身抗体,血小板抗原与抗体,8,血小板抗原频率调查与日本人、白种人比较,9,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频率,10,血小板糖蛋白的功能和血小板同种抗体,11,血小板的临床意义,血小板输血治疗无效和输血后紫癜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的自身免疫作用四、移植相关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2,一、血小板输血治疗无效和输血后紫癜 1、血小板输注无效性(PTP)同种异体免疫 血小板抗体 反复输注血小板血小板同种
3、抗体再次输注血小板血小板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 血小板迅速破坏、计数不生反降血小板输注治疗无效HLA同种抗体 HLA抗原性较强多次输血HLA抗体输注随机血小板(血小板膜上存在的HLA-A、B抗原)抗体与输入的血小板反应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输注治疗无效,13,非免疫因素 患者有发热、败血症、脾肿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时,也可以导致发生血小板输注后记数不增高的无效状态。因此当出现输血反应时,应及时判断是否存在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的原因,并检测HLA和HPA抗体,14,二者区别同种异体免疫 输入的血小板很快破坏,输注后1小时 和24小时均不见计数增高非免疫因素 输注后1小时血小板计数增高,但24小时计数
4、不增高或受影响,15,2、输血后紫癜(posttransfusion purpura,PTP)一般在输全血或血小板后一周左右突然发生病因:特异性血小板同种抗体,形成血小板抗原 抗体复合物,破坏血小板症状:全身紫癜,发热反应,血小板计数下降,16,3、被动免疫血小板减少症(passive allo immune thrombocytopenia,PAT)是由于患者输入了被免疫的供血者提供的含有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体的血浆引起的。该病在输血后立即发病。,17,涉及血小板输注无效和输血后紫癜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1a、HPA-1b、HPA-4a、HPA-3a、HPA-3b、HPA-2b 等。HP
5、A-2b是黄种人中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8,血小板治疗无效和输血后紫癜的预防和治疗 为了预防和减少输注血小板治疗无效和输注血小板后紫癜的发生,应积极提倡使用血小板交叉配血试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小板供体,才能达到有效的血小板治疗目的。对于输注血小板治疗无效和输血后紫癜,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血浆置换疗法,使血小板抗体下降,同时输注“配合”的浓缩血小板。,19,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enat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1、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NAITP)是由于胎儿和母亲的血小板血型不合,使母亲产生同
6、种抗体,这种同种抗体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血小板反应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的血小板减少症。,20,原因:胎儿和母亲间的血小板血型不合症状: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脑水肿,婴儿出生时(1224小时)有严重、广泛的瘀点和瘀斑。或出生 时正常,于二、三天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母体血小板抗体检测,抗原检定 患儿血小板抗体(表面、游离)检测预后:死亡率13%,21,NAITP的治疗措施 主要是给患儿输入与母体血清中同种抗体无反应性的血小板,也可以对患儿进行换血治疗,纠正患儿的血小板减少。对新生儿的治疗一般选用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NAITP的预防方法 是对血浆中含有高效价血小板同种抗体的孕妇做血浆
7、置换治疗,降低孕妇血浆中同种抗体的含量,以减少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危害。,22,三、血小板的自身免疫作用 血小板的自身免疫作用可产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患者体内存在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使血小板大量被破坏,表现为出血症状,是免疫性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加而引起的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23,血小板自身抗体在体内的存在形式:1、吸附在血小板表面 与血小板上相关抗原结合 2、游离在血清中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自身抗体不仅可与自身和同种血小板结合,而且也可与巨核细胞结合,因此,不仅可以引起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小板 血型 血清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