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土壤有机质.ppt
《4土壤有机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土壤有机质.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2,土壤有机质土壤的肌肉 土壤有机质是矿质颗粒的一小部分,它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之一。,3,虽然土壤有机质含量很少,但它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土壤有机质对重金属、农药等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的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4,土壤有
2、机质的定义: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显然,土壤有机质由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两大部分有机物质组成。,5,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各种生命有机体的残留物秸秆还田土壤生物体的分泌物作物、动物分泌各种有机物料的施入有机肥等,中国某些自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7,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1、自然土壤:0.520%2、耕作土壤:耕层 0.55%华北地区土壤 0.51.5%;东北地区土壤 35%;南方地区土壤 12%;水田土壤较旱地土壤中高;菜园土壤较一般大田土壤中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类型、农耕措施密切相关。,
3、8,土壤有机质,0.5%,5%,0.5-2.0%,7%,东北北大荒的黑土景观与剖面,近年来,生产上过分依赖于化肥,忽视有机肥,导致土壤养分失调,肥力下降,随着作物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大幅度增加,土壤养分耗竭速率在加大。因为作物吸收的钾素和微量元素绝大多数存在于秸秆中,近一半的氮磷元素也存在于秸秆,所以,秸秆移出土壤系统没有归还土壤,使得土壤养分库处于入不敷出的局面。同时,单纯依靠大量投入氮磷化肥,土壤氮磷富集,使得其与没有施用的那些养分更显得不足,打破了土壤中有机营养与矿质营养之间、氮磷钾与微量元素营养之间的平衡供应关系,土壤有机质(碳素有机营养)、钾素、微量元素(
4、锌、硼、钼等)逐渐成为新的限制因子,不仅影响作物生长,而且报酬递减,肥效下降。,从土壤物理学角度看,有机质的减少,使得土壤发生退化,耕层变浅;土壤结构的水稳性、力稳性丧失,容易发生破碎、板结,孔隙性发生劣变,表现在孔隙数量(容积)和质量(孔隙粗细及其相对比例)不协调,不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土壤的蓄墒、抗灾、缓冲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林木根系发育和水肥吸收。,12,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机物料进入土壤后,一方面,外来有机物质不断地输入土壤,并经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形成新的腐殖质;另一方面,土壤原有有机质不断地被分解和矿化,离开土壤。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主要由每年加入土壤中动植物残体的数量
5、和类型决定,而土壤有机质的损失则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质的氧化及土壤侵蚀的程度。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与有机碳从土壤中损失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13,由于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分解和周转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凡是能影作用的因素都会影响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14,1、有机残体特性(specificity of organic relict)(1)物理状态(physical state):含水多的、嫩的、多汁的、粉碎的有机物料比含水少的、老的、未粉碎的物料易分解。(2)物质组成:含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多的物料较易分解,而木质化的含木质素、单宁、树脂多的物料较难分解。(3)C/N:大,不易分解
6、小,易于分解C、N 都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微生物正常活动要求有机物C/N为25:1,因为微生物本身C/N组成是5:1;生命活动又需20份 的C作能源。,15,A、若C/N 比大,如禾本科作物秸秆可达80-100:1,N少,难以满足微生物需要。若未经腐熟就施入土壤,会导致当季作物发生临时饥饿现象(N hunger,temporary N deficiency)。因此,生产上常须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如在进行秸秆还田时,注意防止作物苗期脱肥,应适当增施速效性氮肥;在堆制肥料时,注意调节C/N,可添加一些人粪尿及动物粪便,以利快速腐熟。B、若C/N比低,如豆科作物秸秆等在15-30:1,适宜土
7、壤微生物的需求,分解快。因此生产上可以利用作为肥料,即绿肥(green manure)。,17,2、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soil humidity and aeration status)好气:水少气多,M活动旺盛,OM矿质化分解,释放养分 嫌气:水多气少,M活动受抑制,OM腐殖化合成腐殖质3、干湿交替(wetting and drying cycle)一方面增加土壤呼吸作用,破坏土壤结构体,利于OM的矿质化分解,另一方面干燥时引起M死亡,又不利于OM分解。使土壤呼吸强度在很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并使其在几天内保持稳定的土壤呼吸强度,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另一方面干湿交替作用会引起土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有机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