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可编程控制原理与结构概述.ppt
《4可编程控制原理与结构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可编程控制原理与结构概述.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原理与结构,【内容提要】可编程控制器是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发展出来的一种控制机构,本章主要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的起源、现状,基本原理,以及软硬件结构。,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产品简介,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电气原理图示例:,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基本概念,继电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构复杂。由构成复杂的逻辑电路,需要众多的继电器;可靠性差。大量的元件使得其中一个损坏,也会影响整体性能;维修不便。结构复杂导致维修时困难;通用性差。更改逻辑非常困难。,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可编程控制的提出,1969 年,美国
2、数字设备公司(DEC 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PDP-14,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编程控制器自此诞生。,采用计算机代替继电器控制盘思路的提出,优点:体积小、通用性强、能够方便地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缺点:抗干扰能力差、不符合工业应用标准,适合工业控制环境的计算机的提出,1968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从提出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条件:编程方便,可现场修改程序;维修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盘;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盘竞争;输入可为市电;输出可为市电,可直接驱动接触器等;扩展时原系统改变最少;
3、用户存储器大于 4KB。,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1982 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专门为可编程控制器下了严格定义。由于 PC 这一名称早已成为“Personal Computer”的代名词,为了避免术语混乱,因此国内仍沿用早期的简写名称“PLC”表示可编程控制器,但 PLC 并不意味只具有逻辑功能。,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名称演变,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不断增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不能描述其多功能的特点。1980 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提出一个新名称,Programmable
4、Controller(P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 1982、1985和1987年颁发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草案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了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易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输入/输出点数
5、 输入/输出点数是PLC组成控制系统时所能 接入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最大数量。它表示 PLC组成控制系统时可能的最大规模。通 常,在总点数中,输入点数大于输出点数,且输入与输出点不能相互替代。扫描速度 一般以执行 1000 步指令所需的时间来衡 量,单位为毫秒/千步。也有以执行一步指 令时间计,单位为微秒/步存储器容量 PLC中程序指令按“步”存放,一“步”占用一 个地址单元,一个地址单元一般占用两个字节编程语言 PLC采用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和步进 功能图、高级语言等编程语言。指令功能 PLC的指令种类越多,则其软件的功能就越 强,使用这些指令完成控制功能就越容易。,1969年,在美国问世(
6、AB、GE)1971年,日本开始生产(三菱、欧姆龙)1973年,欧洲开始生产(西门子)1974年,我国开始研制,产品的更新换代,可编程控制器产品简介,类型(Q系列、AnS系列、QnA系列、A系列和FX系列)前四个系列的PLC为模块型、FX系列PLC为单元型,基本参数 Q4AR系列为双机热备系列,最大输入输出点数为8192点;A系列PLC的最大输入输出点数为2048点;F系列程控器的最大输入输出点数为256点。,FX系列简介,FX系列在日本三菱的姬路制作所生产。三菱姬路制作所累计已生产超过三百万台 FX系列 PLC。目前FX系列PLC为中国内地销量最多的小型PLC。FX 系列PLC根据输入输出点
7、数不同及功能分为多个不同的系列:输入输出点数在30点以內可使用 FX1S系列 输入输出点数在128点以內可使用FX1N系列 输入输出点数在256点以內可使用 FX2N系列,FX 系列PLC命名格式,系列序号:0、2、ON、OS、2C、2NC、1N、1S输入输出的总点数:6128单元形式:M基本单元;E输入输出混合扩展单元及扩展模块;EX输入专用扩展模块;EY输出专用扩展模块。输出形式:R继电器输出;T晶体管输出;S晶闸管输出特殊物品:D:DC电源,DC输入;A1:AC电源,AC输入(AC100-120V)或AC输入模块;H:大电流输出扩展模块;V:立式端子排的扩展模式;C:接插口输入输出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编程 控制 原理 结构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