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ppt
《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数学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 任升录,提纲,新课标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在落实核心素养方面教材的新变化在落实核心素养方面教学的新探索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与高考命题探索,核心素养的背景与培养途径时代的呼唤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核”:数学学科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贡献1 依托核心素养的课程教材改革2 依托数学化的教学过程3 依托素养体系的教学评价,一、新课标核心素养体系,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各种背景下进行数学表达、数学运用和数学阐释的能力,包括数学推理思维,使用数学概念、符号、事实和工具描述解释和预测现象。它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和
2、决策,以成为具有建设性、参与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公民。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要提高人的数学素养,不是靠知识的注入式灌输、技能的机械式操练就能获得的,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实践”,是“认识活动”。,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关注其数学能力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社会价值”,以解决数学问题为契机履行数学服务社会的职责。“领略数学文化的内涵”,这是数学文化性的要求。“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立德树人,突出素养,巧用情境,改善评价。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基于核心素养的测试,回应技术发展
3、带来的挑战。,哪些数学素养呢?,数感:敏锐的数量关系意识,自觉的数量观念,数学意识三个基本能力:计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学表达能力:文字、符号(表格)、图像数学思想方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直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用现代信息技术能解决的问题,数学学科独特的、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关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4、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性,又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特征:可学、可教、可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二、数学教材的新变化,内涵学科价值(常青的知识、科学的体系、科学的语言、探索的工具、先进的文化、关键的技术)育人价值(数学的学习与内容密切相关,通过理解与思考,通过严格训练,通过创造性学习,领会数学思想和精神,获得数学素养),1.上海的课程改革进程,1988年5月,上海开始了改革中小学课程、教材的重大系统工程。新编高中
5、数学教材于1991年9月起在全市23所完全中学试用,并于1994完成第一轮试点,1994年9月正式使用。1997年,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一期工程的开发告一段落,1998年起进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1999年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19972010)2002年11月颁布上海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并编写配套实验教材,在全市51所学校实验。2001-2004年上海市教委领导提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互动。2004年10月颁布上海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于此同时全国课标公布。2010年上海启动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同时分批次启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材意见征集及修改工作
6、。,在调整现行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已编数学教材的同时,以全国标准为先导,加强与国家标准的衔接,推进符合时代精神、面向世界、体现上海基础教育特色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全面采用全国课程标准,同时根据上海教育的需求,编写符合上海特点具有国际水平的数学教材。,2.上海数学教材的实践探索,从上海一期教材到二期教材,再到新一轮对教材使用情况的系统调研,根据全国课程标准正在编写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材。采用了系统知识链,不分科的混合数学编写系统.中学数学的系统性不是完全严格推理的系统性.主要指符合知识链展开的逻辑程序和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1),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
7、观点要略高一点,它是用现代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和演绎17世纪人们知道的数学初等数学.1871年康托尔发明集合论,高中采用集合语言.1881年向量为数学界接受,在上一轮课程改革的教材中向量已成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2),第一个知识链“数与运算”:把实数集扩展为复数集,建立了复数代数运算结构.引导学生认识数系扩充是数学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使学生了解数系的发展与代数方程求解有密切关系.完成了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3),第二个知识链“代数与方程”:学习了非线性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学习了指数对数及三角不等式(
8、结合函数性质学习).更深刻认识相等与不等的辩证关系。学习了高次方程二分法求根.,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4),第三个知识链“函数与分析”:学习了函数的对应关系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和函数的周期性等概念.在上述基础上系统地讨论了基本初等函数(幂、指、对函数和三角函数).贯通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5),第四个知识链“图形和几何”:在初中学习向量的基础上,学习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分解定理,向量的夹角和长度计算.平面解析几何:平面上的直线、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方程和性质.空间几何体:平面表示、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直线与平面
9、的位置关系.简单几何体(柱、锥、球).,在空间图形和平面向量基础上,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及空间向量。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这四个知识链的发展主线是:函数,几何与代数,当前使用教材的五个知识链(6),第五个知识链“数据分析与概率统计”:排列组合、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基本统计思想、抽样调查.统计观念.这一知识链在新课程标准下是概率统计主线。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是另外一条主线贯穿在数学课程始终。(参考案例:解读第196页案例7-4,199页案例7-5,203页案例7-6,205页案例7-7,207页案例7-8),新课标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一些不常用或孤立的内容,对于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也没
10、有涉及。三视图,线性规划,算法,定积分鉴于课时的减少,推理和证明不再单独安排教学,圆锥曲线的要求弱化。三角中半角公式、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不要求学生记忆。,增加了现实中经常用到的如概率统计中的“(有限)样本空间”、“百分位数”、“独立随机试验”(必修)、“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成功次数:二项分布”、“不放回模球:超几何分布”、“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律”、“相关性与线性回归”(必修改为选择性必修)。区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数学建模与探究活动得到加强。,从2019年开始,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按照选择性必修的要求进入教材。,3.全国各地的教材探索,新修改的教材目录Word版本一个地区根据新课标对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实 核心 素养 教学 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