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蛋白结合(多媒体).ppt
《药物的蛋白结合(多媒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的蛋白结合(多媒体).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药物的蛋白结合,Drug-Protein Binding,一、概述,含义:血液通常分为红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狭义的概念:血浆中含有68的蛋白质,其构成如下:清(白)蛋白(分子量最小,69000。占血浆总蛋白量的5060,药物蛋白结合以此为主),球蛋白,纤维蛋白元,酸性糖蛋白,脂蛋白 广义的概念:药物与血浆蛋白、组织蛋白、其它大分子(如黑素和DNA)形成的药物大分子复合物,特点:是可逆或不可逆的过程(1)不可逆过程:一般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药物通过共价键与蛋白大分子牢固结合,这种结合可以解释药物的毒性,化学致癌的毒性持久,而活性化学中间体的毒理反应则时间较短,例如,大剂量扑热息痛的肝中毒,是由
2、于其生成了中间代谢物,它的活性很强,极易和肝蛋白相互作用。,(2)可逆过程:对大多数药物而言。这种可逆药物蛋白结合是由于药物以较弱的化学键(氢键or范德华力)和蛋白结合,组成蛋白链的AA有OH、COOH、或其它基团,可和药物发生可逆的相互作用。,蛋白结合药物的特点:,不易通过细胞膜,所以分布受到限制,相反游离或未结合药物能通过膜,因此有治疗活性。无药理活性,不能发挥治疗作用,活性受限制,4.研究蛋白结合的方法,通常用纯化的蛋白(如清蛋白即白蛋白)进行体外研究,以此评价药物蛋白结合 主要有平衡透析和超过滤 的方法,5.影响药物蛋白结合的因素,药物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体内药物总浓度蛋白用于药
3、物蛋白结合的蛋白数量合成蛋白的质量或理化性质药物与蛋白间的亲和力,包括结合常数的大小,药物相互作用其他物质在蛋白结合部位与药物的竞争其他药物使蛋白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药物和蛋白的亲和力。例如,阿斯匹林可使清蛋白上的赖氨酸乙酰化。患者病理生理状况例如,肾患者和肝患者的药物蛋白结合可能减少。年龄差异,新生婴儿蛋白浓度低。,二血浆中药物蛋白结合与分布及消除的关系,血浆中药物可以和蛋白可逆结合,也有部分游离穿过细胞膜,分布到各种组织(包括肾和肝等与药物消除有关的组织)。肾主动分泌是一个载体传递系统,与血浆蛋白相比,载体系统和游离药物分子有更大的亲和力,所以,主动肾排泄不管药物是否和蛋白结合,都能迅速将药
4、物排出。如果药物被取代后离开血浆蛋白,游离药物可分布于组织并和有关受体相互作用产生药效,游离药物也可被清除。,三.药物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积的影响,表观分布容积(Vd,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指药物在体内充分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要的体液总体积。Vd与药物的蛋白结合及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密切相关,可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总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所分布的所有容积的总和,就解剖学意义而言,药物分布于血液容积(血管内)和组织容积(血管外)之中。,表观分布容积受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分数的影响,游离药物分数的增加将导致表观分布容积的
5、增加。它们有如下关系:V=VB+(fB/fT)VT(1.1)上式中,V:总分布容积;VB:血液表观分布容积;fB:血液中游离药物分数;VT:组织表观分布容积;fT:组织中游离药物分数。,例题:血液表观分布容积等于体重的8%,对于70Kg受试者则为5.6L,组织表观分布容积等于36.4L。由于血液蛋白结合,药物突然游离,其结合率从97%降为95%。试计算药物总分布容积的变化。假设组织游离药物浓度等于开始时血液游离药物浓度。,对于高度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游离药物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总分布容积的显著变化。对于血浆蛋白结合不高的药物,有游离药浓度的小量增加所引起的总分布容积的增加在临床通常是不重要的。,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蛋白 结合 多媒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1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