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的新进展.ppt
《脓毒症的新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脓毒症的新进展.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脓毒症的新进展,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李春盛,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受体与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与抑制炎症平衡失调与细胞凋亡及免疫麻痹“晚期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参与凝血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失衡基因多态性等,微循环障碍在脓毒症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微循环障碍可导致和加重MODS重度脓毒症的一些临床指标的特点都是继发于微循环改变的,比如低血压、低血管阻力、低灌注压等大体血压正常时就可能发生局部灌注不足,因此早期检测微循环障碍是比较困难的,脓毒症的微循环障碍,正常微循环,正常微循环的特点,微循环内部各处氧含量是不同的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微循环的结构也是
2、不同的。这种异质性导致微循环体系比较脆弱,不耐受缺氧微循环有其自己单独的信号传导通路,可以不受全身血压的影响而自身调解血供(自身调节),脓毒症时的微循环特点,微循环是脓毒症病理生理改变的关键场所多种因素会影响到微循环网络:血流重新分布 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 上皮细胞失去多糖保护屏障 微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水肿和血容量减少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毛细血管阻塞,脓毒症时的微循环特点,白细胞粘附力增加并其变形力降低,加重毛细血管阻塞 白细胞活性增强,直接破坏微循环结构、细胞间相互作用及凝血功能 DIC的发生 动脉平滑肌张力及其对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增加,继而NO产生增多 功能性毛细血管密度(指单位面积上
3、开放流动的毛细血管数)下降,床旁微循环的检测,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的监测在脓毒症诊断和疗效评价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新的影像学技术正交偏振光谱(OPS)成像和旁流暗场(SDF)成像,可以使我们在床旁观察微循环图像,OPS和SDF,二者原理基本相同,SDF优于OPS:正交偏振光谱(OPS)成像对光线过于敏感,容易造成模糊影像从而影响对毛细血管的观察;OPS需要具备高能光源 旁流暗场(SDF)成像是对OPS技术的改进,已用于临床观察微循环状态,OPS,OPS的工作原理图,OPS成像,Orthogonal Polarization Spectral imaging of vaginal mucosa un
4、der general anesthesia.,SDF的工作原理图,SDF成像,治疗前,治疗后,Meinders AJ,Elbers P.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Leukocytosis and sublingual microvascular blood flow.N Engl J Med.2009 Feb 12;360(7):e9.,严重脓毒症与凝血,炎症反应,凝血系统,免疫系统,生理性抗凝途径,抗凝血酶,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炎 症,血管内皮,Text,Text,促炎介质,TNF-d,IL-6 1,炎 症,益处:损伤修复 局限感染部位
5、,害处:微循环 促进疾 病进展,凝血系统,抗凝血酶系统,丝氨酸蛋白酶、凝血酶、Xa、抑制剂肝素促进抗凝血酶活性达1000倍炎症使抗凝血酶下降:合成降低、中性粒细胞作用、凝血酶消耗血管壁上内活性粘多糖肝素样物质少,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系统,APC,降解Va a,直接抗凝,与EPCR增加抗凝抗炎,严重脓毒症蛋白C系统受损,还原性APC:合成 消耗 中性粒细胞 作用促炎介质:TNF-d、IL-TM APC 游离蛋白S APC EPCR,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TFPI抑制组织因子 a复合物在调节炎症引起的凝血系统机制完全不清重组TFPI阻断炎症引起凝血酶形成药理剂量的TFPI能避免全
6、身感染及炎症反应,天然抗凝系统对炎症的作用,抗凝血酶抗炎症证据通过抑制凝血酶抑制炎性介质激活活化血小板:IL-激活白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粒细胞,天然抗凝系统对炎症的作用,前列腺环素: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1,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作用:P选择素,2,毛细血管壁渗漏,3,直接抗炎作用与抗凝无关,抑制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产生介质,抑制脓毒症狒狒蛋白C系统加重炎症反应 加入大肠杆菌与APC减轻炎症反应 APC能阻断NF-KB核转位 APC通过EPCR介导对白细胞趋化粘附内皮 细胞均有作用,天然抗凝因子浓缩物的临床应用,抗凝血酶浓缩物RhAP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rTFPI,抗凝血酶浓缩物,20世纪
7、80年代抗凝血酶的替代疗法用严重脓毒症和DIC改善DIC评分 缩短DIC时间改善器官功能有好处用抗凝血酶使死亡率从47%下降32%RCT(kybersept)试验 2314严重脓毒症病人(2001)抗凝血酶与安慰剂治疗四天无差异,rhAPC对严重脓毒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Kybersept试验,Kybersept试验,未接受肝素治疗的抗凝血酶组28天和90天生存率高,证明肝素弱化抗凝血酶作用 机制:肝素硫酸化可溶性粘多糖拮抗抗凝血酶的抗炎作用及对微循环作用,PROWESS试验,1年之后 rhAPC组死亡率仍低 伴DIC者更好 相对RR下降38%死亡DIC接受rhAPC RR是18%恢复微循环的抗
8、凝机制是脓毒症治疗的突破口(2004指南),ADDRESS试验,脓毒症病情轻 相关单器官受损 APACHE25 原计划样本11400 仅作了2640例即停止 rhAPC组与安慰剂组28天死亡率(18.5%vs 17.0%NS)在2个以上器官衰竭病人28天死亡率并不低于安慰剂组(P0.05)rhAPC不适于治疗病情相对轻的脓毒症患者,XPRESS试验,验证rhAPC与肝素联合治疗脓毒症效果1944例均接受rhAPC治疗严重脓毒症病人(2个器官)随机分为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和安慰剂组 以28天死亡率为主要评价指标 二组死亡率(28.3%VS 31.9%P=0.08),XPRESS试验,其差异主要是
9、有部分病人在进入实验时已用肝素分在安慰剂组停用肝素导致死亡率增高结论:rhAPC治疗再给预防性肝素无害且不应中断,rhAPC治疗脓毒症的争议,Meta分析:严重脓毒症使用rhAPC证据不足,1,有些临床试验为阴性结果,2,颅内出血风险高,3,价格昂贵,4,PROWESS是美国、欧洲批准rhAPC临床应用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主要依据,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重组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后形成一种复合物 使凝血酶失去活性 激活蛋白C 是一种潜在治疗DIC的药物双盲期临床实验与肝素比 治疗DIC出血与凝血参数均显著好转 两组28天死亡率相似,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rTFPI),动物和临床研究表明:
10、血浆增加rTFPI可降低动物和人脓毒症死亡率近期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rTFPI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器官功能不全与安慰剂相比未增加生存率 未发生严重出血和不良事件,SIRS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紊乱的研究,SIRS组 100例 非SIRS组 50例 对照组 50例 SIRS组中TT、APTT、DD、TM、PAI-1 均高于非SIRS组 对照组(P0.05)PC、PS、TPA、PLT、FBG均低于非SIRS组及对照组(P0.05)DD、APTT、PAI-1与预后有显著相关 刘禹赓 李春盛 中华内科杂志 2004,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氧利用障碍,称为细胞病理性缺氧。微循环和细胞线粒
11、体功能水平来理解脓毒症的概念,又将脓毒症称为微循环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在脓毒症早期、MODS形成及脏器功能 恢复中均起关键性作用【3】。Fink MP.Bench-to-bedside review:Cytopathic hypoxia.Crit Care.2002 Dec;6(6):491-9.Balestra GM,Legrand M,Ince C.Microcirculation and mitochondria in sepsis:getting out of breath.Curr Opin Anesthesio.2009 Apr;22(2):184-90.Singer M.Mi
12、tochondrial function in sepsis:acute phase versus multiple organ failure.Crit Care Med.2007 Sep;35(9 Suppl):S441-8.,重度脓毒症的危险分层,用临床死亡作为独立的或主要的研究终点一直被认为是临床研究的金标准但它正受到挑战:死亡地点的改变(如早期病人转到其他病房或转院),可导致医院内死亡率被严重低估 在分组前若未根据人口统计或生理学特点将患者进行分层,将导致各组间的不平衡并存在混杂因素,以至于无可比性,重度脓毒症的危险分层,使用有效的评分系统对脓毒症合并的器官衰竭进行评分。所以除28天
13、死亡率之外,合并症也应该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研究终点。近年来,提出的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 PIRO评分能更直观地解决研究中病人的选择与分层这个复杂的问题。,器官障碍/衰竭评分,1994年,Vincent JL制定的脓毒症相关的(后更名为序贯性的)器官衰竭评分(SOFA),SOFA最高评分以及SOFA delta评分(SOFA最高评分减去入ICU时SOFA评分,或住ICU期间器官衰竭的增加程度),后2个评分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被证明能更好地说明或预测ICU患者的预后。例如John Marshall提出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Jean-Roger Le Gall提出的Logistic 器
14、官功能障碍(LOD)评分。,器官障碍/衰竭评分,这些评分系统均基于相似的原理,JL Vincent总结如下:器官衰竭并非简单的全或无现象,而是从器官功能轻微改变至完全衰竭的连续性过程 器官衰竭并非是一个静止的过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器官功能障碍的程度随时不断变化为了便于对任何ICU中的任何病人进行评分,用于评估器官功能的指标应该是客观、简单且实用的,但也应该是可靠的、每个医院均能常规检测,并且对受累脏器是特异性的,器官障碍/衰竭评分,目前,对于哪个评分系统是最佳的,或如何最佳地使用某一评分系统尚无统一的意见。但是,所有被广泛应用的评分系统都包括6个主要脏器/系统(心血管、呼吸、血液、中枢神经、
15、肾脏和肝脏)。采用生理指标(如PaO2)和治疗指标(如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进行评价。主要差别在于评价心血管衰竭的方法不同:SOFA采用血压和升压药的支持水平;MODS采用压力校正性心率(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而LOD采用对心率和收缩压进行评分。,MODS 评分(1995年Marshall标准),呼吸系统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肝脏系统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肾脏系统血清肌酐浓度心血管系统压力调整的心率pressure adjusted heart rate,PAHR,PAHR=心率右房压(或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血液系统血小板计数神经系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每个系
16、统都有4 分,总分为024分。MODS 评分与患者院内病死率及存活患者住ICU 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MODS 评分(1995年Marshall标准),评分的器官系统中未将胃肠道包含在内,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指标压力调整的心率(PAHR)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且要经过复杂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有所不便,不利于在急诊开展。MODS 评分对MODS患者的预后预测相对于APACHE、SAPS等更准确,但是在重症脓毒症病人动态评分来评估病情中还不如APACHE,说明评分系统存在适用范围。有建议将MODS评分和APACHE评分联合应用,较两种评分系统单独应用更能提高对急诊内科并发MODS的危重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7、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SOFA评分最初用于描述感染导致的MODS患者(成人)的发生、发展过程,评价病情和预测死亡率。后通过对ICU 混合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表明,SOFA 评分还可用于全身性感染患者以外的其他患者,故SOFA也可称为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包括呼吸、血液、肝脏、心血管、神经和肾脏6个器官系统,每个器官系统含12个变量,按功能损害程度分别计04分,总分为024分。患者的病死率随着每一脏器的SOFA评分的升高而上升。,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SOFA 评分与Marshall的
18、MODS 评分相比更侧重于早期、动态监测MODS病程的变化和演变过程。在心血管系统变量的选择上,SOFA 评分为低血压,较 MODS 评分的PAHR更简单、易行,适用于临床和急诊。SOFA 评分不足之处是 缺乏对胃肠道功能的判断;评分最初为ICU患者设计,是否适用于急诊 内科病人,有待进一步验证;对预后的预测不够准确。,急诊脓毒症死亡率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随着拯救脓毒症运动(SSC)的开展,进一步要求急诊科医生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脓毒症患者的病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包括死亡风险)、并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前面提到的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脓毒症 进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