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区域分工龚勤林.ppt
《第八章区域分工龚勤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区域分工龚勤林.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 域 经 济 管 理 学,主讲:龚勤林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第八章 区域分工,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着重分析区域要素流动的动因和基本类型,研究区域合作的内涵,原则和组织形式,探讨我国要素流动和区域合作的现状与趋势。,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一、区域要素流动解析 1、区域要素流动的内涵 区域要素流动是指可流动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在区内和区域之间的地域空间位移。,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2、区域要素流动的客观基础 从最一般的含义来说,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客观基础是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性“生产要素差。”所谓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要素在数量、质量、种类、地域空间配置,市场收益率,成本等方面所存在差异的
2、。,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3、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方向(1)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流动;(2)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流动;(3)向最近的区域流动,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二、区域要素流动类型 1、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1)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由区域劳动力供求状 况引起并将影响区域劳动市场供求(2)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会造成多种外部性。(3)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对生产要素构成,贸 易构成和贸易量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2、区域资本要素流动 区域资本流动不仅具有内在的经济动因,一些非经济因素对区域资本流动也产生影响,对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与知识技术要素流动具有诱导性作用。,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3、区
3、域技术要素流动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技术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区域技术要素流动对其它生产要素区域流动的促进和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在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开放型市场经济体系中,知识、技术的区域扩散与集聚将成为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基础。,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一、区域合作内涵及其演进 1、区域合作的内涵 区域合作指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的区域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开发过程中,彼此相关和相互依赖的各经济单位或组织之间,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在互利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合同,协议或章程,组织起来的种种联合体和建立起来的各种经济联系。,第二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区域 分工 龚勤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