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识总结.docx
《文献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知识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献知识总结一.几种常见的GO的还原以及石墨烯的制备方法1. 热退火还原法将GO迅速升温(2000C),通过CO或CO2气体的快速膨胀和高温使得附 着在GO上的含氧官能团的分解,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得到rGO。所制样品尺寸 小,且多有褶皱(含氧官能团被移除的同时也破坏了 GO完整的碳原子面,致使 晶格缺陷和碳平面的变形)。样品的电导率远不如完整的石墨烯。不同的含氧官 能团的键能不同(如环氧基的键能高达62Kcal /mol,而羟基只有15.4Kcal /mol。 当退火温度在700-1200 C时,羟基能被完全去除,但环氧基并没有被有效还原。) 因此,对于通过热还原法来还原GO应注意以下几点:1
2、)适当的退火温度和加 热速率;2)应在还原性气体(如H2)中退火。2. 肼(H2N-NH2)及衍生物还原还原反应主要是由肼转移引发的环氧化物开环,还原过程中N2H4等衍生物的形成 可以通过降低开环反应的势垒高度来促进深度氧化。但肼对吸附在碳层表面的羟 基,羧基以及羰基等含氧官能团不能有效还原。其还原过程如下 所示:3.溶剂化电子的Na-NH3溶液还原具有溶剂化电子的Na-NH3溶液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电子源的作用,以有效 去除依附于GO片碳层面的含氧官能团并恢复其有效的平面几何结构。另外,液 态氨具有许多固有的物理特性,例如极性和氢键,与水相当,液氨可作为分散 GO的良好溶剂。主要步骤如下(在室
3、温下进行):GO粉末 液氨(搅拌20)Na溶剂化电子溶液(还原GO)黑色的RGO溶 液通常,含氧基团可以容易地接受溶剂化电子切割碳氧键并形成GO平面上的 碳自由基或自由基阴离子。在GO平面中的溶剂化电子和部分离域的兀共轭可以稳定碳自由基以促进兀键的形成和石墨烯中兀共轭的恢复,进而获得高质量的RGO。Na (s) + nNHs (1) t Na+ +eNH3nI Liquid ammonia / 对卷/Na+ 松木04.金属催化外延生长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将碳氢化合物通入到具有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基底如Pt、 Ir、Ru、Cu等表面,通过加热使吸附气体催化脱氢从而制得石墨烯。气体在吸 附过程中可以长满
4、整个金属基底,并且其生长过程为一个自限过程,即基底吸 附气体后不会重复吸收,因此,所制备出的石墨烯多为单层,且可以大面积地制 备出均匀的石墨烯。相交于SiC外延生长石墨烯,金属外延石墨烯还具有易于转 移的优点(通过化学腐蚀去掉金属基底)。但金属外延法制备的石墨烯的形貌和 性能受到金属衬底的影响较大,在晶格失配的过渡金属基底上,石墨烯的起皱 程度由界面处的化学键强度决定,强化学键和晶格失配将导致石墨烯的高皱折度。 5. SiC表面外延石墨烯SiC表面外延石墨烯是一种常见的石墨烯薄膜制备方法,其原理是:以SiC单晶 为衬底,首先利用氢气在高温下对SiC的刻蚀效应对衬底表面进行平整化处理, 使之形成
5、具有原子级平整度的台阶阵列形貌的表面(过快的刻蚀速度会使 SiC 表面粗糙化,所以为了减慢刻蚀速度,提高刻蚀质量,应该在刻蚀过程中保持较 高的氢气压);然后,在超高真空的环境下,将SiC衬底表面加热到1400 C以 上,使衬底表面的碳硅键发生断裂,Si原子会先于C原子升华而从表面脱附,而表面富集的C原子发生重构从而形成六方蜂窝状的石墨烯薄膜。然而在真空 下进行的石墨化存在一系列应当注意的问题:Si原子很容易发生升华,石墨烯 在1300 C就开始生长,较低的生长温度和较快的生长速度会造成石墨烯晶体质 的下降,若提高生长温度又会使石墨烯的厚度大大增加;同时为了防止高温下氧 化,设备需要在高温下保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献 知识 总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