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3.ppt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23.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什么是“小康”?,“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
2、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总体小康在微观上的表现,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体小康在宏观上的表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2亿元,从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成就(1)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总体小康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2、总体小康的特点,(注:以世界银行200
3、8年发布的划分标准为依据),2009年,我国GDP以5.2万亿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 仅3678 美元,排名第100位,卢森堡以104512 美元排名第一。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仍属中下等收入国家。,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到37%和43%(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我国目前的小康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的总
4、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2009年,人均GDP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上海市人均GDP达11320.41美元,湖南省2837.92美元,最低的贵州省1350.98美元,苗家人的学校,上海市的小学,我国的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很不平衡,低水平 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不全面 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发展很不平衡 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还存在差距。,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3、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总目标:要在本世纪头二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 目标 23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