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个人所得税.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本章基本要求: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立法精神、特点与作用。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个人所得税各类应税所得的税款计算缴纳。本章的重点是:个人所得税税款的计算。本章的难点是: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和征税范围的确定。,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收。三、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特点(一)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二)实行定额与定率相结合、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方法(三)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四)计算简便(五)采取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的征纳方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优点:1、按不同性质
2、所得采用不同税率,有利于实现政策 目标;2、便于源泉课征,减少汇算清缴过程,减少征收 费用。缺点:1、可能导致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少纳税;2、差别税率可能导致等额应税所得的税负不同;3、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同是勤劳所得,税率不同 不符合国际惯例。4、一次性所得按比例扣除,而工资、经营所得固定 扣除额,收入越大,税负相差就越大;5、无法从制度上顾及纳税人家庭负担情况制定扣除 项目。,三、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一)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二)增强纳税意识,树立纳税观念(三)扩大聚财渠道,增加财政收入,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制基本要素规定,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在个人所
3、得税纳税人的界定上采用了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将纳税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住所标准居住时间标准,(一)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就是我国居民纳税人。有住所,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天,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二)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要在我国境内取得了所得,就是非居民纳税人。,(三)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居民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4、,即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只须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规定(见教材P256-25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所得来源的确定: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3、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自2004年7月1
5、日起,对境内居住的天数和境内实际工作期间按以下规定为准:(1)判定纳税义务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以便依照税法和协定或安排的规定判定其在华负有何种纳税义务时,均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上述个人入境、离境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2)对个人入、离境当日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期间 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所个人,对其入境、离境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其在华实际工作天数。,案例8-1马先生是一位中国籍科学家,2008年度,在美国工作8个月。同年,
6、其在中国境内提供科技服务取得报酬3万元,其中通过设在美国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支付2万元,余1万元存入其在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其在国外讲学期间,取得讲课报酬4万元,其中在当地以现金支付一半,另一半在其回国后由在上海的某外国银行支付。马先生2008年度如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案例8-2史密斯是一位英国籍科学家,自2005年起一直在上海某科研机构工作。2008年,其在中国境内提供科技服务取得报酬5万元,其中通过设在英国的中国银行分支机构支付3万元,余下2万元存入其在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当年回英国探亲28天,期间在某跨国公司讲学取得报酬8万元,全部由该公司通过当地银行支付。2008年史密斯如何在中国申
7、报纳税?,案例8-3某人为一家美国外企公司外籍雇员,2008年被派到中国境内工作,工作时间为200天,其工资、薪金所得是由境外公司支付的,且不是由该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机构负担。这位外籍个人的工资、薪金在中国境内申报纳税吗?,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计税依据并不直接是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而是个人的应税所得额,即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扣除各项费用或成本之后的净所得。我国个人所得税列举的应税所得有11项,因为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计税依据要分类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
8、稿酬所得对不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的翻译、审稿、书画等所得,不属于稿酬所得,而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超额累进税率及其适用范围(二)比例税率及其适用范围(三)减征
9、和加成征税规定1、减征规定2、加成征税规定四、个人所得税的免税和减税(一)税法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二)暂时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三)减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税额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一)一般计算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办法,即以每月应税收入全额扣除规定标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自2008年3月1日起,费用扣除的一般标准为2000元。应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2000元其他规定扣除项目,附加减除费用: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税法根
10、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每月再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应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2000元2800元其他规定扣除项目,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具体范围: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工作的外籍人员;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的外籍专家;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此外,附加减除费用也适用于华侨和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案例8-4职员刘某本月取得工资收入3 000元、奖金收入700元、各类应纳税补贴收入300元,按照规定允许扣除的
11、各种社会保险费等支出500元,计算刘某本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解:全月应纳税所得额3 000 7003002000500 1500(元)全月应纳税额150010%25 125(元),案例8-5某外国公司驻华办事处外籍常驻雇员,美国人乔治月薪50 000元人民币,按照规定可以扣除的各种社会保险费等支出5 000元,计算乔治全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解: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0 000 5 000 2 000 2 800 40 200(元)全月应纳税额40 20030%3 375 8 685(元),(二)特殊计算方法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
12、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
13、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案例8-6雇员江某2008年5月8日取得当月工资收入4500元,5月15日取得2007年度一次性奖金18 000元;同期,林某取得当月工资收入1900元,一次性奖金2 500元。计算两人5月份各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解:1、江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计
14、算(1)工资部分应纳税额=(4500-2000)15%-125=250(元)(2)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 先确定适用税率:18 00012=1500元,故适用10%的税率,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25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8 000 10%-25=1775(元)所以,江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为2025元。,2、林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计算 先确定适用税率:2500-(2000-1900)12=200(元),故适用税率 5%,速算扣除数为0。应纳个人所得税额=2 400 5%=120(元),2、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凡应仅就其不满一个月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纳税的,均应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个人所得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