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岩浆作用.ppt
《第八章岩浆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岩浆作用.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岩浆作用,岩浆作用是地球内能向外释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岩浆是包含各种气体、过热水及蒸汽的硅酸盐熔融体。根据岩浆是喷出地表还是在地下冷凝可以把岩浆作用分为两大类,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由此形成的两类岩石分别称为火山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深成岩)。还可以有其它一些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岩石。火山喷发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火山的破坏作用虽不如地震强烈,但火山喷出物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却远大于地震。,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火山灰掩埋了附近的三座城市(庞贝、希科拉尼、斯达卑),8.1 火山作用,8.1.1 火山作用过程,岩浆一般形成于上地幔的软流圈,并逐渐向上运移注入岩浆房。此时岩浆的成分是玄武
2、质的,并包含了溶解状态的气体和水蒸汽。当岩浆的温度下降到1200C时,岩浆开始分异出单独的气体和水蒸汽。由于岩浆向上运移过程中,上覆的压力逐渐减少,气体在热的作用下膨胀,使得岩浆的压力急剧增加,并力图向上运动,并以一股强大的力量向上开辟自己的通道。由于S波不能在岩浆中传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岩浆房的存在。维苏威火山岩浆房的体积是5104km3,顶界深度为5km。,岩浆通过火山口喷出地表的瞬间标志着火山过程主阶段的开始。各类火山喷发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可以分为融透式、裂隙式和中心式三大类。固体的、流体的火山喷出物一般集中在火山口附近,形成锥状的火山,在火山的顶部常形成漏斗状的火山口。火山口底部与
3、火山通道(火山颈)相连。,火山机构示意图1火山口2外轮山3火山锥4火山颈5破火山口6岩浆源,黑龙江五大莲池火山,老黑山火山口,由岩浆直接熔透地壳,并大面积地出露地表的火山作用称为熔透式火山喷发。这种火山喷发的形式在大陆上已经没有,在大洋中可能一些台地属于这种类型,其原因是大洋地壳较薄,较大规模的地幔柱可以直接熔透大洋地壳。虽然现今大陆没有熔透式的火山喷发现象,但在地质历史中,尤其是太古宙,这种喷发方式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当时的地壳可能比现在薄一些。从加拿大、苏格兰等地太古宙的岩石中火山岩与侵入岩呈渐变的接触关系看,用熔透式火山喷发过程来解释是比较合理的。,岩浆沿着地壳的巨大裂隙溢出地表的喷发
4、方式称为裂隙式喷发,岩浆喷出口不是圆形,而是沿着数十千米长的裂隙溢出或者由一系列火山口呈串珠状排列一起的喷发。这种喷发方式在陆地上目前只有冰岛可见。裂隙式的火山喷发在古生代、中生代都很普遍,而且分布很广,中国大陆到第三纪仍有裂隙式的火山喷发。如二叠系的峨眉山玄武岩覆盖了我国西南三省的广大地区,第三纪的汉诺坝玄武岩也覆盖了内蒙古、河北1000多平方千米的地区,熔岩厚度300多米。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原玄武岩出露在印度的德干地区,面积达50多万平方千米。,发生在冰岛的裂隙式火山喷发,1983年基拉维尔火山喷发,岩浆由喉管状通道喷出地表的方式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喷发的主要方式。由于现代地壳已经
5、大大加厚,尤其是大陆地壳,平均厚度达到了35千米,大规模的岩浆溢出地表需要巨大的能量,限制了其他方式的火山喷发,岩浆大多从地壳的薄弱处(如裂隙的交叉处)喷出,形成中心式火山喷发。根据火山喷发的激烈程度又可将其分为:爆发式、宁静式和中间式。,1902年喷发的培雷火山,2001年正在喷发的菲律宾马荣火山,中心式喷发,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火山的活动性已经大为减弱,岩浆已经不能溢出地表,但可流出大量的火山气流或热水。火山气流称为火山喷气,气体的成分非常复杂。喷发水蒸汽也是火山期后阶段的特点之一。由于水被加热成蒸汽,因此有很大的压力而形成喷泉。火山可以把泥浆与水一起喷发出来,形成泥火山。,15.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岩浆 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