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ppt
《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聚合物共混的性能主要包括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电学和光学性能、阻隔和透气性能。重点介绍了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塑料增韧改性,包括弹性体增韧、非弹性体增韧和增韧机理。还介绍了聚合物共混物的其它性能。,6.1 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因素6.1.1 各组分的性能与配比 聚合物共混体系通常以某一种聚合物为主体,添加其它组分对主体聚合物进行改性。主体聚合物通常为连续相,其它共混组分则通常以分散相的形态存在。以塑料为连续相的共混体系,主要体现塑料的性能;以橡胶为连续相的共混体系,主要体现橡胶的性能。,对主体聚合物起改性作用的组分(可称为改性剂),通常有一个最佳的用量或最佳
2、用量范围。最佳用量一般是通过实验确定的,也可以经理论计算进行初步的预测。橡胶增韧塑料,橡胶的用量通常可在3-20%以上;填充型无机阻燃剂用于聚合物阻燃,无机阻燃剂的用量可高达60%以上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体系,无机纳米粒子用量仅为0.1-0.5%。,6.1.2 共混物形态的影响 共混物的形态包括:分散相的粒径及分布,分散相粒子的空间排布、聚结状态与取向状态等。一般认为均匀一些较好。过大或过小的粒子,处在最佳粒径范围之外,有可能对改善性能不起作用,甚至产生不利的作用。6.1.3 制样方法和条件的影响6.1.4 测试方法与条件,6.2 共混物性能的预测需要了解共混物性能与单组分性能的关系,建立
3、共混物性能与单组分性能的关系式,进一步探讨共混改性的机理。以双组分共混体系为例,若设共混物性能为P,组分1性能为P1,组分2性能为P2,组分1和2的体积分数1、2,则可建立P与P1、P2之间的关系式。这里主要介绍Nielsen提出的预测公式。,串联:,6.2.1 简单关系式:,并联:,6.2.2 均相共混体系,6.2.3“海-岛”结构两相体系6.2.3.1 连续相硬度较低的体系:硬改软 若两相体系中的分散相为硬度较高的组分,而连续相为硬度较低的组分(这一设定主要适用于填充体系,或塑料增强橡胶的体系):,6.2.3.2 分散相硬度较低的体系:软改硬 两相体系中的分散相为硬度较高的组分,连续相为硬
4、度较低的组分时,共混物性能与纯组分性能的关系,如橡胶增韧塑料体系:,6.2.4“海-海”结构两相体系 两相连续的“海-海”结构两相体系,包括聚合物互穿网络(IPN)。采用机械共混法,亦可在一定条件下获得具有“海-海”结构的两相体系:,在发生相逆转的组成范围内,对预测共混物的弹性模量比较适用。,lnP=1lnP1+2ln P2,n=1/5(力学强度IPN)或1/3(介电常数),6.2.5 预测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有其局限性,甚至是误差很大,但对于探讨共混物的性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调整配方时,可省去很的时间和力气,少做无用的实验,走捷径!,6.3 共混物试样制备与测试6.3.1 共混物
5、试样制备 以工业应用为目的的研究工作,在实验室进行试样制备时,选用的方法应该尽可能与该共混体系工业应用时预期会采用的成型加工方法一致。例如,预期工业应用采用注塑法,实验室试样制备也应采用注塑法。,6.3.2 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再现性 许多原因会影响实验结果,使实验结果的数据上下波动,包括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如环境温度波动)、原料因素、仪器读数误差等等。对于聚合物共混研究,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实验数据出现差异的可能性就更大。因而,共混研究中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再现性,就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6.3.2.1 关于设备因素(1)可比性 实验结果更具可比性,进而发现和导出相关的变化规律,测试应该尽可能
6、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相应的,共混物制样也应该尽可能在同一台设备上进行,并且,同一组试样最好在同一次制样中完成。这样的实验结果,最具有可比性,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设备和环境因素造成的误差。,(2)可再现性 实验研究的结果还应该在特定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重复和再现。一项研究的结果,应该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重复和再现,包括在同类型的其它设备上再现出来。尽管有差异存在,但基本的变化趋势应该是能够再现的。可比性和可再现性并不矛盾。实验结果的可重复、可再现性(特定范围内的普适性),是对实验结果真实可靠性的最好的也是必需的验证。,注重实验结果的可比性以揭示聚合物共混的基本规律,实际上也是为研究结果的普遍应
7、用(普适性)创造条件、奠定基础。一般来说,某一次实验的结果(特别是重要的实验结果,或者揭示新规律的实验结果),应进行多次重复验证。如果有条件,应考察该结果在其它同类型设备上的可再现性。当然,实验室小试的成果进入中试和工业性试验时,会有放大效应出现,影响因素要远比小试复杂。,6.3.2.2 实验方案对结果的影响组分A与组分B共混,组分B为少组分,且为变量时,其添加量应按由少到多递增的次序进行。在共混中,通常以改性剂为变量设计配方,而未添加改性剂的基体聚合物试样被称为“空白样”。空白样对验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挤出和注塑制样中,制样的开始和结束时都应该制备空白样,以考察制样设备的状态是
8、否发生了变化。Control experiment力学性能实验数据的过大波动,提示共混物混合的均匀性欠佳。应设法改善共混效果,以降低力学性能实验数据的过大波动。,6.4 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熔融共混法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具工业应用价值的共混方法。研究熔融共混,涉及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包括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曲线、熔体黏度、熔体弹性等。,6.4.1 共混物熔体黏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概述 与聚合物熔体一样,聚合物共混物熔体也是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共混物熔体的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剪切应力K稠度系数n非牛顿指数,剪切速率,由于聚合物熔体(包括聚合物共混物熔体)在剪切流动中,会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所以,熔体黏
9、度以表观黏度(a)表征:,当剪切速率趋近于零时,弹性形变也趋近于零,熔体黏度为零切黏度(0)。由于在一定剪切速率下实测得到的熔体黏度都为表观黏度,所以若不再加以特殊说明,就以黏度()表示。但在讨论零切黏度(0)时,要加以说明。,表观粘度和剪切速率的关系,膨胀性流体,假塑性流体,宾汉流体,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粘度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加而下降的流体(大部分聚合物熔体)膨胀性流体:粘度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加而上升的流体。,流变性能的仪器有毛细管流变仪、转矩流变仪(如Brabender流变仪、哈克流变仪)、熔融指数仪等。毛细管流变仪可以测定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等参数,适合于进行理论研究。采用
10、双转子混炼器的测试结果,表征为转矩值,可以直接以转矩值来表征黏度。熔融指数仪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也与熔体黏度相关,可以作为熔体黏度的一种相关表征。毛细管流变仪、熔融指数仪等测试仪器不具备对物料进行共混的功能。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熔融指数仪进行测试前,应先对物料进行共混。因而,毛细管流变仪、熔融指数仪测定的是共混产物的流变性能,而不是共混过程中的流变性能。,毛细管流变仪,毛细管流变仪 它可以求出施加于熔体上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即求出熔体的流动曲线,优点是结构简单,调节容易,并能通过出口膨胀来考虑熔体弹性;缺点是剪切速率高,不稳定,需要做一系列校正,但是毛细管流变仪仍是用途最广泛
11、的。原因:大部分高分子材料的成型都包括熔体在压力下被挤出的过程,用毛细管流变可以得到十分接近加工条件的流变学物理量不仅能测 与 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根据挤出物的外形和直径,或者通过改变毛细管的长径比来观察聚合物熔体的弹性和不稳定流动现象,原理:活塞杆在十字头的带动下以恒速下移,挤压高聚物熔体从毛细管流出,用测力头将挤出熔体的力转成电讯号在记录仪上显示,从 的测定,可求得 与 之间的关系。由 可求出毛细管内流量,再由求出,根据 算出,再由已知的、求出,但要进行二点改正:非牛顿性修正入口修正(因为测定用的毛细管并非假设的无限长),哈克流变仪,熔融指数仪,6.4.1.2 熔体黏度-剪切速率关系曲线 共
12、混物熔体的,关系曲线可以有三种基本类型,如图6-2(a)、(b)、(c)。,图6-2(a)、(b)、(c),4)共混物流动温度以下和玻璃化温度以上,粘度与温度的关系不遵从WLF方程。在流动温度以上,共混物熔体粘度与温度的关系Arrehnius公式 TTg+100,6.4.2 共混物熔体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共混物熔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C/PE 共混物PC/PBT 共混物,PP/PS 共混物PMMA/PS(高剪切速率)PMMA/PS(低剪切速率)PE/PS 共混物,6.4.3.2 第三组分对流变性能的影响,在共混体系中,有些组分是作为流变性能调节剂添加到共混体系中,因而起
13、到调控流变性能的作用。例如,润滑剂的作用就属于此类。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两相体系中添加的第三组分,不是作为流变性能调节剂添加的,但对流变性能也会产生影响。,6.4.3.3 剪切速率与共混物组成的综合影响 随剪切应力增大,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别减小。通常应测定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数据,以全面了解其变化规律。,6.4.4 共混物熔体的黏弹性行为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弹性,可采用挤出胀大法(测定出口膨胀比B),也可采用第一法向应力差(11 22)。,挤出胀大,高聚物熔体在外力作用下进入窄口模,在入口处流线收敛,在流动方向上产生速度梯度,高聚物分子受到拉伸力产生拉伸弹性形变。这部分形变在经过膜孔时来不及完全松弛
14、;出口之后,由于外力消失后,高聚物分子由拉伸的伸展状态回缩为卷曲状态,发生出口膨胀。另一原因是高聚物在膜孔内流动时由于切应力的作用,表现为法向应力效应,法向应力差产生的弹性形变在出口模后回复,挤出物直径胀大。,定义:挤出机挤出的高聚物熔体其直径比挤出模孔的直径大的现象。,6.4.5 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 DMTA动态力学热分析 本体流动与单元流动 本体流动是从宏观角度对流变行为的分析,考察的是宏观整体的流变行为。毛细管流变仪等测试仪器测定的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等流变学参数,都是从宏观角度,把共混物熔体作为一个宏观整体来测定其流变行为的,因而,反映的都是共混物熔体的本体流动特性。,关于单元流动
15、单元流动是从微观角度对流变行为的分析,考察的是微观的流动单元的流变行为。事实上,聚合物熔体的流动,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于单元流动的。聚合物熔体的流动不是整个大分子的一体跃迁,而是通过链段沿流动方向的协同相继跃迁,实现整个大分子的相对位移,类似于蚯蚓的蠕动。链段是聚合物熔体流动的流动单元。,6.4.6.2 单元流动与本体流动的关系(1)单元流动对本体流动的影响(PVC)(2)流动单元与本体的同步性(聚集),6.5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包括其热-机械性能(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强度,以及力学松弛等特性。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是共混改性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其中,提高塑料的抗冲击性能,
16、即塑料的抗冲改性,又称为增韧改性,在塑料共混改性材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塑料的韧性与增韧改性概述 高分子材料的韧性与冲击强度 高分子材料力学行为的特点,在于对时间、温度有较强的依赖性。测试分为准静态载荷(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测定)和高速冲击等类型。,(1)应力-应变曲线与断裂方式,屈服点,试样被均匀拉伸,达到一个极大值后,试样出现屈服现象。延性断裂发生在材料的屈服点以后;而对于脆性断裂,则无屈服现象(或者说脆性断裂发生在屈服点以前)。表现出脆性断裂的塑料材料,称为脆性塑料;表现出延性断裂的塑料材料,称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发生脆性断裂时,断裂在弹性形变阶段(屈服点以前)发生,断裂面是光滑的;
17、发生延性断裂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塑性形变(发生屈服),断裂面是粗糙的。,(2)应变软化与应变硬化 应变软化是指应力-应变曲线上,随应变增加,应力下降(屈服);应变硬化是指随后的应力上升。应变硬化现象主要是由于高分子链段在外力作用下的取向而产生的。韧性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先后发生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这是韧性材料的特征,也是材料具有韧性的必要条件。韧性塑料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材料先发生应变软化,产生相应的屈服和形变(包括银纹和剪切带),从而耗散掉大量的能量。然后,塑料材料还要发生应变硬化,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产生破坏性的断裂。,(3)高分子材料的韧性与冲击韧性 材料的冲击韧性(又称为“冲击断裂
18、韧性”),就是特指材料在高速冲击条件下表现出的韧性。(4)冲击强度与增韧 冲击强度是度量材料在高速冲击下韧性大小和抗断裂能力的参数,是冲击韧性的表征节)。冲击强度通常采用冲击强度测定仪进行测试,冲击强度测定仪:简支梁冲击强度测定仪和悬臂梁冲击强度测定仪,相应地有,简支梁冲击强度和悬臂梁冲击强度,有缺口冲击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6.5.1.2 塑料的形变区与形变机理(1)塑料的大形变与变形区 塑料材料的大尺度形变是使外界作用的能量耗散的重要途径,形变通常集中发生在一定的区域内,称之为变形区。例如,当材料受到冲击发生断裂时,冲击断口的两侧会有变形区。由于冲击力作用于材料是一个过程,所以变形区又可
19、以称为“过程区”。塑料发生变形的机制包括形成剪切形变和银纹化。韧性塑料材料的变形区较厚,使其可以将外力分散到较大的体积内;而脆性塑料的变形区则很薄,没有耗散能量的充裕空间,所以冲击强度低。塑料的大尺度形变包含两种可能的过程,其一是剪切形变过程,其二是银纹化过程。,(2)剪切形变 在拉伸过程中,拉伸力可分解出剪切力分量,剪切力的最大值出现在与正应力成45o的斜面上。因此,在与正应力大约成45o的斜面上,可产生剪切屈服,发生剪切屈服形变。塑料试样在发生剪切屈服形变时,可观察到局部的剪切形变带,称为剪切带(shear band)。发生剪切屈服后,即产生细颈现象,并发生大形变,发生剪切屈服的特征,是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合物 共混物 性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