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ppt
《职业性有害因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性有害因素.ppt(2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节 刺激性气体,2,刺激性气体(irritative gases),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有害气体,在化学工业生产中最常见。此类气体多具有腐蚀性,常因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容器、管道等设备被腐蚀而发生跑、冒、滴、漏而污染作业环境。,3,一、种类,酸:硫酸、盐酸、硝酸、铬酸。成酸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铬酐成酸氢化物: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碘化氢卤族元素:氟、溴、碘无机氯化物:光气、三氯化硼、四氯化硅,4,种类,卤代烃:溴甲烷、碘甲烷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酯类:二异氰酸甲苯酯醚:氯甲基甲醚有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环氧
2、乙烷强氧化剂:臭氧成碱氢化物:氨金属化合物:氧化镉,5,二、毒理,以局部损害为主作用的共同特点:对咽、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刺激作用过强时可引起全身反应病变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毒物的浓度、吸收速率和作用时间病变的部位与毒物的水溶性有关,6,三、毒作用表现,1.急性刺激作用(1)眼和上呼吸道炎症(2)中毒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3)吸入高浓度的刺激性气体可引起喉痉挛或水肿。喉痉挛严重者可窒息死亡。,7,毒作用表现,2.中毒性肺水肿 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刺激性气体所致最严重的危害和职业病常见的急症之一
3、。,8,作用机制,肺水肿是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水运行失衡的结果。其发病机制有:(1)肺泡壁通透性增加(2)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3)肺毛细血管渗出增加(4)肺淋巴循环受阻,9,肺泡壁通透性增加,高浓度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肺泡壁通透性增加,形成肺泡型肺水肿。可致肺泡膜上皮型细胞水肿、变性、细胞间连接部分开放;型细胞受损,肺泡表面活性物合成减少,活性降低,导致肺泡气液面表面张力增加,肺泡塌陷,体液渗出增加,液体迅速进入细胞。,10,刺激性气体引起炎症反应时,参与炎症的肺泡巨噬细胞及多形核细胞在肺内积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主要有氧自由基和白三烯,造成肺泡氧化损伤,导致通透功能障碍。,
4、11,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高浓度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导致间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间质性肺水肿。刺激性气体直接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胞浆突起回缩,裂隙增宽,液体渗出。中毒使体内的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12,肺毛细血管渗出增加,上呼吸道炎症及肺水肿导致通气不足和弥散障碍,致使机体缺氧,通过神经体液反射,引起毛细血管痉挛,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和渗出,加重肺水肿。,13,肺淋巴循环受阻,毛细血管渗出液的回收与淋巴循环有关。刺激性气体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右淋巴总管痉挛;肺内体液增多,使血管邻近的淋巴管肿胀,阻力增加,淋巴回流障碍,促使肺水肿发生。,14
5、,肺水肿临床过程分四期:,刺激期: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短时间内出现呛咳、气急、流涕、咽干、咽痛、胸闷、呼吸困难及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吸入水溶性低的刺激性气体症状较轻。,15,潜伏期(诱导期):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相对稳定,但潜在的肺部病变仍在发展,实属“假象期”。,16,潜伏期长短取决于刺激性气体的溶解度、浓度和个体差异,水溶性大,浓度高,潜伏期短。一般为26个小时。此期在防止或减轻肺水肿发生以及病情的转归上具有重要作用。,17,肺水肿期:症状突然加重,剧烈咳嗽、胸闷气憋、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指端紫绀、湿性啰音、血压下降、白细胞增加、心率剧增、
6、血氧分析见低氧血症、肺纹理增粗。,18,19,恢复期:2-3天内得到控制,3-5天症状体征减轻并逐步消失,7-15天基本恢复,多无后遗症。,20,胸闷、胸痛、气急、头痛、恶心、呕吐。,恢复期,治疗34d后症状减轻,711d基本恢复。,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剧咳、呼吸困难,紫绀、啰音、Bp下降、WBC增加,X线见肺纹理变粗、片状阴影、界限不清。,肺水肿期,潜伏期,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潜在病变仍在发展。,刺激期,ARDS是肺水肿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过程的严重结局,21,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创伤、中毒、休克、烧伤、感染等疾病过程中继发的,以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本病
7、死亡率可高达50%。刺激性气体中毒是引起ARDS的重要病因之一,以往临床统称为化学性肺水肿,但近年来,初步确认了刺激性气体所致肺水肿与ARDS之间的不同概念。,22,ARDS,病理特征: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肺泡渗出液中富含蛋白质的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伴有肺间质纤维化。,23,24,作用机制,刺激性气体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使毛细血管内皮及肺泡上皮的通透性增加;另一方面,损伤肺泡型细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25,作用机制,肺部刺激性炎症可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引起炎症的放大和损伤。介质释放可致血管收缩、渗出,尤其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可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通透性增加
8、;前列腺素F2、血栓素所致肺内血小板凝聚、微血栓形成及内毒素性肺损伤。,26,分期,原发疾病症状潜伏期:原发病后2448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呼吸困难、呼吸频数加快是最早、最客观的表现,发绀是重要的体征之一。出现呼吸窘迫,肺部水泡音,X线胸片有散在浸润阴影呼吸窘迫加重,神志障碍,胸部X线有广泛毛玻璃样融合浸润阴影。,27,4.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低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慢性结膜炎、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及牙齿酸蚀症。类神经症和消化道症状。急性氯气中毒后可遗留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致敏作用,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等。,28,诊断,1.诊断原则 短期内接触较大量化学物的职业史,急性呼吸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结
9、合血气分析和其他检查,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29,2.刺激反应 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胸部X线无异常表现者。3.诊断及分级标准(1)轻度中毒:羞明、流泪、咽痛、呛咳、胸闷,咳嗽加剧、咯粘液性痰。体征有眼结膜、咽部充血及水肿,呼吸音粗糙或干湿啰音,肺纹理增多、增粗、延伸;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30,(2)中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1)呛咳、咯痰、气急、胸闷,痰中带血、干湿啰音、轻度发绀、X线见点状或小斑片状阴影。符合急性支气管肺炎。2)咳嗽、咯痰、胸闷和气急较严重,呼吸音减低,无明显啰音,肺纹理增多。符合急性间质性肺水
10、肿。3)咳嗽、咯痰、痰量少到中等,气急、轻度紫绀、散在性湿啰音、X线见类圆形阴影。符合急性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31,(3)重度中毒1)符合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泡性肺水肿2)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窒息4)并发严重气胸、纵隔气肿或严重心肌损害5)猝死,32,防治原则,预防措施1.卫生技术措施:例如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的管道;生产和使用刺激性气体的设备应加强密闭抽风;生产流程自动化;贮运过程应符合防爆、防火、防漏气的要求;作好废气的回收利用等。,33,2.个人防护措施:应选用针对性的耐腐蚀防护用品(防毒口罩、防护油膏)3.保健措施:就业前和定期体格检查。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急救
11、设备,如防毒面具、冲洗器及冲洗液等。4.环境监测措施5.职业安全与卫生培训教育,34,处理原则,现场处理1.现场急救: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脱去被污染的衣裤,注意保暖。处理灼伤及预防肺水肿2.保护和控制现场、消除中毒因素3.事故报告、事故调查4.对健康工人进行预防健康筛检,35,治疗原则,刺激性气道或肺部炎症:给以止咳、化痰、解痉药物,适当给以抗菌治疗。中毒性肺水肿与ARDS:1.迅速纠正缺氧,合理氧疗2.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激素)3.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和维持通气功能积极预防与治疗并发症,36,氯气(chlorine,Cl2),理化特性 黄绿色、具有异臭和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
12、水和碱性溶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液。遇水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氯化氢和新生态氧。在高热条件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37,接触机会 电解食盐;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如四氯化碳、漂白粉、六六六、聚氯乙烯、环氧树脂等;颜料、造纸、印染等工业;水的消毒等。,38,39,40,41,42,毒理 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低浓度仅侵犯眼和上呼吸道,对局部粘膜有烧灼和刺激作用。高浓度或接触时间过长,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呼吸道深部病变甚至肺水肿。吸入高浓度氯气还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出现电击样死亡。,43,临床表现
13、,急性中毒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轻度中毒: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支气管肺炎、间质性水肿或局限性肺泡性水肿或哮喘样发作。重度中毒: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窒息、ARDS、猝死皮肤接触:灼伤或急性皮炎。,44,临床表现,慢性作用:刺激症状 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肺功能改变,痤疮样皮疹和疱疹 牙酸蚀症 头昏、乏力等神经衰弱样症状 胃肠道症状,45,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后迅速发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表现,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方可诊断。,46,诊断,诊断及分级标准轻度中毒:临床
14、表现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凡临床表现符合下列诊断之一者: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间质性肺水肿哮喘样发作,47,诊断,诊断及分级标准重度中毒:符合下列表现之一者: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窒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48,处理原则,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保持安静及保暖 出现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12h,并给予对症处理。合理氧疗 早期、足量、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防治肺水肿。维持呼吸道通畅 对症支持治疗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49,处理原则,其他治愈标准:由于急性中毒所引起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异常等基本恢复,患者健康状
15、况达到中毒前水平。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中毒后常有哮喘样发作,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工作。,50,预防,氯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51,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NOx),理化性质 氮和氧化合物的总称,俗称硝烟。主要有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及五氧化二氮等。除二氧化氮外,其它氮氧化物均不稳定,遇光、湿、热变成二氧化氮。生产中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系红棕色气体,较难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52,氮氧化物,接触机会 制造硝酸、用硝酸浸洗金属或硝化有机物。制造硝基化合物如硝基炸药、硝化纤维、苦味酸等。苯氨染料的重氮化过程。焊接、气割及电弧发
16、光、卫星发射,火箭推进、汽车、内燃机排放尾气中及矿井、隧道用硝铵炸药爆炸时均含有或产生氮氧化物。,53,毒理:二氧化氮对上呼吸道粘膜刺激作用弱,主要进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及肺泡,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导致肺水肿。硝酸和亚硝酸被吸收入血后形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前者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后者能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氮氧化物中,若以NO2为主,主要引起肺损害;NO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明显。,54,临床表现,氮氧化物引起肺水肿为迟发性病变。1.轻度中毒:672小时的潜伏期后,胸闷、咳嗽、咳痰、轻度恶心、头晕。2.中
17、度中毒:上述症状外,呼吸困难、胸部紧迫感、咳嗽加剧,咳血丝痰,轻度紫绀,55,3.重度中毒:肺水肿、咳嗽加剧,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明显紫绀。干湿啰音,昏迷或窒息,ARDS。4.迟发性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肺水肿基本恢复后2周左右,突然发生咳嗽、胸闷及进行性呼吸窘迫,明显紫绀,干湿啰音,X片见粟粒状阴影。,56,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的氮氧化物的职业史,呼吸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射线征象,结合血气分析及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并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57,诊断,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胸闷,咳嗽,肺部无阳性体征。,58,诊断及分级标准,轻度中毒
18、: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符合支气管肺炎重度中毒:(1)符合肺泡性肺水肿(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并发较重程度的气胸或纵隔气肿(4)窒息,59,处理原则,治疗原则1.现场处理:迅速安全脱离中毒现场,静卧、保暖,避免活动,立即吸氧,对症治疗。2.对刺激反应者,应观察2472小时,观察期内应严格限制活动,保持安静,对症治疗。,60,处理原则,治疗原则3.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气管切开4.早期、足量、短程用糖皮质激素5.合理氧疗6.预防控制感染,防治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61,处理原则,其他处理 急性轻、中度中毒,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患者视疾病恢复
19、情况;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62,预防,二氧化氮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5mg/m3。,63,氨(ammonia,NH3),理化特性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具有强烈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常温下加压可液化。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氨水,呈强碱性。易燃,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64,接触机会 合成氨生产;氮肥工业;制造硫胺、硝胺、氢氧化胺、尿素等多种化肥;液氮作制冷剂;人造冰、冷藏;以氨为原料的各种化学工业(制造碱、炸药、医药、氰化物、合成纤维、塑料、树脂等),65,毒理 氨极易溶解于水,对眼及上呼吸道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氨能碱化脂肪,使组织蛋白溶解变性,且分子量小,扩散速度快,能迅速通
20、过细胞渗透到组织内,使病变向深部发展。,66,氨对人体的毒性反应与空气中氨气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低浓度可使眼结膜、鼻咽部、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浓度增高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致严重的眼及呼吸道灼伤、化学性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ARDS、心脑缺氧。,67,高浓度吸入后,血氨增高,三羧酸循环受阻,脑氨增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出现兴奋、惊厥、进而抑制、昏迷、死亡。,68,临床表现,轻者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轻度中毒以气管、支气管损害为主,表现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轻度喉水肿,69,临床表现,中度中毒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重度中毒以肺部严重损害
21、为主,出现肺泡性水肿或ARDS,伴有气胸或纵隔气肿,70,诊断,职业史(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胸部X射线影像,血气分析+现场劳动卫生调查结果,71,处理原则,治疗原则:防治肺水肿和肺部感染是治疗关键,积极处理眼灼伤,防止失明。及早吸氧、及早雾化吸入中和剂、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早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72,治疗原则,现场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防治肺水肿合理氧疗积极预防控制感染眼、皮肤灼伤治疗,73,其他处理,轻度中毒,治愈后可回原岗位工作中、重度中毒,视疾病恢复情况,一般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74,预防,氨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3,75,光气
22、(phosgene,COCl2),理化特性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具有霉变干草或腐烂水果气味。易溶于有机溶剂,微溶于水,遇水缓慢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化学性质活泼,易与碱作用生成盐而被分解;与氨水作用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碳和水;与醇类作用生成酯;与乌洛托品作用生成无毒的加合物。,76,接触机会 光气制造;光气作为化工的基础原料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制药、农药);脂肪族氯代烃类燃烧;军事毒剂,77,毒理,水溶性较小,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高毒类羰基与肺组织的蛋白质、酶及类脂中的功能基团结合发生酰化反应,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破坏细胞膜以及肺泡上皮细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通透性增加,导致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23、。,78,临床表现,病情轻者仅出现一过性眼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轻度中毒者表现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重者经一段潜伏期后,常引起肺水肿,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RDS。恢复较慢,一般观察12周,病死率较高,可达20%以上。,79,诊断,诊断原则:根据明确短期内接触光气职业史,急性呼吸系统损害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射线表现,结合血气分析,参考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80,诊断,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胸部X射线表现无异常改变。,81,诊断,诊断及分级标准1.轻度中毒:咳嗽、气短、胸闷或胸痛,肺部可有散在干、湿性啰音。X射线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强或伴边缘模糊
24、。以上表现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82,2.中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胸闷、气急、咳嗽、咳痰等,可有痰中带血,常伴有轻度发绀,两肺出现干、湿性啰音,胸部X射线表现为两中、下肺野可见点状或小斑片状阴影。以上表现符合急性支气管肺炎。,83,2)胸闷、气急、咳嗽、咳痰较严重,两肺呼吸音减低,可无明显啰音,胸部X射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肺门阴影增宽、境界不清、两肺散在小点状阴影和网状阴影,肺野透明度减低,常可见水平裂增厚,有时可见支气管袖口征或克氏B线。以上表现符合急性间质性肺水肿。血气分析为轻度或中度低氧血症。,84,3.重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明显呼吸困难、紫绀,频繁咳嗽、咯白色
25、或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有广泛的湿性啰音,胸部X射线表现为两肺野有大小不一、边缘模糊的小片状、云絮状或棉团样阴影,有时可融合成大片状阴影或呈蝶状形分布,血气分析显示氧合指数40kPa。以上表现符合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泡性肺水肿。,85,2)上述情况更为严重,呼吸频数28次/min或呼吸窘迫,胸部X线显示两肺呈融合的大片状阴影,血气分析显示氧合指数26.7kPa。以上表现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6,3)窒息4)并发气胸、纵隔气肿5)严重心肌损害6)休克7)昏迷,87,治疗原则,凡吸入光气者应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体表沾有液态光气的部位应该彻底冲洗净。保持安静,绝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性 有害 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