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监测第一章绪论东华大学.ppt
《1环境监测第一章绪论东华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环境监测第一章绪论东华大学.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第三节 环境标准,一、环境监测的目的,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
2、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二、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一、环境监测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二、环
3、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时间分布性 2.空间分布性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 关系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手段: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 监测对象: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 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三、监测技术概述,(一)化学、物理技术重量法、容量分析、仪器分析(二)生物技术(三)监测技术的发展,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
4、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环境监测的要求准确可靠快速灵敏选择性好,三高: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在野外事故现场测定要求快速、简便,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优先污染物,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毒性较大现代已有检出方法,表1.1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表中标有“”符号者为推荐近期实施的名单,包括12个类别,4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38种。,标准化和标准的实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所谓标
5、准化,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而标准则是“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一项特定标准化工作成果,它通常以一项文件并规定一整套必须满足的条件或基本单位来表示”。,第三节 环 境 标 准,一、环境标准的作用,定义:环境标准是标准中一类,它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监测 第一章 绪论 东华 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