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规范与要求(xuanxiu).ppt
《公文写作规范与要求(xuanxiu).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写作规范与要求(xuanxiu).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文写作,规范与要求,许香稳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形势,2,面对现实,3,03,02,01,不要满足于现状,不要停止学习积累,否则就会被他人超过而惨遭淘汰,素质为魂知识+能力为翼多想一点,多做一点。无论做什么,结果最重要,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求知 学会共处,素质能力,品格素质专业素质,两种素质两种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4,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工作效率,养成受益终生的工作模式,学习专业知识 获得实际技能,提高就业机会 扩大个人就业岗位范围,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增加发展机会,有利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实意义,学习实用的办公标准,通向就业的“桥梁”竞聘更
2、高职位的“平台”奠定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石”,5,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常用行政公文写作 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常用求职文书写作,1,2,3,课程内容,4,6,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常用行政公文写作 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常用求职文书写作,1,2,3,课程内容,4,公文概述公文格式要素公文写作要素,7,一、公文概述(一)基本概念:艺术创作作者为抒发主观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而进行(抒发情怀,有感而发)实用写作为了处理公务和个人事务而进行(应用文写作)(面向实际,奉命而作)公文即是实用的写作,也称文件,通常理解为处理公务的文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并固定使用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文书材料。
3、,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写作,8,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9,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0,广义的公文,通用公文,专用公文(科技、财经、外事、求职、法律文书等),行政机关公文狭义的公文法定公文 党的机关公文,法定公文(行政公文、党的公文),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等)法规文书(规章、办法等),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1,一、公文概述(二)历史沿革 1.从有文字开始,就有了应用文写作。夏商时代的金文、甲骨文是其“鼻祖”;2.先秦的尚书,开始出现大量的典、谟、训、诰等(共六种公文);3.秦汉两代是应用文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有了上下行文的区分,汉承制对应用文的上下行文做了具体规定;4.三国
4、、魏晋、南北朝是应用文继续发展的时期,并出现了“公文”这一名称;5.唐宋以后,虽然文学创作有极大发展,但应用文仍处于“政事之先务”的主导地位;6.明清时期,文体分类日趋详细、繁杂。清代刘熙载正式提出了“应用文”这一名称;7.民国时期,应用文有了较新的发展,规定了若干应用文种及其格式,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2,一、公文概述(二)历史沿革 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公文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为建国后机关工作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9.新中国成立后,应用文得到极大发展,1951年4月,通过并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7年2月正式
5、颁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88年9月5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机关公文格式,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10.随着时代发展和办公自动化进程,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再一次修订并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3,我国现行的法定公文:用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以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为准;用于党的机关的公文以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为准。二者为我国公文处理法规建设的“双璧”,标志着我国公文处理法规的成熟和完善,表明我国公文处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6、的轨道。,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4,一、公文概述(三)公文的种类及用途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命令(令)、议案、决定、意见、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13种 命令定,三通二告请批函案见纪要),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国务院二OOO年八月二十四日发布),15,一、公文概述(三)公文的种类及用途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
7、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 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6,一、公文概述(三)公文的种类及用途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
8、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7,一、公文概述(三)公文的种类及用途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14种),(中办1996年5月3日印发),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8,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等,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一、公文概述(四)主要作用,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19,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具有实用的工具性,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具有特定的程式性,具有严格的时效性,一、公文
9、概述(五)主要特点,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0,知照性公文,指挥性公文,建议性公文,商洽性公文,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分,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等。,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送发的公文,主 要有命令、决定、指示、通知、批复等。,平行文 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 公文,主要有函等。,按具体职能分,按紧急程度分,一般公文-特急、急件(加急)、普通 电 报-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按保密级别分,一、公文概述(六)公文分类,公文写作基本知识,报请性公文,实录性公文,1,按公文来源分,收文发文,21,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常用行政公文写作 常用事务文书写
10、作 常用求职文书写作,1,2,3,课程内容,4,公文概述公文格式要素公文写作要素,22,公文的书面格式是指公文的数据项目在公文文面上所处的位置和书写的形式。以1999年12月27日颁发、2001年1月实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为标准。,二、公文格式要素(一)公文书面格式,当有者必须具备不当有者不得出现,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3,主体,版记(文尾),公文书面格式要素,公文书面格式-眉首,(一)眉首:包括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六个要素。,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4,公文书面格式-眉首,1.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11、涉及机密时标注,一般情况不标。(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左上角第一行),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5,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表明“绝密”、“机密”和“秘密”。(3号黑体,顶格标识在右上角第一行),公文书面格式-眉首,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6,3.紧急程度,一般分两级,行政公文标明“特急”、“急件”;党的公文标明“特急”、“加急”。(3号黑体,顶格标识在秘密等级下方),公文书面格式-眉首,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7,4发文机关标识(红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用套红大字(小标宋体)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小于等于22mm15mm),公文书面格式-眉首,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
12、8,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9,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3号仿宋,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红色反线的正上方,适当靠近反线),公文书面格式-眉首,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0,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机关代字用13个汉字表示发文的机关,一般用代表机关的规范简称。还可以有部门代字和文种代字。中国邮政、石邮院、中国邮政办、冀教政体、石邮院函等年份表示制发文件的纪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全称,同时用 括入。如2011序号表示某年依次制发的公文的编号。(不加虚位,不加“第”字)。如2号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上行文不能有部门代字,否则等于越级行文。,公文写作
13、基本知识,1,31,例如:,国发 201040号,机关代字,年号,序号,中国邮政 2011 20号,机关代字,年号,序号,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2,6.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会签人)姓名。此时发文字号居左侧,签发人居右平行排列,左右各空一字。“签发人”三字3号仿宋,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楷体标识签发人姓名,公文书面格式-眉首,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3,7.红色反线,公文书面格式-眉首,公文写作基本知识,34,1,(二)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七个要素。,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5,公文书面格式-主体,1.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公文种类构
14、成。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6,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或小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排列方式根据内容可作调整:上下等长 上短下长 上长下短 正递式 倒递式 上下短中间长 上下长中间短,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7,标准式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双项式 发文机关名称+文种 或事由+文种 转文式 发文机关名称+被批转(转发)文件标题+文种 转发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进一步有序做好支援地震灾区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文机关,事由(主要内容),文种,中华
15、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关于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的通知,标题构成,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8,标题特点,标题要求,传神,显性,好记,便用,准确,简要,明白,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9,提炼不精,如:xxx单位(发文机关)拟招收退休退职职工子女就业,进行合理安排,确保社会稳定。如以通知行文,其标题提炼为xxx(发文机关)关于招收退休退职职工子女就业,进行合理安排,确保社会稳定的通知改为:XXX关于妥善安排退休退职职工子女就业的通知或:XXX关于妥善安排退休退职职工子女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40,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题不达义,一是事由不清XXX关于草原灭鼠的请示,从题意上看,是请示开
16、展灭鼠运动,而此文实际上是请求上级给予解决“灭鼠经费”的请示,应改写为XXX关于要求解决草原灭鼠经费的请示。二是题义不清XX县人民政府关于粮食问题的通知,其中就缺少“价格”、“收购”等词语来限制中心词“问题”造成事由过于笼统不具体、不清楚,不能准确反映表达公文的主要内容。,41,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用词重叠 关于转发国家外国专家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外国文教专家违法违纪通报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修改:转发国家外国专家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外国文教专家违法违纪通报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转发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修改: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
17、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的通知,42,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改正方法:弄清什么才是要转发的原件,其中间转发层次可以省略如果原件中有“的通知”三字,因转发一词的使用已限定文件的文种为通知,不必再在原件标题后加“的通知”三字,43,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滥用符号,标题中除法规条文、规章名称加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但可以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中间用顿号或特殊词语用引号。如:关于印发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44,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2.主送机关,即公文的受理机关。除直接面向社会发布的普发性公文外,一般都有主送机关。,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
18、宋体,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不同类且非并列关系的机关中间用逗号隔开,同类型、相并列的机关中间用顿号隔开,末尾加冒号,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公文书面格式-主体,45,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是反映公文具体内容的部分。其结构层次序数为第一层“一、”,第二层“(一)”,第三层“1.”,第四层(1)。,公文书面格式-主体,46,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3.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是反映公文具体内容的部分。其结构层次序数为第一层“一、”,第二层“(一)”,第三层“1.”,第四层(1)。,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
19、,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中断回行。3号仿宋体印刷。,公文书面格式-主体,47,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4.附件,是指随公文转发、报送的文件或资料,与正文有同等效力。,公文书面格式-主体,48,公文写作基本知识,1,常见的附件有两种形式:一是正文只起批准、发布、印发、转发、批转作用,其内容很短,公文的主要内容是附件。二是只是补充说明正文某一方面内容的事件、图表、统计数字等。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文件印章等生效标志之上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附件名称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正文一起装订,并在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和序号,序号和名称应前后一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文 写作 规范 要求 xuanxiu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