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学院式养老模式-绿城.ppt
《绿城学院式养老模式-绿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城学院式养老模式-绿城.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乐学人生 颐养天年绿城学院式养老模式建设构想,绿城颐乐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一】研究背景【二】基本理念【三】运营模式【四】愿景规划,目 录,【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老龄化,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国内外养老事业现状及分析,【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生归结为生、老、病、死。老,是一个人生无法回避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拥有老年,才拥有完整的人生。,【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自人类诞生,便产生个体老龄问题。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特别是当生存环境异常恶劣,缺乏食物资源的情况下,人类发展初期存在着抛弃长
2、者甚至是戮亲的行为。,汉水鄂西北段沿江密集成排的“自死窑”遗存。中国古代,一些民族存在着这样的习俗: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被认为无益于社会,应该让其自死,因而会被送往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或土洞中坐以待毙。这些石洞或土洞便称作“老人洞”、老人“自死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提升,人们发现奉养老人带来了智力资源的积累等益处。最初被写入伦理总纲的原则之一就是禁止戮亲。,【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所提倡的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包含了养老(物质赡养)和敬老(精神赡养)两个方面。“善父母为孝。”(尔雅)“孝,善事父母者
3、,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中国古代孝文化,除了依靠大量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潜移默化外,更多取决于法律的强制规定。早在夏朝就有了不孝罪。孝经五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秦朝将不孝罪入律。“欧大父母,黥为城旦舂。”汉朝中期,在选拔官吏的察举制度中,特设孝廉一科,将孝子选拔为国家的待职官吏。隋唐律将不孝列为“十恶”之一。唐律疏议规定:“父母在,不远游,不别居,不异财。”明朝出现了官员亲老的养老保障制度终养制。
4、,【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古人对老年生活的向往“五亩之地,树之以丧,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养儿防老,【出自】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老年这个话题,从来不仅仅关乎个体和家庭,【一】研究背景|老年,人生不可或缺的阶段,“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
5、政。”论语为政 老人安,则国家安;老人乐,则社会乐。老人福,就是天下苍生之福。王振耀(民政部前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结论:,【一】研究背景,老龄化,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一】研究背景|老龄化,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我们目前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赋予它各种各样的名称:后冷战时代、后工业时代、国际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今天,请允许我再增加一个名称,即:长寿时代。”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1999年国际老人年启动仪式),人口老龄化,【一】研究背景|老龄化,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
6、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者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社会。注:老年人口系数,是指一定时点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人口老化程度。,全球步入老龄化,据联合国统计,在19501970年的20年内,世界老年人口增加了1个亿。在19702000年的30年内,老年人口在3亿的基础上翻一番。而从20202050年的30年内,世界老年人口将在10亿基础上再次翻一番。据估计,2050年,全球将有近20亿的老年人。,【一】研究背景|老龄
7、化,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1950年至2050年全球60岁以上的 人口比例,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1年开始,每年 的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十余年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面临着老龄化加快的问题,尤其市沿海发达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的地区更加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一】研究背景|老龄化,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老龄化将是
8、21世纪的全球性重大社会问题。,【一】研究背景|老龄化,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人口老龄化,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压力;也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契机,【一】研究背景,国内外养老事业现状及分析,【一】研究背景|国内养老事业现状分析,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进入老年社会较早,社会福利较为完善,养老产业发展较为完善,其养老产业现已形成了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整套产业链。养老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养老产业,奥古斯汀是德国最知名的高品质老年颐养品牌和德国最主要的社会服务公司之一,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末。目前,奥古斯汀在德国拥有21家品牌养老院,近8000位老人在那
9、里找到了自己的家。奥古斯汀主要针对的是身体健全的老人,为他们提供全套的护理和文化交流活动。,机构养老的个案,【一】研究背景|国内养老事业现状分析,国内养老产业,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迅速,但尚未建立起完善规范的产业链,尚需规范和提升。,【一】研究背景|国内养老事业现状分析,【一】研究背景|国内养老事业现状分析,中华民族历来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让老人们幸福快乐颐养天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养老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是彰显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现有养老模式中人性的缺失,国内现有养老模式,大多只注重对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照料、病后的医疗护理,而忽视了老年群体精神
10、层面的需求。老年人无法获得精神慰藉,更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自我价值。,【一】研究背景|国内养老事业现状分析,结论:,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是公益的时代。我们做过这么多产业,有很好的条件去开创一个全新的“学院式”养老模式。颐乐学堂事业有可能是绿城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它会大大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使老年人有真正的晚年。这是在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以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为中国老年人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将来。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宋卫平,【一】研究背景|国内养老事业现状分析,“学院式养老”基本描述为什么选择“学院式”老年及老年生活再定义,【二】基本理念,【二】基本理念,“学院式养老”基本描述,
11、【二】基本理念|“学院式养老”基本描述,学院式养老,在提供基础的日常生活与医疗服务之外,在园区中以学校为组织形态,以开展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学习、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实现老年人物质与精神的“双盈晚年”,从而推动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主要服务对象:以60岁以上的完全自理老人为主,辅以部分半自理老人。,【二】基本理念|“学院式养老”基本描述,核心要素:颐乐学院:以学校的组织方式,构成园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组织形态,开展适合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类学习、活动。,根据目前的实践情况,可分类:,【二】基本理念|“学院式养老”基本描述,居家式,指老年人散居在自己家中,每日以“走读”的形式参加
12、到颐乐学院的学习活动中,以此获得晚年生活的精神所需。,集中式,指老年人集中居住在养老公寓中,以类似“寄宿制”的方式,参加到颐乐学院的学习活动中,并以此作为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混合式,指结合居家式和集中式中“走读”和“寄宿”两种方式,以学习交流为核心内容的养老社区。,特点:,【二】基本理念|“学院式养老”基本描述,将现有养老产业中强调的健康、生活服务转变为常规必备内容;第一次将学习定位为老年生活的主旋律;第一次将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视,提升到与物质需求的同等高度,改变以往养老模式中的人性缺失;让老年人不再虚耗光阴,找到归属感,重回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二】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二
13、】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为什么是学习?,【二】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理由1:生命的意义=长度宽(厚)度,古往今来,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有很多。我们认同其中的一种观点: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古罗马哲学家 塞内卡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我们无法完全掌控生命的长度,却能把握生命的厚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生存基本需求层次,把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理由2:学习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从钻木取火,到第一件石器的打磨制成;从第一列蒸汽火车的运行,到航天飞机升
14、上太空;从爱迪生发明电话,到英特网进入千家万户;人类社会的每一步迈进都离不开学习过程。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人类获得了生存的必需,也变得更加强大。,【二】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理由3: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孟子说:学至乎没而后止。西汉刘向说: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国画大师李可染说:七十始知己无知。毛泽东说:活到老,学到老。,1968年,美国学者哈钦斯首先提出“学习型社会”。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二】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1994年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二十一
15、世纪的生存概念。现代教育思想已形成共识: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是人自发地、主动的、持续的教育过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涉及人的思想、智能、个性和职业等方面的内容。,理由4:校园生活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美好时光,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
16、起同桌的你老狼同桌的你,【二】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理由5:学习让晚年生活重现光彩,健康的老年心理需要,1996年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和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白皮书均明确指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发展中国老领失业和保障老年人权利的目标。,【二】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当代社会困扰老年人的三大问题,1.能使未受过正式教育的老年人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使已受过正式教育的老年人的文化知识得到更新;2.能使老年人掌握新的技术、技能,让那些身体健康并有重新就业愿望的老年人获得重新就业的能力和条件;3.有利于实现老年人的继续
17、社会化,使他们更顺利地适应退休生活和新的社会角色,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4.丰富余暇生活,使老年人晚年生活过得更充实和更富有意义,增加幸福感。,【二】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学习,理由6:能参与学习的健康老人众多,(1)8成以上老人能完全自理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2月发布的中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我国城市老年人中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85.4%,部分自理的占9.6%,完全不能自理的占5%。,【二】基本理念|为什么选择“学院式”?,(2)空巢老人比例持续增加 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截至2008年,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经达到49.7%,与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院 养老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30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