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报告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核病报告管理.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核病报告管理,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所,一、结核病基本概况,1、结核病的概念 结核病简称TB,俗称痨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病变,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部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因此肺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当患有活动期肺结构的病人吐痰,或打喷嚏后,结构菌就可随痰迹、飞沫、尘埃等飞散到四周,随时都可以感染健康人。结核杆菌的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可以生存几个月。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一、结核病基本概况,由于结核病主要是经呼吸道进行传播,因此肺结核的发病率比其他器官高,占人体结构病的首位。传染病
2、防治法将肺结核列入乙类传染病,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他肺外结核病的种类也很多,除毛发外几乎全身所有组织都可以感染结核病。主要有:肠结核、骨结核、淋巴结核、卵巢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一、结核病基本概况,故事一:“非典”期间,北京市某一公交车上(民众、媒体,以及部分卫生部门对肺结核病不够了解),一、结核病基本概况,2、肺结核病的特点 肺结核病的临床症状有:(1)全身症状全身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盗汗等。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2)呼吸系统症状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痰。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
3、咯血。,一、结核病基本概况,(3)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时,呼吸功能减损,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并发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时,则有急骤出现的呼吸困难。,一、结核病基本概况,肺结核病的传染特点有:青年人容易发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发病高峰年龄。据推算,每一个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每年可以传染10-15个新病人。,一、结核病基本概况,治疗方法与管理:肺结核病人一经确诊,就要及时进行彻底治疗。合理化疗是迅速消除传染性、阻断传播、治疗病人的首要措施。有效的治疗管理是化疗成败的关键。对涂阳病人和重症涂阴病人实行在医
4、务人员面视下服药为主的全程督导化疗,确保病人全疗程规律服药,掌握病人有无毒副反应,督促病人定期复查,掌握痰菌变化情况,并做好纪录。(结核病防治机构职责),二、结核病疫情现状,1、全球疫情全球感染结核菌20亿人,患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达2000万。每年新发结核病人达800-10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人300万。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亚洲、非洲。近几十年来,结核病再次成为当今世界成年人的首要杀手,并对国际公共卫生工作构成了严重的挑战。面对结核病世界规模的流行,WHO于1993年4月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发表这样的声明在WHO历史上尚属首次。1998年,WHO再次提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
5、”。,二、结核病疫情现状,2、中国疫情肺结核病例报告数量占据中国前三位。中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疫情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结核病疫情主要特点:(1)高患病率。(2)高耐药率。(3)高感染率。(2000年全年龄组结核病感染率为44.5%,表明我国有约5.5亿人已经受结核菌感染。)(4)农村疫情高于城市.,二、结核病疫情现状,根据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367/10万 菌阳肺结核患病率:160/10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122/10万 结核病死亡率:9.8/10万 肺结核死亡率:8.8/10万 初始耐药率:18.6%继发耐药率
6、:46.5%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概念,2000年流调所显示的中国结核病人发现状况洋葱模式图,通过各种干预措施使洋葱外皮变薄,二、结核病疫情现状,3、河南省疫情现患肺结核病人46万多,居全国之首。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为497/10万,菌阳肺结核病患病率159/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132/1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约9000人,位于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二、结核病疫情现状,4、近年来结核病疫情特点及概念 爆发流行的概念:在一定人群、一定地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由同一传染源感染,发现了比一般预期数多的结核病人,称为结核病的爆发流行。HIV-TB双重感染:HIV阳性和艾滋病人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
7、群,加重了结核病疫情的蔓延。,二、结核病疫情现状,流动人口与结核病。流动人口的增加,引起城市结核病疫情的回升,同时增加了对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的困难。出现多耐药肺结核病(MDR-TB)和超级耐药肺结核病(XDR-TB)病例的报告。,二、结核病疫情现状,故事二:2007年月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台湾方面通报,得知台湾一对夫妻,丈夫患有耐多药结核病(),妻子也感染普通肺结核,两人进入江苏省进行探亲,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不得不进入紧张状态.卫生部得到通报后立即要求江苏省卫生部门迅速查找患者.月日凌晨,这对台湾夫妻终于在江苏北部被找到,卫生部门立即对他们进行医学隔离,目前,他们已经返回台湾.,三、肺结
8、核病疫情报告,1、病人发现方式因症就诊(所有医疗机构及结防机构)因症推荐(由乡村医生推荐到结防机构)接触者检查(疾控中心组织实施)健康人群检查(高危人群检查、重点行业人群、学校体检和特殊需要的检查),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2、报告对象及报告方式(1)县级结防机构报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向大疫情系统推送卡片。(2)县级其他医疗单位报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以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直接录入卡片。(3)乡镇卫生院报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以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直接录入卡片或报送原始卡。,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3、综合医院肺结核病的报告,内科门诊,放射科,内科病房,社区服务站,医院防保科,大
9、疫情网,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4、结防机构的疫情报告初诊登记 确诊肺结核病人登记录入专报系统自动生成卡片,专报系统也可以直接录入卡片,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5、疫情网传报卡相关操作(1)基本操作(略)(2)逻辑关系:涂阳、菌(-)、未痰检、仅培阳与病例分类的逻辑关系,年龄与疾病病种的逻辑,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6、肺结核病疫情报告中的疑难问题(1)肺外结核病不需要报疫情;(2)可以对综合医院要求,结核病胸膜炎按疑似肺结核病报告;(3)重复卡片的删除,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重复卡片的产生原因A 医疗机构原因:同一医疗的重复报告B 病人原因:病人在就诊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造成多个医疗机构重复报告C
10、专报系统的自动推送,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重复卡片的删除原则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或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同一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片时,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其余卡片应作出删除标记;若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低于其它卡片的诊断级别,则依诊断级别最高的卡片信息(病例分类、诊断时间等)。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由专病管理系统推送的卡片须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部门,由专病管理部门进行订正。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导致的重卡,由本单位或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导致的重卡,由病人常住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肺结核病疫情报告重复卡片
11、删除原则(可以讨论)(1)不同诊断,保留结防机构的;(2)同诊断,保留时间早的。,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肺结核病重复卡片删除的几个问题删除以后也能在网上查到,不影响工作检查大疫情管理员和专报管理员都有义务删除重复卡片,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4)卡片的订正问题(5)陈旧性病人是否报卡?(6)新年度开始,老病人是否重新报卡?,疑难问题并不是工作中的主流,只占少数情况。但是这些问题往往能引起大家的口舌之争。有一些同志对这些问题热于讨论,却对基本的工作要求没有掌握。,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7、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在疫情报告方面的关系通过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归口管理:从1991年就开始的一项制度转诊:从综合
12、医院转到结防机构 转诊到位应是病人到位的主要方式,追踪:结防机构的职责(1)转诊未到位或未转诊时需要结防机构追踪(2)追踪到位率的高低不仅与结防机构的追踪措施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医疗机构采集信息的真实性:病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报病费:激励机制医防合作(由全球基金的“PPMDOTS”转化而来),三、肺结核病疫情报告,8、肺结核病疫情报告中病人病种差别大疫情:涂阳2601、菌阴2602、未痰检2603、仅培阳2604、结防机构:涂阳、涂阴、未查痰,四、肺结核病治疗管理,第四部分的前言:结核病报告管理报告 发现与报告的职责管理 管“人”理事,治疗职责我国的结防机构介绍,四、肺结核病治疗管理
13、,1、登记分类 分为:新病人、复发、返回、初治失败、迁入、其它2、治疗分类 分为:初治,复治,由手工报表向专报自动生成报表过度,四、肺结核病治疗管理,3、病人治疗管理的难度 疗程:68个月 药品:4种组合药物 服药督导:在医务人员面试下服药,并记录 副反映问题:周围神经炎、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皮肤反应等。定期复查:痰图片检查与X射线检查,五、肺结核病统计分析,1、统计分析名词(1)登记率与发病率、患病率(2)痰菌阴转率与治愈率(3)死亡率(4)略.2、按不同地区统计3、按不同年龄、性别组统计,六、结核病控制策略介绍,发现并治疗更多的传染性病人,是控制肺结核病疫情蔓延的关键各县分配新涂阳病人发现任务数问题,六、结核病控制策略介绍,政府承诺以痰涂片检查为主的诊断方法统一的化疗方案与面视下的服药管理不间断的药品供应有效的登记报告与监测系统,讲义播放结束!谢谢各位的聆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9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