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合并肝损伤的诊治.ppt
《结核病合并肝损伤的诊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核病合并肝损伤的诊治.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核病合并肝损伤 诊断与治疗,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李兵顺,病 例 简 介,现病史:患者李某,女,29岁。患者于2个月前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转诊至省级医院。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用药40天,周身出现皮疹,伴乏力、尿黄、腹胀,进食后加重,再次就诊于省级医院。,病 例 简 介,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未触及,无腹壁静脉曲张及移动性浊音。以药物性肝损伤收入院。化验检查:肝功能:ALT:1409 IU/L,AST:1686 IU/L,TBIL:46 mol/L。,病 例 简 介,病 例 简 介,治疗方案:给予保肝治疗并甲
2、泼尼龙静点。患者依上述方案治疗3天后转入我院。,病 例 简 介,病 例 简 介,病 例 简 介,诊疗经过:入院后复查化验指标:肝功能:ALT:1793 IU/L,AST:1674 IU/L,TBIL:79 mo/L。凝血指标:PT:26.6秒,PTA:23.2。乙肝五项:抗HBs阳性。肾功能正常。血脂、血糖低于正常。,病 例 简 介,病 例 简 介,处理意见:1.停用所有的抗结核药物;2.给予保肝降酶、退黄、促肝细胞再生和补充蛋白、血浆等支持疗法。,病 例 简 介,病 例 简 介,治疗2天复查:肝功能:ALT:814 IU/L,AST:113 IU/L,TBIL:213 mo/L,A/G:31
3、/11.98。凝血指标:PT、PTA均测不出。患者未见明显出血倾向。给予患者人工肝治疗,目前仍在治疗观察中。,1.本例患者肝功能损伤是何原因?2.患者乙肝五项抗-HBs阳性,是否合并乙肝感染?3.抗结核药物停用是否合理,今后治疗应如何考虑?,结核病(肺结核)与肝功能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结核病由特殊的病原引起,而肝功能损伤则由多种病因诱发。虽两者发病原因有所不同,但有时都与感染者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以单一的发病形式为主,但两者合并发生的情况也并非少见。,因两者的治疗方案截然不同,且各病治疗药物有时会加重另一种疾病所造成的损伤,影响彼此间的恢复。因此,对于两者合并存在的状态和预后应与足
4、够的重视,并给与恰当的处理。,1.由药物本身的特性和部分患者不规范用药导致。2.此类患者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3.抗结核药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在治疗初期 和在治疗过程中都可能见到。4.因临床病情差异较大,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有很 大不同。,其它肝炎90,药物性肝损害10,其它肝炎60,药物性肝损害40,(50岁以上人群),(一般人群),药物性肝损害,急性,慢性,依病程分,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依病理表现分,混合型,1.轻中度肝损伤:表现为肝功能轻、中度异常,ALT和 AST轻中度升高,无或有轻度黄疸出现。多数患者无症状(亚临床型)或仅有轻度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可伴有发
5、热、皮疹等过敏表现。,2重度肝损伤:患者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高度厌食、乏力;伴精神及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功能重度受损(胆红素超过正常标准数倍并进行性加重常伴淤胆表现);ALT明显升高或不高,可出现胆酶分离表现;并有凝血功能改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进而表现为皮肤、粘膜及脏器出血。通常称为重型肝病。,有文献报告,如原有乙、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损伤介导出现强烈的免疫反应,激活病毒复制,从而肝脏遭受病毒和药物的双重打击,因此诱发重度肝损伤。,1.药物在肝内进行代谢:药物 中间代谢产物,最主要: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第二相),氧化、水
6、解,结合葡萄糖醛酸或其它氨基酸,水溶性终产物,(第一相),排出体外,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抑制细胞膜上的K+/Na+-ATP酶活性,干扰肝细胞的功能,选择性破坏细胞成分,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干扰细胞特殊代谢途径诱导免疫变态反应,肝损伤,特点:可预测;肝脏损害的程度与药物剂量大小和疗程有关;可复制动物模型;发病率高。,其特点:与免疫机制有关,不可预测;肝损害较弥漫,与用药量、疗程无关;不能复制动物模型;发病率较低,常见药物有利福平、苯妥英钠、阿奇霉素等。,严重的肝损害常造成部分抗结核药物的停用甚或抗结核结核的化疗中断,从而使疗程延长,并可能造成因用药不规范所致的继发性耐药1。肝损伤严重者甚至导致
7、死亡。具有特殊危险因素的病人更应增加复查的次数,防止严重肝损害的发生,保证抗结核疗程完成2,1 顾 瑾,肖和平.甘平胶囊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587-588.2 于海宁.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情况分析J.广州医药,2007,38(1)59-60.,高龄营养不良,肝损是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第一位,夏愔愔,詹思延.国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综合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6):419-423.,根据ALT确定肝损程度,于海宁,孔群爱.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情况分析 J.广州医药,2007,38(1):59-60.,1.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
8、为乙肝高发区,乙肝携带率目前为7.18%,特别是母婴传播所致感染者人数较多,多数感染 者最初表现为乙肝携带状态。即患者无明显症状,乙肝五项为大三阳(HBsAg HBeAg 抗-HBc 阳性)、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较高)、肝功能一 般正常。结核病与此种患者并存是较为多见的。,也可见到与丙型肝炎并存状态。患者抗-HCV阳性,HCV-RNA高于检测水平线以上,肝功能正常,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酷似乙肝病毒携带状态。,2.急性肝炎 主要见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两者均为消化道传播,有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的异常,如转氨酶和/或胆红素升高。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或青年患者,血清抗-HAV IgM 阳性可确诊
9、;戊型肝炎成年人多见,血清抗-HEV IgM 阳性确定诊断。与急性乙肝或急性丙肝并存十分少见。,3.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常出现多种消化道症状肝功能检测有多种异常(ALT升高、AST升高、胆红素升高)乙肝五项既可表现为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 阳性),也可表现为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病毒复制指标(HBV-DNA均为阳性)。患者可能已进行过治疗或正在进行治疗中。也可出现在丙肝患者。,4.重症肝炎(急、慢性肝衰竭)患者常有三高、一低的表现(高度腹胀、高度 乏力、高胆红素及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可致出血倾向及神经精神症状;肝功能绝大多数指标均异常;病毒指
10、标可正常或异常。此种情况多见各种病因所致肝硬化或肝癌患者(病因可能多种多样)。,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主要是由于大家认知程度增高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普及。自免肝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硬化性胆管炎(PSC)。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青、中年女性患者,因此与结核病并存临床上更常见。,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依据:1.参考临床病史、症状、体征、肝活检等相关资料;2.自身抗体的检测-不同自免肝有各自的自身抗 体谱出现。3.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性肝损伤也会诱导自身免 疫现象,有时也出现某些自身抗体。应注意鉴别。,药物性肝损伤DILI,介导类型,非免疫,免疫,自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核病 合并 损伤 诊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