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ppt
《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肿瘤登记报告及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培训,如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病科2014年4月4日星期五,肿瘤数据库,心脑血管事件监测,3,肿瘤登记报告,1,2,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库,4,肿瘤登记报告,一、报告病种全部恶性肿瘤C00-C97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D33、D35.2-35.4良恶性未定的肿瘤D42、D43、D44.3-44.5,肿瘤登记报告,肿瘤登记报告,肿瘤登记报告,肿瘤登记报告,肿瘤登记报告,肿瘤登记报告,肿瘤登记报告,二、报告对象恶性肿瘤发病(按诊断日期)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按死亡日期,包括非肿瘤原因死亡),肿瘤登记报告,三、报告及时性1.肿瘤发病数据库、肿瘤报告卡及肿瘤季报表每季
2、上报一次,请于每季次月的月底前上报。2.肿瘤死亡信息每月与死因信息系统的死亡信息核对,互相补充,每月月底前上报上月肿瘤死亡数据库。,肿瘤登记报告,一、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填报,肿瘤登记报告,四、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的填写1.病例报告卡的填写基本要求按照统一的报告卡的基本格式及填写要求,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或错项。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书写。诊断病名和病理类型填写应用医学专业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1)卡片编号:由卫生所统一编号,发病卡和死亡卡分别填写分别编号,按镇代码(死亡卡在镇代码前加S)+年份后俩位+序号(四位
3、),如01140001(城北街道2014年第一张发病卡)。门诊号、住院号:根据病历或反馈信息尽可能如实填写。身份证号码:填写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注意与出生日期、性别保持一致。必须真实,不得随意编写。,肿瘤登记报告,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2)患者姓名:指现时用的姓名;如为婴儿,可同时填写婴儿母亲的姓名;尚未起名者可记录其母姓名,按“某某之子”或“某某之女”记录,以备调查。性别:填男或女。民族:按汉、回、壮、维吾尔、藏、白族等填写。电话:填写可联系到患者或其家属的电话。出生日期:按公历年、月、日填写。,肿瘤登记报告,2 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2),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3)实足年龄:按周岁
4、计算。当年未过生日者:患病(死亡)年份出生年份1 已过生日者:患病(死亡)年份一出生年份。未满l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28天内 的新生儿填写天数;职业及工种:按目前就职或就职时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具体的工种。不符要求的填写如:工人或干部等。,肿瘤登记报告,2 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3),2.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4)工作单位:指就业所在工作时间较长的单位。患者常住户口地址: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号数,农村填写到行政村的村民组或自然寨。实际居住地址:同常住户口地址要求,肿瘤登记报告,3.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1)诊断病名:填写具体肿瘤的原发部位及亚部位,及肿瘤名称
5、,如左肺上叶癌、胃体癌病理类型:即肿瘤的形态学(组织学)类型,尽量按病历内容填写,应与对应的解剖部位符合逻辑关系。病理号码:填写患者在诊断单位病理检查的病理号码,反馈信息里有此栏。确诊时期别、临床分期:按照反馈信息或患者病历记录填写。,肿瘤登记报告,3 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2),3.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2)诊断日期、诊断单位:(1)是指第一次被医生诊断为目前所患的肿瘤日期和单位。(2)对于已报告过的病例发现已经更正诊断时,请按目前诊断另行再报,并在“更正诊断报告栏”注明原来的诊断名称及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医师、报告单位:指填写本报告卡的日期、医师和单位。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发病卡可以不填写
6、,死亡卡如实填写,死亡原因要体现根本死因,根本死因需与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致。同一患者的死亡卡与发病卡上的患者的共有信息要一致。诊断依据:填写患者为诊断肿瘤所做的各种检查,在相应的数字上画。,肿瘤登记报告,举例,4.填写举例(1)不确当的填写肠癌:部位不明确,应该分清是小肠、结肠还是直肠?左肺中叶癌:不存在的亚部位(2)规范的填写 诊断病名 病理类型升结肠恶性肿瘤 腺癌左肺上叶癌 小细胞癌甲状腺癌 滤泡性腺癌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肿瘤登记报告,举例,一、数据库项目内容 2014年数据库与2013年数据库项目内容完全一致、发病库与死亡库内容完全一致,录入说明和季报表稍有完善。凡涉及编码不需各镇
7、填写,可以隐藏此列,不可删除。,肿瘤数据库,根据出生日期和诊断日期自动生成,ICD-O-3行为学编码,ICD-O-3行为学编码/0:良性/1:良性或恶性未肯定/交界恶性 潜在低度恶性/潜在恶性未肯定/2:原位癌/上皮内的/非侵润性/非侵袭性/3:恶性,原发部位/6:恶性,转移部位/恶性,继发部位/9:恶性,原发部位或转移部位未肯定 ICD-O-3行为学编码的/6、/9不推荐使用,肿瘤数据库,ICD-O-3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编码(一),1 级/高分化/已分化NOS2 级/中分化/已中等分化3 级/低分化4 级/未分化/间变,肿瘤数据库,ICD-O-3组织学等级和分化程度编码(二),5 T细胞
8、6 B细胞/前B/B前体细胞 7 无标记淋巴细胞/非T非B 8 NK(自然杀伤)细胞,仅适用于淋巴细胞白血病,9 等级或分化程度未定,未指出或不适用的 细胞类型未确定,未指出或不适用的,肿瘤数据库,举例,二、数据库注意事项 1.数据库格式要一致,统一宋体11号字体,列不能随意增减,不需要各镇填写的列可以隐藏,卡片编号、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必须是文本格式,所有的日期(出生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死亡日期)必须是日期格式。2.各种逻辑关系成立。3.同一患者的死亡卡与发病卡上的患者的共有信息要一致。发病库、死亡库互相补漏。4.肿瘤死亡库信息与生命统计肿瘤病人死亡信息要一致,特别是出生日期、死亡日期
9、、死亡原因等关键信息要完全一致。最好出具死亡证明(推断)书时即填写肿瘤报告卡。,肿瘤数据库,举例,三、肿瘤发病、死亡登记资料评审标准(1)1.数据库印象:上报数据库中变量是否完整、数据录入是否规范。2.漏项核查及逻辑检查: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诊断、诊断日期和死亡日期等基本变量进行查漏或逻辑检查 3.查重:姓名、性别、年龄和诊断均相同 4.疑似男患女病:筛选发现病例性别为男性,但ICD10编码为C50(乳房,不包括乳房皮肤 C44.5)和C51-C58(女性生殖器官)5.疑似女患男病:筛选发现病例性别为女性,但ICD10编码为C60-C63(男性生殖器官),肿瘤数据库,举例,三、肿瘤发病、死
10、亡登记资料评审标准(2)6.15岁肿瘤:低于15岁的肿瘤发病,特别是肺癌(C33-C34)、肝癌(C22)、食管癌(C15)、胃癌(C16)、结直肠肛门癌(C18-21)、乳腺癌(C50)、子宫颈癌(C53)和子宫体癌(C54)7.数据库基本情况分析 死亡补发病比例(DCN%):0DCN%15%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无生前肿瘤诊治的任何其他医学资料,补报发病卡时其发病日期=死亡日期。0DCO%15%。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认的比例(HV):66%。同期死亡发病比(M/I):0.6-0.8 部位不明所占的比例(UNK,%):ICD-10为C26、C39、C48、C76-80或C97所占的
11、比例 5%,肿瘤数据库,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 1.发病、死亡均漏报严重:全市死亡数据库与生命统计肿瘤死亡在补漏前相差400多条记录,目前肿瘤死亡发病比为0.87,说明发病漏报仍然较多。2.零概率事件:男患女病,女患男病 3.较多病理类型和诊断级别不符逻辑 4.发病、死亡库信息不一致:5.项目不全和格式不统一:,肿瘤数据库,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分析,肿瘤数据库,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肿瘤数据库,漏报,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肿瘤数据库,日期格式不对,身份证号码不准确,缺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肿瘤数据库,一条
12、记录上三个部位,要尽可能填写原发部位,部位不明,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肿瘤数据库,与死因信息不一致,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肿瘤数据库,病理类型与诊断依据、级别不符逻辑,身份证号码格式不对,2013年数据库混有其他年度数据,举例,四、2013年数据库存在问题截图,肿瘤数据库,男患女病,女患男病,诊断依据/组织(形态)学间的逻辑性:,在诊断级别4时,以下形态学编码可以使用:8000(肿瘤NOS);82708281(垂体瘤);8170(肝细胞癌);95309539(脑(脊)膜瘤);8800(肉瘤NOS);8720 C69._(眼部黑色素瘤);9590(淋巴瘤);8
13、720 C44._(皮肤黑色素瘤);9350(颅咽管瘤);9500(成神经细胞瘤);9380(神经胶质瘤);9510(成视网膜细胞瘤);9100(绒毛膜癌NOS);8960(肾母细胞瘤NOS);9650(霍奇金病NOS);9732(多发性骨髓瘤);9140(卡波氏肉瘤);9800(白血病NOS);81508154(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9384(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9761(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举例,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监测目的监测依据登记报告信息管理质量控制,监测目的:,一、监测目的 脑卒中与心肌梗死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14、和复发性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我市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开展心肌梗死与脑卒中的监测,有助于动态了解该组疾病发病、死亡变化规律,探索危险因素,为研究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控制、临床预后以及制定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方案制定依据,二、监测依据卫生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法南通市卫生局通卫疾控201219号南通市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监测实施方案,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登记报告,三、报告病种:脑卒中 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其他非创伤性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脑栓
15、塞)、中风(未注明为出血或梗死)。心肌梗死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随后性心肌梗死【排除了由于外伤性、代谢性、中毒性、肿瘤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所致】报告方法和方式:建立心脑血管病事件的登记报告网络;采取卡片和月报表。有条件的医院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抽取相关信息。,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登记报告,四、报告工作流程:县级疾控机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本 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报告本医院就诊 的新发病例、接受辖区卫生服务 站或村卫生室上报的卡片)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负责本辖区漏报、补报、死亡补发病),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登记报告,1.新发病例报告: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各镇民营医院:首诊医师对于就诊的心脑血管病初诊病人,应详细填写报告卡,并在病人病历、门诊日志或病史首页上注明“XX病新发已报”。发现在其他医疗机构已经确诊但尚未报告,在本医疗机构就诊的心脑血管病病人,首诊医师也应填写报告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生发现辖区内心脑血管病例应立即保存并进行核对,发现未报的病例需进行调查,核实诊断后填写报告卡,并在每月例会时将报告卡送至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所)。,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登记报告,2.更正诊断报告:报告单位医师在发现病人原先诊断需要修改或更正时,应重新填写报告卡报告病人现在诊断情况,在原报告卡上注明“修改”
17、或“更正”字样另行保存,并在登记表上修改或更正原登记信息。,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登记报告,3.死亡病例报告:按照以下三种情况分别上报:患者此前曾有一次或多次发病且已作为新发病例上报者,仅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报告;患者以前曾有一次或多次发病但没作为新发病例上报者,则须获取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病例报告卡上所有必填项目的准确信息,在进行死亡病例报告的同时,作为死亡补发病病例报告,并在诊断依据中填写“死亡补发病”;患者第一次发病即抢救无效死亡、来院已死亡或院外死亡者,则在进行死亡病例报告的同时,也将其作为新发病例上报(非死亡补发病)。,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登记报告,4.重复报告处理:重复报告判断标准:经
18、核实同一患者有两次或两次以上报告卡或诊疗记录信息,疾病诊断完全一致(如心肌梗死和脑卒中28天以内的多次发作应只报一次),即可认为是重卡。确认为重卡的应先检查原有信息是否需补充或修改,然后在重卡上注明“重复”字样另行保存。,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登记报告,5.查重:各级医疗机构每季度对本单位的报告数据进行一次查重工作,对于按照判断标准确定为重复报卡者可直接进行修改或删除。市疾控机构每季度对辖区内报告数据进行一次查重工作,确定为重复报告者可直接进行修改或删除;如为可疑重复病例,应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核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查到可疑重卡,应通知患者所在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登记 报告 脑血管 事件 监测 工作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