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经济.ppt
《经济增长与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增长与经济.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概述第二节、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第三节、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第四节、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第五节、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概述,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3,经济增长的现象与事实4,经济增长的问题5,增长理论,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与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是一个涉及数量扩张并包括制度、组织和文化等非数量因素变
2、化的过程,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2,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经济增长的含义 S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1)经济增长结果:GDP、人均实际GDP增长。(2)必要条件:技术进步。(3)充分条件:制度与意识相应调整。,人均产量和人口的高增长率。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产量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三个增长率都相当高。生产率本身的迅速增长。数量特征 生产率提高正是技术进步的标志。经济结构的变
3、等速度是高的。(产业结构升级)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城市化)结构特征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运输和通讯)国际扩散特征 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3/4处于落后),经济增长的特征:库兹涅茨,经济增长的度量: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总产出增长率,人均产出增长率,3,经济增长的现象与事实,(1)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2)国家间增长率有显著差异,其结果是国家间的人均收入的差异。,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趋势,谷底,峰顶,衰退,复苏,(1)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国别 时期 期初 GDP 期末GDP 增长率(%)日 本 1890-1990 842 16144 3.00 巴 西 190
4、0-1987 436 3417 2.39加拿大 1870-1990 1330 17070 2.15 德 国 1870-1990 1223 14288 2.07 美 国 1870-1990 2244 18258 1.76 中 国 1900-1987 401 1748 1.71墨西哥 1900-1987 649 2667 1.64 英 国 1870-1990 2693 13589 1.36阿根廷 1900-1987 1284 3302 1.09印度尼西亚 1900-1987 499 1200 1.01 巴基斯坦 1900-1987 413 885 0.88 印 度 1900-1987 378 66
5、2 0.65孟加拉国 1900-1987 349 375 0.08,(2)国家间增长率有显著差异,4,经济增长的问题,1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2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3怎样理解像日本和中国香港这样的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5,增长理论,增长理论两种分析方法:增长核算: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数量化。即分别计算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对产量的贡献比率。如丹尼森等。经济增长模型;把增长中的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和储蓄与投资关系模型化。,第二节 增长核算,一、增长核算方程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一、增长核算方程,宏观生产函数:Y=AF(N,K).(1)A:技术
6、水平;要素投入:资本(K)、劳动(N),增长核算公式:,(2),a:经济增长中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a+b=1;a/b: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是可变的。上式:产出增长=劳动份额X劳动增长资本份额X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源泉有三种力量:劳动量,资本量,技术进步,上述公式衡量技术进步:由于无法观察,间接以余量衡量,也称为索洛余量,或索洛剩余。索洛剩余: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中没有被劳动和资本增长所解释的那部分,即技术进步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分解基础是C-D生产函数:,增长核算,即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式:,GA:技术进步增长率或全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引起的这两种生产要素生产率提高,称为全
7、部要素生产率。,例,根据经济增长的分解式计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The Analysis of Growth Factors,整个5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低于除英国外的西欧、苏联和日本等国。这引起了美国国内不安和讨论。50年代末,经济增长一度成为美国的政治问题。Solow(索洛)、Kendriek(肯德里克)、Denison(丹尼森)等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经济增长问题。1、索洛的分析结论(1957)1909-1949年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为2.9%,其中,0.32%要归功于资本积累;1.09%时由于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剩下的1.49%则源于技术进步,即索洛剩余。,2、丹尼森对
8、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从美国增长的资料出发,研究促进增长的因素和各种因素在增长中的重要性。1962年,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面临的选择1967年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九个西方国家的经验1974年1929-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1976年日本经济怎么增长的这么快,爱德华丹尼森经济增长的七类因素:,生产要素供给量增长:劳动要素:(1)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2)工人工时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3)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资本要素:(4)资本存量大小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5)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减少);(6)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7)知识的进展。
9、,丹尼森对美国1929-1982年经济增长率的分解,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爱德华丹尼森(1985)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劳动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知识进展解释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2/3的贡献,规模经济是要素生产率增加的另一重要因素。结论:(1)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2)知识进展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丹尼森认为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性是等同的,不能只重视技术知识的进步而忽视管理知识的进步。,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1、自然条件2、资本积累3、人力资本4、对外开放5、技术进步6、制度因素,中国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的增长率。改革开
10、放前(19531978)的平均增长率为6.1%,而改革开放后(19782003),中国经济则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4%。是什么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这种高增长率的潜力有多大?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应采取何种政策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刘树成利用19531995年数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此期间经历了九个周期。袁志刚、在此基础上,从1952年后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十个周期,其中五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的。改革前波动特点: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大起大落”型;改革后波动“高位一平缓”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难度似乎越来越大,特别是自19942000
11、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显著而持续的下降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李善同的研究表明,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60%,生产率的贡献30%,劳动力总量贡献占10%,而生产率提高主要来自于资源配置优化,企业微观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外资和外贸的溢出效应等贡献。世界银行在2020年中国中提到,1978年以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是由以下原因导致:一是高储蓄率,有高储蓄率才有活跃的投资和高的资本积累率;二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既是增长的原因也是增长的结果:三是改革:改革方式很适合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长达20余年的高速增长,但其
12、增长方式背后蕴涵着高昂的发展成本,经济增长的趋势,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历程来看,一国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发展减速或者调整。江小娟得出,在上世纪下半叶,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加速,其中韩国、香港和新加坡年均增长速度在7%以上。在40年增长过程中,增长较快的国家表现出前高后低的共性:在持续二、三十年高速增长后,多数在第三个10年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到第四个10年,则进入低于4%的增长,李扬认为,中国经济从1980年以来,经历了25年的持续高增长中,长期伴随着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这种现象是东亚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而不是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因为在其他经济里,投资和GDP之比
13、是不变或下降的,据此认为,东亚依赖资本投资的外延式增长将会停顿。研究表明,高投资一高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种增长模式是以高污染和高能耗为代价的。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一、传统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剑桥模型二、新古典增长模型,1,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Model),哈罗德-多马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典模型,它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哈罗德模型以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为理论基础,在
14、凯恩斯的短期分析中加入了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主要研究了产出增长率、储蓄率与资本产出比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模型的假设:(1)只生产一种产品;(2)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即S=sY;(3)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4)劳动力按一个固定不变的比例增长;(5)不存在技术进步;(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基本公式:G:经济增长率;S:储蓄率;U:资本产量比,即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根据假设,U 是不变常数。基本含义:在资本产出比不变时,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的高低。,多马增长模型基本公式:,多马增长模型基本公式:同样是凯恩斯模型
15、的动态化与哈罗德增长模型比较:,多马增长模型:G=s,和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哈罗德增长模型与凯恩斯模型,哈罗德模型是把凯恩斯的静态模型动态化。,a)实际增长率(G),由实际储蓄率(S)和实际资本产量比率(U)决定,即:B)有保证的增长率(GW),又称合意增长率,是长期中理想增长率,由合意储蓄率(SW)和合意资本产量比率(U W)决定,即:C)自然增长率(Gn),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最大增长率,由适宜储蓄率(Sn)和合意资本产量比(Un)决定,即:,由不同因素决定的不同的增长率,哈罗德增长模型缺陷,G:取决于储蓄率;Gw:取决资本家意愿和预期;Gn取决于人口和技术。G=Gw=Gn
16、 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增长。如果三种增长率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中的波动。哈罗德增长模型缺陷:(1)、“存在问题”: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是否存在,或是否存在均衡增长途径。G=Gw=Gn 才能实现稳定长期增长,这是一条狭窄的增长“刃锋”之路。,(2)、“稳定性问题”:经济活动一旦偏离均衡增长途径,能否自动的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G(实际)GW(合意),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就少于企业所需要的数量,增加投资,生产扩大,累积性扩张。GGn 将出现长期繁荣的趋势。GGn 未来进入长期停滞趋势。哈罗德得出结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不同,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哈罗德不稳定
17、原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意义,第一,它将凯恩斯的理论动态化、长期化,并重点阐明了投资的双重作用,从而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并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第二,它说明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均衡增长的条件,并将复杂的经济增长理论简单化、模型化,为人们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它强调了资本积累(表现为储蓄率或投资率)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它阐明了国家干预和实现调控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必要性,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2、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The Model of New Cambrige School,新剑桥模型的假设(1)社会分为
18、两大阶级:工资收入者和利润收入者。(2)二者的储蓄倾向是固定的,并且,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spsw或ssw。根据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得出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方程:,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Neoclassical Model,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只有G=Gw=Gn,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而这种增长的可能性很小。索洛称极为狭窄的增长途径是“刃锋”式的均衡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侥幸的巧合。二战以后西方各国经济虽有波动,但并没有出现哈罗德所说的大起大落。许多人认为这一结论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索洛、英国的斯旺、米德等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理解
19、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工具。,1,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索洛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考察了稳定状态均衡增长所需条件。(1)、假设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2)、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彼此之间可以平滑替代,即函数F具有连续的一阶和二阶导数;,1,索洛Solow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3)、经济处于完全竞争条件,劳动和资本都按照各自的边际生产力而分得相应的产量,各要素边际产量大于零且递减:4)、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函数满足一次齐次。5)、满足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s),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s),指某种生产函数满足:f(0)=0,一阶导数大于0,二
20、阶导数小于0.当生产要素投入趋于0时,一阶导数的极限无穷大,当生产要素的投入趋于无穷大时,一阶导数的极限等于0。经济含义:当资本存量足够小时,资本的边际产品很大,资本存量很大时,资本的边际产品则很小(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索洛模型中的基本经济关系,产出、投资、消费、储蓄率等因素关系经济增长过程是本期投入形成产出,将部分产出用于消费外,其余的再用于投资和生产,形成更大的产出人均产出的增长,同产出总量、人口总量、资本存量、资本增量密切相关。,资本存量,产出和收入,储蓄和投资,资本增量,索洛模型分析起点1)生产函数:Y=F(K,L),表明产出取决于资本与劳动,技术因素隐含在函数F中。由于生
21、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一次齐次式,则生产函数两端同除以L,由生产函数推导出人均产出是人均资本的函数。等式两端除于L,则y=F(K/L,1)人均生产量:y=Y/L,人均资本:k=K/L,人均生产量:y=f(k),2,索洛模型中的基本经济关系,索洛(Solow)人均生产函数曲线,随着人均拥有的资本量上升,即k值的增加,人均的产量 y也增加。资本报酬递减规律,人均产量增加速度递减。,人均生产函数曲线,(2)资本积累(投资)与产出关系,资本积累或投资与产出产出被分为两个部分:消费和投资。即人均产出=人均消费c+人均投资Iy=c+i(1)C=a+by知道:b=1-s,C=a+(1-s)y索洛将a省略,假
22、设消费 C=(1-s)y(2)将(2)式代入(1)中,则,y=c+i y=(1-s)y+i i=syi=sy,表示投资等于储蓄,这是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也表示投资是产出的函数,影响资本存量因素,影响资本存量因素两个:投资和折旧。1)、先讨论投资对资本存量影响i=sy,又知,y=f(k)那么,i=s f(k)两层意义:(1)在储蓄率不变时,人均资本k越大,则人均产出y越大,人均投资I越大。(2)投资也取决储蓄率。k和y不变,储蓄率越高,则人均投资水平i越大。由于投资与消费有替代关系,在产出 一定时,投资越多,则消费越少。,y,k,Sf(k),f(k),y,c,i,折旧是资本存量随使用和时间的变化而
23、受到的损耗和价值的减少。为分析简单,假设所有资本以一个固定的折旧比例,称为平均折旧率。每年折旧掉的资本为k。,k,k,k,k线中,是常数,则该曲线是直线。该线表示折旧额与人均资本存量成正比。,图:表示资本折旧与资本存量的关系,2)、折旧对资本存量的影响,资本存量=投资sf(k)现有资本折旧k。方程表示:k=i-k=sf(k)-kk:本年到下一年的资本存量的变化上式看到:1)在储蓄率s和折旧率一定时,k 取决于资本存量k和生产函数f(k)。2)资本存量k越大,投资和折旧越大.3)k,有可能大于0,也可能小于0,取决于当前资本存量水平上投资和折旧的相对大小。,k,Sf(k),y,k,o,A,k*,
24、k1,k2,投资、折旧,3)、投资和折旧对资本存量影响,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两部门经济中,I=S,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储蓄折旧;假定折旧率是固定的K(01)K=sf(k)-k;或K=sY-K,(1)两边同除以劳动数量N,则有 K/N=s Y/N-K/N Y/N=y(人均产出);K/N=(人均资本),得到:K/N=sy-k,因为资本增量有两个去处:K=Nk+Nk,(2)两边同除劳动数量N,K/N=kN/N+kN/N 设人口增长率n=N/N;kN/N=nk,得到:K/N=k+nk(3)则:sy-k=k+nk;(4)即:k=sf(k)-(n+)k(5)(5)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
25、程,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k=sy-(n+)k;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nk:储蓄额中用于装备新增工人所占有资本量;k:用于折旧储蓄额。(n+)k:人均储蓄被用于资本的广化;当人均储蓄大于(n+)k部分,则使人均资本量k的上升,即k上升,这称为人均资本的深化。意义: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减去资本的广化。sy=k+(n+)k:人均储蓄资本广化+资本深化意义:一个社会全部产品减去被消费部分之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在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方面:一给每个人增添更多的资本设备,即资本深化,二为新出生的每一个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即资本广化。,4、稳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 增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