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矫正方法.ppt
《系统的矫正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的矫正方法.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校正的方式及装置 各种校正的特点及步骤,难点:校正方法的确定 系统校正的几种方法和基本控制规律概念的理解,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对于控制系统,系统的性能是有一定要求的。当通过调整系统的增益仍然不能全面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时,就要在系统中增加一些元件和装置,以使系统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进行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不仅要了解不可变部分的结构和参数,还要了解系统提出的全部性能指标.,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1、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2、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第六章
2、 系统的校正方法,谐振峰值 超调量 调节时间 其中,,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a)P控制器(b)PD控制器,1、比例(P)控制规律,2、比例-微分(PD)控制规律,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PD控制规律中的微分控制规律能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产生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以增加系统的阻尼程度,从而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在串联校正时,可使系统增加一个 的开环零点,使系统的相角裕度提高,因此有助于系统动态性能的改善。单独用微分也很少,对噪声敏感。,3、积分(I)控制规律,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4、比例-积分(
3、PI)控制规律,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输出信号 同时与其输入信号及输入信号的积分成比例。为可调比例系数,为可调积分时间系数。开环极点,提高型别,减小稳态误差。右半平面的开环零点,提高系统的阻尼程度,缓和PI极点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只要积分时间常数 足够大,PI控制器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可大为减小。PI控制器主要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5、比例(PID)控制规律,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PID控制器,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具有积分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PI控制器。,增加一个极点,提高型别,稳态性能两个负实零点,动态性能比PI更具优越性I积分发生在低频段,
4、稳态性能(提高)D微分发生在高频段,动态性能(改善)。,频率响应法串联校正设计:在线性系统中,常用的校正装置设计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分析法:又称试探法。用此法比较直观,物理上易于实现,但要求设计者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经验,设计过程带有试探性。综合法又称期望特性法。这种设计方法从闭环系统性能与开环系统性能密切相关这一概念出发,根据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期望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形状,然后与系统的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相比较,从而确定校正方式、校正装置的形式和参数。,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频率响应设计法的优点是:1、频率特性图可以清楚表明系统改变性能指标的方向。2、频域设计通常通过Bode图进行
5、,由于Bode图的取 对数操作,当采用串联校正时,使得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即为原有系统Bode图和校正装置的Bode图直接相加,处理起来十分简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根据所确定的开环增益K,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根据截止频率 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关键是选择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即,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显然,成立的条件是 由上式可求出a然后由 求出。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
6、位裕度。由给定的相位裕度值,计算超前校正装置提供的相位超前量,即,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例:某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设计一个超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相位裕度,增益裕度 不小于10dB。,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特图,如图6-16中的蓝线所示。由该图可知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为*也可计算,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超前校正网络的相位超前角,由式(6-37)知,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也可计算,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校正后系统框图,第六章 系统的校正方法,计算超前校正网络的转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 矫正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