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压铸件设计.ppt
《第三章压铸件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压铸件设计.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了解压铸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掌握尺寸是否受分型面、模具活动部分影响;了解压铸件尺寸精度、表面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与成型的关系;了解壁厚、铸造斜度、压铸孔和槽、肋、压铸齿与螺纹及凸纹、凸台、文字、图案与成型的关系;掌握壁厚设计的原则;掌握铸造斜度的设计原则;掌握肋的作用;掌握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分析。,第三章 压铸件设计,2,第一节 压铸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第二节 压铸件基本结构单元的设计第三节 压铸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3,一、精度,第一节 压铸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二、表面粗糙度,三、加工余量,4,一、精度,尺寸精度,表面形状和位置精度,1.影响压铸件尺
2、寸精度的因素,2.精密压铸件的尺寸分类,3.长度尺寸,4.厚度尺寸,5.圆角半径尺寸,6.角度和锥度尺寸,7.孔中心距尺寸,5,1)压铸模结构及制造误差、安装配合引起的误差;2)压铸合金收缩率的误差;3)压铸件在模具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误差;4)压铸件的结构、表面清理和修饰及精整时引起的尺寸变动;5)压铸模工作过程中的热膨胀、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引起的误差;6)压铸工艺参数(合金温度、模温、浇注温度、压射速度、压射比压等)的变化引起的误差。,主要的影响因素,模具的加工精度,收缩率的偏差,小尺寸,大尺寸,1.影响压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6,2.精密压铸件的尺寸分类,严格尺寸,未注公差尺寸,要求在模
3、具结构上消除分型面及活动成型的影响,消除分型面、活动成型及收缩率选用误差等的影响,而且在模具维修、压铸工艺及尺寸检测等方面严格控制,受分型面及活动成型影响的尺寸不宜按高精度尺寸和严格尺寸进行要求。,高精度尺寸,一般尺寸,7,1)不加工的配合尺寸,孔取(),轴取();待加工的尺寸,孔取(),轴取();或孔与轴均取双向偏差,但其偏差值为CT6级精度公差值的1/2;2)非配合尺寸,根据压铸件结构的需要,确定公差带位置取单向或双向,必要时调整公称尺寸。,锌合金:CT46铝(镁)合金:CT57铜合金:CT68,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线性尺寸公差选用原则,3.长度尺寸,8,a受分型面影响的尺寸 b 受
4、活动型芯影响的尺寸 c 不受影响的尺寸,3)受分型面或活动部分影响的尺寸,在基本尺寸公差上再加附加公差。,9,自由角度和自由锥度尺寸公差按表选取。锥度公差按锥体母线长度决定,角度公差按角度短边长度决定。,6.角度和锥度尺寸,锥度角度公差示意图,10,填充良好时,压铸件表面粗糙度一般比模具成形表面的粗糙度低两级。随模具使用次数的增加,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值会逐渐变大。,锌合金:Ra 1.63.2,铝合金:Ra 3.26.3,铜合金:表面最差,受模具龟裂的影响很大,二、表面粗糙度,11,以表面粗糙度为依据的压铸件表面质量分级,12,需要对压铸件表面或部位进行机械加工的情况1)去除脱模斜度,以满足该表面
5、和该部位的装配要求;2)达到更高精度的尺寸;3)铸件未压铸出的一些形状;4)去除浇注系统或因工艺需要而增加的多余部分;5)模具的成型零件因磨损或掉块,造成铸件的表面或形状不符合要求。,三、加工余量,13,当压铸件由于尺寸精度或形位公差达不到产品图要求时,应优先考虑精整加工,以便保留其强度较高的致密层。必须采用机械加工时应考虑选用较小的加工余量并尽量以不受分型面及活动成型影响的表面为毛坯基准面。过大的加工余量往往导致暴露不够致密的内部组织。加工余量取铸件最大外廓尺寸与基本尺寸两余量的平均值;当加工余量受脱模斜度的影响时,一般内表面尺寸以大端为基准,外表面尺寸以小端为基准。机械加工余量的选用值,见
6、教材P17表3-10。,14,第二节 压铸件基本结构单元的设计,一、壁厚、壁的连接形式及连接处的圆角,二、铸造斜度,三、压铸孔和槽,四、肋,五、螺纹和齿轮,六、凸纹、凸台、文字与图案,15,壁厚设计原则:,一、壁厚、壁的连接形式及连接处的圆角,压铸件壁厚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因此在压铸中,单纯增加壁厚来提高强度的概念是错误的。,薄壁、均匀壁厚 大面积的薄壁成型比较困难;壁厚过大或严重不均匀则易产生缩松及裂纹。,16,一般情况下,壁厚不宜超过4.5mm,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比不要大于3;中小型压铸件适宜的壁厚为:压铸件总体尺寸愈大,壁厚也应愈厚;而壁厚一定时,面积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大型铝合金压铸件
7、,壁厚也不宜超过6mm;推荐采用的正常壁厚及最小壁厚据表可查如下:,Zn合金:13mm,最小为1.0mm,Al、Mg合金:1.54mm,最薄为0.8mm,Cu合金:24mm,最薄为0.8mm,17,压铸件最小和正常壁厚,18,压铸件的壁与壁的连接形式和圆角设计,主要应考虑:a有利于金属流动和压铸件成型;b避免压铸件产生应力集中和裂纹;c延长压铸模寿命。壁的连接采用圆角和隅部加强渐变过渡连接。过渡连接形式有:,垂直连接水平连接丁字形连接交叉连接,19,图 两壁垂直连接,等壁厚:Rf=s,Ra=Rf+s 或 Rf=(11.25)s,Ra=0不等壁厚:Rf=0.6(s1+s2),Ra=0(Rf+s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压铸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