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配送问题研究.ppt
《商业配送问题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配送问题研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配送问题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 陈涛 张慧超,配送的概念,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配送下的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概念所反映的信息,1.配送是接近客户资源配置的全过程。2.配送的实质是送货。3.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4.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5.配送以客户的要求为出发点。,配送的作用和意义,1.完善和优化了物流系统。2.提高末端物流的效益。3.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4.简化事物,方便客户。5.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2、。,配送与物流的关系,配送是物流系统中由运输派生出的功能,是短距离的运输。它具有如下特点:1.配送的距离较短,位于物流系统的最末端,处于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和末端运输的位置,即到最终消费者的物流。2.在配送过程中,也包含着其他的物流功能(如装卸、储存、包装等),是多种功能的组合。3.配送是物流系统的一个缩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范围的物流系统。4.配送是物流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既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配送业务流程,配送的过程可以描述为:根据客户的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节点进行商品配备,并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客户。因此,配送一般
3、包含了进货、储存、补货、分拣、配装与出货、送货、检查与配送加工等要素。,进货,在配送的基本作业流程中,进货作业可以划分为订货、接货、验收入库三个环节。一.订货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确定货物的品种、数量;与供应商沟通确定货物发出日期;尽可能准确地预测送货车的到达日程;配合停泊信息协调进出货车的交通问题;为了方便卸货及搬运,计划好货车的停车位置;预先计划临时存放位置。,进货,二.货物验收所谓货物验收,是指对产品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按照验收标准,对质量进行物理、化学和外形等方面的检查。在进行数量验收时,首先要核对货物号码,然后按订购合同规定对货物进行包装、长短、大小和重量的检查。验
4、收合格的货物即办理有关登帐、录入信息及货物入库手续、组织货物入库。,进货,三.接货当供应厂商根据订单组织供货后,配送中心必须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接收货物,有时还需要到站(港)、码头接送货物。接货的主要工作有卸货、搬运、拆装、货物编码与分类等。,储存,一.常用的储存作业方法1.定位储放2.随机储放3.分类储放,储存,二.储位管理原则:1.标识明确 2.储区定位有效 3.发生移动要及时记录,补货,补货是在拣货区的存货低于设定标准的情况下,将货物从仓库保管区域搬运到拣货区的工作。其目的是将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数量和最有效的方式送到指定的拣货区。,配装,配装是指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
5、重量和容积,采用先进的装载方法,合理安排货物装载的作业。,送货,送货作业是利用配送车辆把客户订购的物品从制造厂、生产基地、批发商、经销商或配送中心,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配送送货通常是一种短距离、小批量、高频率的运输形式。它以服务者为目标,以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送货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1.划分基本送货区域。2.车辆配载。3.暂定送货先后顺序。4.车辆安排。5.选择送货线路。6.确定每辆车的送货顺序。7.完成车辆配载。,配送加工,配送加工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对产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刷标志、栓签、组装等简单作业。,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分析,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的大量的货物
6、,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是加快商品流通,创造规模效益为核心的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综合流通组织发展配送中心有利于促进连锁商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有利于盘活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搞活国有商业批发、储运企业;有利于提高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与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理顺经济关系,规范流通秩序;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系和新型工商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所以,从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与配送中心对连锁规模经济的作用来看,建立配送中心是很有必要的。,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随着连锁集团分店的不断增多,经营品种、数量的不断增
7、加,市场范围的日益扩张,它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能够通过合理的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就连锁而言,其低成本主要来自于批量进货带来的低进价,集中配送和库存管理节约的库存成本及运输成本,以及商品流转速率的大幅提高所节约的成本。,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1采购与销售的规模优势。2仓储配送的规模优势。3采购大型高效专业设备的可行性。,配送中心对连锁经营规模经济的贡献,连锁商业建立和发展自己的配送中心,是经营活动的一种客观需要,只有配送中心高效运作,才能将统一采购、商品集中管理和连锁加盟店的有差别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联接,才能通过有效配送形成规模经营,使连锁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连锁规模经济效益的形成中,配送中心几乎参
8、与了每个环节,且起关键作用。,配送中心对连锁经营规模经济的贡献,1配送中心有力地支持了市场营销体系。2配送中心是连锁的信息中枢。3配送中心实现了物流的系统化和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4配送中心因拥有大型专业设备而体现专营供货的经济性。5配送中心对各分店实现零库存起到关键的作用。,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当1995年李岚清副总理在上海召开的部分省市连锁商业座谈会上发表 发展连锁经营推动商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讲话之后,我国的商业连锁经营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期,各家连锁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大多通过自建配送中心来满足经营的需要,一些大型连锁企业投资建造的配送中心基本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本网
9、络的商品配送任务,一些中小型的连锁企业在资金、设施、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遇到一些难题,其中,配送方面的问题较多,虽影响到企业的服务水平,但相对店铺扩张来说,并未成为主要矛盾。,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沿革与发展,配送中心是在各连锁企业“千呼万唤始出来”,自此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1995年原国内贸易部做宏观上的考虑,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门为充分发挥传统商业储运企业的优势,立足其已有仓储运输资源,进行相应的更新改造和配套完善,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开展社会化、专业化商品配送业务,解决连锁经营中的配送问题。,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沿革与发展,随后,原国内贸易部确立了国有商业
10、储运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建设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并通过了一批全国物流配送中心试点单位。但仓库设施与布局也不符合配送的要求、作业成本高、往往无法及时满足超市的营销与销售需要。连锁企业对储运企业在观念、体制、服务、管理、经验、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等软硬件上无法适应连锁经营的商品配送要求。,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心的沿革与发展,2技术及体制更新的专业化阶段店铺前台POS系统、条形码和自动识别等先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销售效率。但随着国内一些连锁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扩张速度的加快,以及对配送作业和拆零需求的越发强烈,使得配送中心作业能力不足,效率低下,配货作业熟练工人欠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差错损失率上升、配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 配送 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