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古城导游词.doc
《山西大同古城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大同古城导游词.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大同古城导游词 山西大同古城导游词1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大同的九龙壁。游览时间2小时左右,游览过程中请不要拍照,更不要触摸壁身。现在呢,请大家再次核对一下旅游车牌照和小张的手机号,有什么事情请及时与我联系。九龙壁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合称为“中国三大九龙壁”。可惜王府于崇祯末年毁于兵火。九龙壁因隔和阳街而立才得以保存。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九龙壁座南朝北,东西长45.5米,壁高8米,厚2.02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座龙壁,
2、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两侧是日月图案。龙的间隙由山石、花草图案填充,相映成趣。壁底是须弥座,高2.09米,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九龙壁最美的时候是朝阳升起之时,那时的九龙壁沐浴在耀眼的光辉里,巨龙仿佛在流云中穿行,犹如真龙再现,引人入胜。不同于北京北海与故宫九龙壁,大同九龙壁的龙爪是四爪龙,这就区别了代王与皇帝的地位差别,不过这也足见代王在当朝的地位。领略了九龙壁的磅礴气势,大家一定很好奇九龙壁的来历吧,呵呵,
3、不急不急,接下来就由我来为大家说道说道是这样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朱桂从小不读诗文,秉性顽劣,脾气古怪,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吃猪尾巴拿牛头也换不来。朱元璋在分封藩王时就封他为豫王,后改封代王,镇守大同。代王到了大同,横行街里,经常无故杀人,大同百姓背地叫他“愣怔代王”。而代王的正妃徐氏呢,是个又丑又妒的泼妇,一次竟把代王的两个漂亮待女满脸涂上锅底黑,以泄妒火。就这样,两口子把大同城搅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朱元璋立燕王继承王位后,代王就大闹金殿嚷着也要当皇帝。朱元璋没法子,只好在大同城内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让代王过过皇帝瘾。至今大同古城内还有“皇城街”、“正殿街”、“东华门”等街道名称,都是
4、旧皇宫的遗址。一天,这位愣王爷忽然想去燕地看四哥朱棣。燕王对他又烦又怕,但又无可奈何,只好捺着性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款待着。一天代王酒足饭饱在王府外闲逛,看见王府门前新修了一座琉璃九龙壁,就吵嚷着要在大同的皇宫前也造一座,并撒泼把图样带回了大同。王妃知道后,要求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龙壁长二尺、高二尺、厚二寸,代王无奈,只好应允,所以大同的九龙壁规模最大,故宫里的那座也比不了它。半年以后,九龙壁建成。代王朱桂、老将军徐达及其女儿王妃徐氏登上城楼凭栏观赏,阳光下壁顶的琉璃瓦光彩耀眼,壁面上的九条琉璃彩龙栩栩如生。代王高兴得大声叫好。一会儿,浓云密布,下起雨来。代王便命人掌灯,宫灯齐亮时,透过雨帘,
5、彩壁上九龙浴水,扑朔迷离,别有一番情趣,于是有了雨中戏龙一说。代王又叫了一声好,忽然空中接连三声惊雷。朱桂一惊,恍惚看见从天上飞来一黑一黄两条龙,在壁前吐水如泉。原来,龙壁上的龙以假乱真,引来天上的巨龙送来了甘霖。雨后彩虹当空,晚霞通红,沐浴过的九龙壁更加璀璨夺目,代王忙命人前去打探龙壁有无伤痕。回来的人禀报,龙壁后面的金泊仓三步之内被雷炸出了一甜一苦两眼井,就是现在的金泊仓两步两眼井,也是九龙壁一景。龙壁前还被雷轰了一个坑,里面积满了碧水,代王就让人在壁前砌了一个水池。水池引入两井的水,甜水食用,苦水治病。九条龙倒映在水中,风吹水动,像游龙戏水,成为九龙壁的又一景。好啦,讲解就到这里了,下面
6、呢就由大家自己欣赏啦!2小时后在这里集合,祝您旅途愉快!山西大同古城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们来到有着?盐茶古道,长寿古镇?之称的大同镇检查指导工作(旅游观光),(自我介绍)。现在各位所站的地方就是古镇的入口处,大家前面所看到的就是大同古镇了。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公元345年),在今赤水设臵安乐县,大同这里就有居民集聚,古时叫蛮峒子场,南宋时叫大洞场。清末时,大洞场赴日留学生陈玉生、陈玉昆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孙中山、黄兴等人思想影响,学成回国后,服务乡祉,便将大洞场改为大同场,意在响应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世界为公,天下大同?的思想。于是才有了今天大同镇的镇名。古镇入口到陈
7、贡珊碑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条河是赤水河的一级支流大同河,大同河古为蛮峒河,又名鳌溪、劳溪、厚溪、竹溪。鳌,是龙的孩子,?一龙生九子,九子都姓鳌?。大同河作为龙的孩子,源自四川省叙永县,在切角垭处汇入赤水河,赤水河在四川合江汇入母亲河长江。大同河干流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1040平方公里,全河落差89米。经赤水境为25公里,流域面积185平方公里,落差45米。在上个世纪陆路交通还不便捷时,这条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交通运输通道。大同古镇是典型的山水古镇,也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是所辖区域地理位臵和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冲,军事据点。它和其它古镇一样,串架接庐,对面铺店。它与众不同的是有着依山就势的街道,立
8、柱木板壁街面,临溪鸽笼式吊脚楼,淳朴敦厚的民风。庆幸的是,_大串连时公路还不通大1同,红浪尚未波及到被乡民深藏着的四旧,才有今天的古庙、古碑、古牌坊,才有吊脚楼的木雕、瓜望、檐撑、阁楼,才有今天的古朴民风、乡土民俗。正因为大同乡民的人心存古,这些不能再生的文物、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才得以保护,才有今天大家看到的完美的大同古镇。陈贡珊碑大家看到这里立有几块碑,当地人喊这里叫碑湾。碑湾有四块大石碑,三块德政碑一块义渡碑。它纪录了三个清代官员和一个开明绅士为大同古镇乡民所做的贡献,每块碑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第一块碑是?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碑高3.5米,宽1.6米,厚0.4米。据专家考
9、证,该碑为全省现有最高的单体石碑,为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中间大字为柳体楷书?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两旁小字,是前清甲午科举人王家槐为纪念碑撰的叙文。每侧7行,共14行。每行48字,计624字。陈贡珊,仁怀厅大洞场人。他在地方政绩卓著,清朝皇帝诰封他为?朝议大夫?(文阶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全国政协常委员。)后代陈玉生、陈玉昆和侄儿陈念贻,均为清末日本留学生。三人在日本时与孙中山先生、黄兴先生有过交往。三人回到家乡造福乡址。碑文记叙了陈贡珊在大同古镇组织团练、保境安民、重视教育、开文明风尚、教化乡民等业绩。陈公的所作所为,虽受时代局限。但许多东西,现在为官者可以借鉴,民众可以学习。(导游
10、要熟读清封朝议大夫陈贡珊先生纪念碑白话文,便于游客提出些问题好答复。)2第二块碑是?(永)葆遗爱。道光乙已年春三月吉旦,平樾峰大老爷德政碑,河西里士民约客公立。?这块碑是河西里的士大夫、庶民、商客为道光二十三年(1844年)五月任仁怀厅直立同知平樾峰平大人树的德政碑。平樾峰号平翰,浙江山阴县人,监生出生。平大人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卸任。这碑是道光乙已即二十五年(1845年)三月立的,平大人已卸任半年。第三块是?同治庚午菊月,钦加知府衔奏署、贵州仁怀直隶军民府正堂敖大老爷德政,河西里士庶约客公立。?是河西里(河西里辖丙滩一甲,大洞二甲,大坝山三甲,宝源四甲。)的士大夫和庶民、邀约外来经商设号的各位,
11、一起为同治八年(1870年)十二月上任仁怀直隶同知敖京友敖大人树的德政碑,同治的庚午是同治九年(1871年)九月立的碑。敖京友字兰生,四川荣昌县人,副榜出生。同治十年(1872年)卸任。-第四块碑是?民国二十九年岁次庚辰全月下浣吉旦,廖公义渡。?是1940年腊月,下浣(每月30天,前10天为上浣,中10天为中浣,后10天为下浣。)立的。是为了纪念清代监生廖辅元的,他为关滩渡口捐舍钱和田地来开支渡工工资,乡民怀念他的义举,为他刻碑以昭后世。?天地之间有把称,这称砣就是老百姓?这歌词不假。古镇百姓和天下百姓一样,只要谁为他们做了一点好事,百姓会感恩戴德,树碑立传。百姓怀念清官,憎恨贪官污吏,体现古
12、镇乡民爱憎分明的美德。畏威怀德,是古镇百姓的肚量。古镇百姓就是这样淳朴善良。路边竹栏杆外用竹子,内部挖空,填筑水泥,美化景观,保护安全,从碑湾到下码头共400多米长。3码头黄葛树到三口之家处有古树的地方就有人家,这是大同古镇的特色。建房的人选择枝粗叶茂的树旁修房有三个理由(可以采用提问式):一是树子都这样茂盛,这里的土地一定肥沃,附近的土壤一定适合农作物生长;二是水源一定好;三是树大叶茂可遮阴,树下是休闲的好地方。三口之家处大家来看这三根黄桷树,都有两、三抱大,树头的粗根紧紧地抱着大同河岸的石头,树干、树枝斜倾伸向河面。有两棵树的主枝相互扣合在一起,像老夫妇枯皱的手臂挽在一起,是搀扶,是依靠,
13、是厮守,是永恒恋情,俩老恩恩爱爱,执着忠贞。更为奇怪的是,在两棵树间的石头上长了一棵一尺直径左右的小黄桷树。像它俩的独生子,在它俩的翼下茁壮成长。这?三口之家?,住居是那么简陋,家业是那么脊贫,没有土地,却不离不弃死死地抱着这块乡土。老来得子-看此处有棵枝叶茂盛的黄桷树,而在它的旁边则有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老人们爱这两棵树取了个?老来得子?的名字,我想这意味着发展,象征着与时俱进。青蛙石解放前,地方老大立碑,挑米夫每人舀出一碗米放在这里,方可经过。 大同河经过大同古镇而出赤水河,大同古镇乡民利用大同河运输,是通过码头来接触河道的。古镇河边建了三个古码头。沙湾有个沙湾码头,是渡口和挑水码头;田
14、弯头洞子码头叫上码头,是马鞍石滩口上面的小船码头;4这个月亮潭边的叫下码头,是停船舶、竹木筏和运储物资的码头,运往四川叙永、古蔺的盐,船装到这里再启上岸,人工从播叙古道运去的。同天同地各春秋-(下码头旁)大家看这三棵黄葛树树,每根相距不到20米,它们的根都在河边的石头上,相互串绕。就是说?根连根,枝牵绕?。都吮吸着古镇的甜水,沐浴着大同的阳光,享受着乡民的呵护。但这三棵的叶芽萌发期不同。当这棵树刚爆芽,另一棵则是叶绿茂盛,还有一棵的叶便枯黄凋谢,同一时间演绎着春、夏、秋、冬四季叶的变化。它是怕游人欣赏古树时感到单调,只觉春天美,而忘记了萧杀秋风;只恋夏日浓密树叶下的阴凉,而忘记严冬凋零的疏枝;
15、也不要只为冬枝而叹息,它在冰雪中孕育春芽,越过寒冬,换上青翠欲滴新衫。这又和大同人三代人各执其事竟有如此的相同。大家给了这三棵树一个雅号?同天同地各春秋?。石碾盘原是油坊,做桐油和茶油,桐油做为桐油灯的灯油之用,是采取山上桐梓树的果子榨取而来。茶油做为饮食之用,是采集山上茶树的果子榨取而来。将采来的果子烘干,放在石碾盘上将其碾碎后蒸熟,最后榨成油。后又是米坊、铁铺、染坊、糟坊(酒坊)。 下码头-从大同下街入场口下坡到大同河边,是一条宽阔的石级大道,是行人通道。靠壁半边是斜坡,便于板车通行。码头到街口长33米,宽4.5米。临水几级石梯是半圆形平台,半径为11.5米。大家看平台左侧这一堆天然巨石,
16、巨石上凿有石鼻眼、石桩,是拴船筏之用。从石鼻眼的光滑程度,石桩山西大同古城导游词3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大同云冈石窟。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云冈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方石雕艺术宝库,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与甘肃敦煌石窟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史书记载,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前的北魏王朝,共有洞窟45个,现存佛教造像51000余尊,佛龛1200多个。依据武周山势自然起伏,云冈石窟又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今天我们着重参观第5、6窟和被誉为云冈石窟的外交官和代表作的第20窟。下面我们从第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大同 古城 导游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