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3有机溶剂.ppt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3有机溶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3有机溶剂.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有机溶剂,(一)苯,女工的手就这样与胶水直接接触。,弥漫着刺鼻胶水味的生产车间。,干活累得喘不过气,气味虽刺鼻,工人却无暇顾及。,一间茅屋就是作坊兼卧室。,已被关闭的箱包作坊。,3岁的丽丽只能在照片上见到妈妈了。,2002卫生部、全国总工会日前发出关于对制鞋、箱包等行业违法使用苯及其化合物进行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指出,最近以来,各地相继发生了多起苯及其化合物职业中毒事故,如河北省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发生苯中毒致6人死亡、浙江温岭市制鞋企业苯中毒致4人死亡、广东东莞发生8人苯中毒、北京天晔包装制品公司20人苯中毒致1人死亡1人病危事件等。上述事故共同的特点是:生产企业多为家庭作坊或
2、小型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作业环境条件差,缺乏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劳动者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涉及人员多,危害后果严重,给劳动者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紧急组织针对制鞋业、皮革加工业、箱包及玩具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职业中毒事故多发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特别是家庭作坊等小型加工企业,要作为此次整治的重点。,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含苯及其化合物的粘胶剂使用情况,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情况、从事接触苯作业的工人是否配备必要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等。对在调查和检查
3、中发现存在职业危害问题的用人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责令其限期改进并监督改进情况。对于职业危害特别严重的,要依法提请所在地政府坚决予以关闭。对于生产、加工和经营含苯及其化合物的粘胶剂的企业、销售店也要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没有明确名称和使用说明的产品,要依法予以查封。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职业危害受害者,要积极组织进行职业病诊断和治疗,并妥善处理。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此次工作为契机,认真学习即将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以中毒事件为反面典型,举一反三,全面总结,标本兼治,依法行政,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督促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预防和控制
4、职业危害的发生。各类用人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积极改善作业条件,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此次监督检查工作。,苯 属芳香烃类化合物,有特殊芳香气味。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沸点801oC。极易挥发,蒸气比重为28。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硫化碳等溶剂。苯在工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主要有下列接触机会。,理化特性,油漆,制鞋,石油裂解,化工原料,毒理 1。吸收和代谢 苯在生产环境空气中以蒸气状态存在,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仅能吸入少量,经消化道虽然能完全吸收但实际意义不大。苯吸收后约50以原形重新由呼吸道排出。40左右在体内氧化,氧化所形成的酚及对苯二酚与硫酸根及葡萄糖醛酸结合(
5、约30)随尿排出;所形成的邻苯二酚再氧化形成粘康酸,然后分解为C02和水排出体外;一部分邻苯二酚氧化为1,2,4苯二酚,再与硫酸根及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故测定苯的代谢产物尿酚含量,可作为苯接触指标,以反映苯的接触水平。小部分苯直接与谷胱甘肽结合形成2苯硫醇尿酸随尿排出。10左右的苯蓄积于体内含脂肪较多的组织内,逐渐转化为上述代谢产物排出体体外。长期反复吸入,则随着蓄积量的增加,排出时间也延长。,2毒性:急性苯接触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慢性接触则可致造血系统抑制且白血病发生率增高,亦可能出现多发性骨髓瘤。人类接触过高浓度时可见抽搐、麻痹,甚至死亡。接触高浓度时,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继续吸
6、入导致欣快感、恶心、蹒跚步态及昏迷。吸入浓度较低时,可致眩晕、昏睡、头痛和恶心。苯最明显毒作用是对骨髓的渐进性和不可逆性损害。低浓度长期接触可见初期对骨髓有刺激效应,而后产生再生障碍及脂肪变性。,3.毒作用机理 未完全清楚,以往认为苯易蓄积于神经组织和造血系统,引起神经细胞氧化还原功能抑制及造血系统的功能障碍。目前研究认为苯的毒作用主要是苯在体内的代谢产物酚类,尤其是未技结合的游离酚类化合物所致。其作用机理有以下几种观点:(1)酚类为原浆毒,可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核分裂最活跃的幼稚细胞具有明显的毒作用,在细胞形态上可见到核浓缩、脑浆中出现毒。性颗粒和空泡。(2)酚类与骨髓细胞中巯
7、基起作用,导致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代谢障碍,破坏血细胞。(3)酚类化合物特别是对苯二酚或邻苯二酚可影响白细胞中DNA的合成,导致染色体畸变。(4),酚类与白细胞膜及脑浆蛋白中的硫结合,形成具有自身抗原性质的变性蛋白可使白细胞凝集和破坏。,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其机理主要涉及: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 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骨髓基质是造血的微环境,在调节正常造血功能上起关键作用。苯代谢物以骨质基质为靶部位,降低造血正调控因子白介素IL-1和IL-2的水平;活化骨髓成熟白细胞,产生高水平的造血负调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氢醌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损伤DNA,其机制有二,一是
8、苯的活性代谢物与DNA 共价结合;二是代谢产物引发氧化性应激,对DNA 造成氧化性损伤。通过上述两种机制诱发突变或染色体的损伤,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不良,最终导致急性髓性白血病。癌基因的激活。肿瘤的发生往往并非单一癌基因的激活,通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癌基因突变的协同作用。苯致急性髓性白血病可能与ras、c-fos、c-myc等癌基因的激活有关。,毒作用表现 1急性中毒 急性苯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轻症起初有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重症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昏迷、诣忘、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
9、,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急性期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白细胞数轻度增加,血苯、尿酚升高。,2慢性中毒、慢性苯中毒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如下:(1)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患者主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有的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如心动过速或过缓,皮肤划痕反应阳性,个别晚期病例有四肢末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2)造血系统: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最早和最常见的血象异常以持续性的白细胞记数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实际绝对数也减少),近来有报道淋巴细胞减少比粒细胞减少出现得早。白细胞数低于
10、4*109/L始有诊断意义。除数量变化外,粒细胞中出现中毒性颗粒或空泡,提示有退行性变化。与此同时或稍晚血小板也出现降低,皮下及粘膜有出血倾向,血小板数可减至10万/mm3以下,出血倾向除与血小板降低有关,也受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因子缺乏以及血管渗透性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故出血倾向的出现并不一定和血小板减少相平行。,苯中毒早期红细胞由于补偿作用及其寿命较长,故其数量未见明显减少。中毒晚期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所谓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苯中毒的骨髓象,轻症大多为正常象,典型的苯中毒的骨髓象为再生不良型,以被细胞系统减少为主发展成全血细胞减少。有的病例伴发灶性病态性增生的骨髓象,表现为粒细胞、红细胞和巨核
11、细胞三个系统或一、二个系统增生。慢性苯中毒性白血病其类型以粒细胞型为多,也可见到红白血病即红细胞和白细胞两个系统均明显增生,但比例较少。1979-1981年全国苯中毒普查,纯苯作业工人中苯中毒检出率为0.94,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24例,白血病9例。苯中毒检出率最高的为皮鞋和油漆工业。,近期我国对28460名接触苯作业工人进行回顾性定群研究,发现白血病死亡率高达1410万:而对照定群仅为210万。苯白血病的平均潜伏期为114年。凡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苯作业工人发展为白血病的危险性更大。美国报道51名患全血减少的苯作业工人中,有13名发展为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认为苯是人类致癌物。(3)局部作用
12、;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肪而干燥、脱屑以至皲裂,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诊断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根据短期大量或长期密切的职业接触史和以麻醉作用或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作
13、业环境调查和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疾病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血象改变,方可诊断急性或慢性苯中毒。国家诊断标准为GBZ 68-2002。,1.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4.5109/L(40004500/mm3);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80109/L(68万/mm3);c)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g/dL),女性低于110g/L(
14、11g/dL);d)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2.诊断与分级标准(1)急性苯中毒 1)急性轻度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2)急性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和循环衰竭。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2)慢性中毒 1)慢性轻度中毒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如白细胞计数持续或基本低于4109/L(4000/mm3)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2000/mm3)。常有头晕、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3 有机溶剂 职业 卫生 医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