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ppt
《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逻辑基本规律,一,逻辑基本规律含义二,同一律三,矛盾律四,排中律五,充足理由律,一节 逻辑规律的概述,一、什么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涉及全局的并且是各个局部必须首先遵守的规律就是这一门科学中的基本规律。普通逻辑所研究的逻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它们的作用范围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涉及局部;有的则涉及全局,并且是各个局部必须首先遵守的,这就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二、思维的确定性1.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都是思维确定性的表现,并服务于思维确定性的实现。充足理由律所要求的思维论证性是以思维确定性为前提条件的。思维确定性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的特性。,2.什么是思维确定性如果一个思想
2、是有意义的、有真假的,我们就说它是确定的;反之,如果没有意义,无所谓真假,我们就说它是不确定的。【思维训练题】(1)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2)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3)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请问:以上三个判断的所表达的意义是否确定?,三、逻辑规律的客观性1.逻辑规律虽是思维规律,但它跟事物规律一样,也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思维规律,思维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客观事物,但它不等同于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存在是否遵守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问题。所以,不能把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混同于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2.逻辑规律、规则不同于交通规则、体育比
3、赛规则。,3.逻辑规律的发现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思维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它成为人们思维活动的一种规范,遵守它是认识真理和准确地表达思想的必要条件。,一个姑娘说非百万不嫁,人家说她是高价姑娘,她说,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第二节 同一律一、同一律的内容1.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2.是什么就是什么,是怎样就是怎样,这就叫保持思想的同一性。3.用公式表示:A就是A;A=A。A表示任一思想。4,是思维内容暂时不变性和暂时稳定性在思维中的反应,二、同一律的要求1.在概念方面:同一律要求人们在运用概念时必须保持概念的同一性。不是饭桶,留下了手迹2.在命题方面:同一律要求
4、人们在运用命题进行推理或论证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命题的同一性苏东坡的肚子,1.在概念方面:同一律要求人们在运用概念时必须保持概念的同一性。违反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的错误。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由于认识不清,无意识地、不自觉地把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是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含义下使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小孩子,司马光夫人看灯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本来不同的概念混同起来,故意制造概念混乱。(与混淆概念不同的是,混淆概念是无意的,而偷换概念则是有意的)打扫卫生,汽水的故事,扬长避短,2.在命题方面:同一律要求人们在运
5、用命题进行推理或论证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命题的同一性。违反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错误。混淆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判断,当作相同的判断来使用。(有时是无意)从而使本来应该得到证明的论题得不到证明。活到老,学到老,雨果卖笔杆子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用一个完全不同的判断去替换原来的判断。也使本来应该得到证明的论题得不到证明。狗是你的父亲,你该拿小的,五个苹果的故事,3,偷换语境,如阶级斗争是绝对错误的,3.应注意的问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它的逻辑要求的关系 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指规律自身的客观内容,是人们在思维中的反映。规律的逻辑要
6、求是人们根据这些规律的内容为保证思维的正确性而提出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规律的内容体现了规律本身的客观性、必然性,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在人们进行思维的过程中,它总是起作用的。而规律的要求,人们可以遵守它,也可以违反它。这就涉及到违反思维规律的逻辑错误问题了。”,实例分析1:在“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香港中文大学)与“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上海复旦大学)的辩论中,正方香港中文大学一辩是这样开头的:“主席先生、评委先生、各位”,今天的辩题是: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我是正方,我将首先说明发展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基本上是一种吸引外国人来消费的行业,它的发展帮助国家吸取外
7、汇。”请分析上面这段文字有无逻辑错误?如果有,犯的是什么逻辑错误?反方一辩一针见血地指出:“听了对方辩友的发言,我倒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第一,旅游、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不是一回事?第二,旅游业是不是主要吸收外国旅游者的消费行业?,实例分析2:有则外国笑话:有个人在饭店吃饭,看到菜盘子里有一只苍蝇。便叫来侍者问道:“怎么菜盘子里有只苍蝇?”侍者回答说:“你花5块钱还想吃什么?”请问:侍者的回答是否诡辩?实例分析3,无理的报怨,大鱼与小鱼,伦理学困境,有一种观点认为,到21世纪,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据统计,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
8、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发展;到21世纪,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将达到4000万至1亿1千万人,其中,60%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观点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因为,同样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的平均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而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只有发展中国家的二分之一。,以上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反驳所使用的方法?A.对“论敌”的立论动机提出质疑。B.指出“论敌”把两个相近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C.对“论敌”的论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D.提出一个反例来否定“论敌”的一般性结论。E.指出“论敌”在论证中没有明确具体的时间范围。,三、同一律的作用1.同一律的作用同一律
9、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2.同一律的作用范围同一律要求思维具有确定性是就同一思维过程而言的。所谓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对象、同一时间、同一关系。这“三同一”也叫做“三节法”,是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来的。这是对同一律作用范围的一种限定。正是有了这一限定,也就把同一律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区别了开来。,思维训练题1:缅甸南部有个名叫缅尔古的群岛,这里的居民计算年龄的方法很特别。婴儿一生下来,就算60岁。以后每满一周岁,就减去1岁,活了60年,竟变成0岁。往后,先加10岁,再逐年减。于是,岛上出现了这样的怪事:一位3岁的老婆婆送她52岁的孙子上学去。请问:为什么会觉得“怪”呢?,思维训练2:用同一
10、律分析以下蟠桃献寿笑话,你知道为什么富翁家会合家欢喜?江南才子唐伯虎被邀到一个富翁家里为富翁之母生日绘画题诗。他挥豪而就一幅蟠桃献寿图后,紧接着信笔题诗,并边写边高声吟诵:“这个婆娘不是人,”这第一句吟完,满座宾客皆惊,富翁也做出愤怒已极的样子。“不是人”,这还了得,竟敢在老母亲寿辰时当众辱骂之!刚想发作,但唐伯虎又高声吟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下四座宾客转惊为喜,富翁也随之喜形于色。谁知第三句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这又使得大家惊得发呆,富翁又转喜为怒。当富翁正要下逐客令之际,唐伯虎又高声读完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奉至亲。”这下子,满座宾客赞叹不已,称唐伯虎真不愧是能画善诗的江南一
11、流才子。富翁也对诗话赞不绝口,于是合家欢喜。,思维训练题3:用同一律分析以下幽默妈妈:“这小伙很帅,人品好,收入也高,你偏不同意,你到底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女儿:“我要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妈妈:“他又不是外国人,怎么会没有共同语言?”,某公安人员需查清甲、乙、丙三人谁先进办公室,三人口供如下:甲:丙第二个进去,乙第三个进去。乙:甲第三个进去,丙第一个进去。丙:甲第一个进去,乙第三个进去。三人口供每人仅对一半,究竟谁第一个进办公室?分析(用同一律思路推理);,这个问题也可以不列表而用同一律推理。甲的话第一句对,第二句错,则丙第二,乙不是第三,又不是第二,自然乙第一,甲第二,这个结论与丙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逻辑 基本 规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