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核心课.ppt
《周易核心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易核心课.ppt(1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易原著导读,主讲人:燕连福2013年4月,一、周易的命名 二、易经的内容三、易传的思想四、太极、阴阳和八卦五、易有三易:简易变易和不易六、知易不占:象、数、理、占,一、周易的命名,一、周易的命名(一)“周”,1、指周代 易经有三个版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周三代,其中连山易最早,周易最晚。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2、指周普“连山者,像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二)“易”,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上日下月为易。“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
2、,刚柔相当。”2、易为一种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3、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4、化繁就简则为易。简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也就是说因为日月轮转,寒暑交替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世界景象。,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定理”,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定理”里,都可以用这个“定
3、理”来释解。即“大道至简是也”。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我个人比较赞成“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的说法。这是因为:1、易经是揭示、论述、反映自然(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此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3、无论哪种意见、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
4、不错的。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乐、礼、春秋等奉为经典,并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三)周易撰写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撰写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推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周易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7千多年前,中国整体处于新石器时代;世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王朝政权是5千多年前的埃及王朝;中国最早的古王朝,典籍记载的是4千多年前的夏王朝;有考古证据的是3千多年前的商王朝;周朝:公元前1046前256年,(四)周易的作者 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
5、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而易传则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五)理解周易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叫作“伏羲八卦”。伏羲的“八卦”告诉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叫作“阴阳”。第二把钥匙是文王64卦。他告诉我们宇宙只有64个密码。卦就是宇宙的个密码,它是用数字来代表的。第三把钥匙是孔子十翼,孔子删书经、诗经,删了一大部分,他会删。他
6、制定礼乐,他修了一部很难的书叫春秋,但是他看到周易,他很恭敬地赞美,他对这本书是用赞,他没有删。,(六)易经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 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不能过分扩大易经:“潜水艇”、“原子弹”,有人以六十四卦通解元素周期表和DNA。杨振宁曾批评“易经影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何祚庥先说“易经还影响了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要看到易经的作用:“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经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确实是巨大的,它无形中塑造了中国人的七观:中华民族与时偕行革故鼎新的革命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7、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对立统一”的世界观、“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利用安身”的价值观、以及阴阳爻就是0和1、使思维与数发生联系的科学观。,(七)学习易经三个意义 第一点 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 比如:自信。人应不应该有自信,这种话不能用有或者没有来回答,易经里面“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是包括自信在内,但是我们中国人只讲自,只讲什么?只讲自觉、只讲自反、自省、自律,我们从来没有讲过自信。现在年轻人太自我、太自信,一生都不会幸福的。第二点 理解神秘性道德性 现在我们科学发达了,我们可以把易经里面的神秘性(风水、算命、择日、起名、符咒、八字、命理、预测、铁板神数),整个把它用现代化来诠释。但是它
8、的道德性,你是没有办法取代的,所以易经的道德性在二十一世纪还会得到很大的发扬。第三点 求同存异 全球性它是必然的趋势,谁也挡不了。可是现在大家看到,凡是全球性的活动,都有人很激烈的抗争,这是为什么?易经,四个字就解决了:求同存异。我们会尊重每个地区的文化,但是我们会在这当中找出一个最大公约数,变成大同的基因,这个只有易经做得到。,二、易经的内容,二、周易的基本内容 今本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一)“经”,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和卦辞、爻辞卦形:包括六十四卦、八卦和爻。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叠而成的;八卦的构成基础,是阴()和()的符号,古人用这两种符号三叠为八种不同形状的三划线条组合体,其卦名、卦形
9、及象征物的对应关系是:,1、八卦:周礼称为“经卦”,八卦卦象图,2、六十四卦:八卦两两相重,出现64种不同形状的六划线条组合体,即六十四卦,周礼称为“别卦”。六十四卦各有其名及所喻示的象征意义。如两乾自重仍名乾卦,取天体运行不止之象,喻示开创万物的阳刚之气;坤下离上为晋卦,取火在地上,如日升起之象,喻示事物晋长的情状。其他诸卦无不如是,均以特定的象征形象,喻示各种事物、现象的发展情态。,3、爻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皆有六条线形,称为“爻”,阳爻()均以数字“九”代表,阴爻()皆以数字“六”代表。每卦诸爻自下而上,各有位次,称初、二、三、四、五、上。因此,各卦凡阳爻居此六位者,分别称初九、九二、九
10、三、九四、九五、上九。凡阴爻居此六位者,分别称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西安三爻村,九五至尊),4、卦爻辞 在六十四卦符号下撰系文辞,揭明各卦各爻的寓意,即为“卦爻辞”。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义。爻辞每爻一则,指示该爻寓旨。这样周易共有六十四卦384爻,故相应地系有64则卦辞,384则爻辞。(乾、坤两卦分别多出一则用九、用六文辞)。卦爻辞阐说哲理,多用“假象喻意”的譬喻方式,使隐含在“卦形”背后的义理较为具体、生动地显示出来。,5、编卦次序 六十四卦有一定的编排次序,(详见序卦传),前三十卦为上经,后三十四卦为下经。早期文献所称周易者,特指“经”部分。因此,当卦爻辞撰成之后,一部
11、兼具卦形和文辞两大要素的独特的古代哲学专著周易,终于以完整的面目,严密的体系出现于世,流传不衰。,六十四卦:,上经,下经:,6、读易要例(1)卦时 64卦表示64“时”,即塑造出64种特定背景,从不同角度喻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理。如“泰”卦象征通泰之时的事理,“讼”卦象征争讼之时的事理,“未济”卦象征事未成之时的事理,余可类推。每卦六爻的变化情状,均规限在特定的时中反映事物发展到某一阶段的规律。阅读64卦,不能不把握卦时这一概念。,(2)爻位 64卦每卦各有6爻,分处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或上或下,或贵或贱的地位、条件、身份等。六爻分处的六级等次,称为
12、“爻位”。六级爻位的基本特点:初位: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于潜藏勿用;二位: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于适当进取;三位: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于慎行防凶;四位: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于警惕审时;五位: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于处盛戒盈;上位: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于穷极必反。古代六位分别象征:初为士民、二为卿大夫、三为诸侯、四为三公近臣、五为天子,上为太上皇。,(3)三才把六爻位序两两并列,则体现三级层次,前人认为:初、二:象征“地”位。三、四:象征“人”位五、上:象征“天”位。合天、地、人而言,谓之三才。这是从另一种角度观察爻位,亦可表明六爻的高低等级区别。“系辞下传”: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说卦传”:兼
13、三才而两之,故易六书而成卦。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在中医中药里三才为“天冬”、“地黄”、“人参”,(4)当位与不当位六爻位次,有奇偶之分:初、三、五为奇,属阳位;二、四、上为偶,属阴位。六十四卦384爻,凡阴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均称“当位”、得位、得正;凡阴爻居阳位、阳爻居阴位,均称不当位、失正、失位。当位就象征着事物的发展遵循规律,具有合理性;不当位就象征着偏离或者背离了正道违反了规律。当位不是意味必然吉,不当位也不是意味着必然凶;因为当位可能转化为不当位,不当位也可能转化为当位。,(5)中六爻所居位次,第二爻为下卦中位,第五爻为上卦中位,两者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
14、偏,周易称“中”。凡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若阴爻居二位,阳爻居五位,则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在易爻中尤具美善的象征。中和正相比:中德优于正。因为正未必中,而中则无不正也。六爻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则吉者独多。与先秦儒家中庸思想,正相吻合。,豫:利建侯、行师。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16豫:利建侯、行师。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58兑卦:利贞。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
15、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6)乘、承、比、应上爻乘凌下爻谓之乘:下爻紧承上爻谓之承:诸爻相连并列者谓比:下三爻与上三爻两两交感对应:,(7)二体64卦中每卦均含两个八卦符号,凡居下者称:下卦、内卦、贞卦。凡居上者称上卦、外卦、悔卦。上下体可象征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下为小成阶段,上为大成阶段;又可象征事物所处地位的高低、或所居地域的内外、远近等。,三、易传的思想,“传”,指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亦称“十翼”易传包括文言传、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七种十篇。诸传的内容要点如下:1、文言传,共两章,分别阐发乾、坤两卦
16、的意义。可能因为两卦为周易哲学入门之根本,故专为衍释。,(1)乾卦文言:仁、礼、义、正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2)坤卦文言:柔、静、后、含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2、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两篇。每卦均有一则,共六十四则,分别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辞及一卦要旨。,(1)乾卦彖曰:六位时成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17、。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2)坤卦彖曰:行地无疆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3、象传亦随上下经分为两篇。包括大象传和小象传两类。前者每卦一则,共64则,分别阐述64卦卦形的取象原理及其象征意义;后者每爻一则,共384则。(乾坤两卦各多一则用九、用六文辞,故小象传也相应多了两则)分别解释诸爻象旨。,(1)乾卦象曰: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坤卦象曰: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18、物。,4、系辞传,因其篇幅较长,自分为上下。主于通说易理,兼论周易作者、创作方法、成书年代、占筮原则等问题。并穿插解说19则爻辞的意义。,(1)天地之道(系辞上第一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2)创作方法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
19、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修身之道:安身、易心、定交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4)生态伦理“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5、说卦传,先
20、说八卦起源、八卦方位等问题,然后集中说明八卦的取象特点,并广引众多象例,是今天探讨易象的产生及推展的重要资料。,六画而成: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6、序卦传,分析64卦的编排次序,并揭示诸卦前后相承的意义。,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
21、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7、杂卦传,另外把64卦分为三十二组两两相举,以精要的语言说明卦义。,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
22、,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遯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也。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
23、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乾,元亨利贞。(仁礼义正)3、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六,亢龙,有悔。,十一,1、卦形,2、卦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六
24、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文言曰: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十一,四、太极、阴阳和八卦,(一)太极变化1、易有太极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
25、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2、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太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是孔子说出来的,孔子以前没有人讲这就是太极,因为孔子他是主张什么事情都要正名,你先把名给我定好了,然后名正就言顺,名不正就言不顺。什么叫太极?太是两个字,一个叫做大,那一点就代表小,所以太极就告诉我们大极了而且又小极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的找不到外面,小到找不到里面,孔子非常了解伏羲,他说世界上有件东西大到没有外面,小到没有里面,那叫什么名字呢?所以他就说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周易 核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