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经济关系分析.ppt
《税收经济关系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经济关系分析.ppt(1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税收经济关系分析,2010年9月28日内蒙古收入规划核算培训2010年10月29日全国地税系统收入规划核算处级干部培训班2011年8月修改,税源管理部门从微观把握税源;计统部门从宏观上把握税源,把握住税源才能科学规划税收!我的理解税源总量、增值税税源、消费税税源、企业所得税税源、车购税税源,税收分析数据类型,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面板数据,税收分析之基本要素,明确税收分析的主题、分析内容税收分析指标税收分析方法、模型税收分析工具,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2000年税收收入,2010年税收收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2005年税收收入,核算与分析的关系,税收核算是基础通过税收分析可以
2、给核算提出新的要求,增加新的核算指标,可以检验税收核算数据的质量!税收核算促进税收分析的深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核算人员需要了解税收分析。,经济与税收总量关系(宏观、微观、正向、逆向、税负分析、税收弹性分析、周期)经济结构与税收结构关系分析(协调系数、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税种结构、税收级次结构与相应的税源结构)经济(税源)质量与税收产出(GDP占总产出、企业增加值率、营业盈余占GDP、企业利润率),影响税收经济关系的因素分析同业税负与行业税负(参见吴新联焦瑞进税务研究2003年11期,税收经济关系宏观分析,简单经济,GDP2000亿元,消费2000,固定(核定)税征收效果比较
3、,GDP2000亿元,政府400(生产税),居民1600,#宏观税负=4002000100%=20%,固定(核定)税征收效果比较,GDP2000亿元,政府400(直接税),居民1600=2000-400,#宏观税负=4002000100%=20%,提高定额,GDP4000亿元,政府600,居民3400,#宏观税负=6004000100%=15%#税收弹性=(600-400)/400(4000-2000)/2000=0.5,20%的比例税,GDP2000亿元,政府400(生产税),居民1600,#宏观税负=4002000100%=20%,20%,20%的比例税,GDP4000亿元,政府800(生
4、产税),居民3200,#宏观税负=8004000100%=20%税收弹性=(800-400)/400(3200-1600)/1600=1,20%,200亿元固定税和20%的比例税,GDP4000亿元,政府200+800(生产税),居民3000,#宏观税负=10004000100%=25%,20%,20%的间接税和10%的直接税,GDP4000亿元,政府800(生产税)+320(直接税),居民2880(3200-320010%),#宏观税负=11204000100%=28%#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2.5:1,20%,分析模型,分析模型,宏观税负口径,定量税下的税收乘数,例:假定居民消费倾向为0.6
5、,政府税收增加50亿,则,GDP减少为:75亿元,比例税下的税收乘数:,我国与工业化国家不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平均宏观税负对比图(计统司、2007),我国与工业化国家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平均宏观税负对比图(计统司、2007),我国与发展中国家不含社会保障缴款加权平均宏观税负对比图(计统司、2007),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含社会保障缴款加权平均宏观税负对比图(计统司、2007),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基于三点理由:第一,经济运行趋势有利于税负提高。经济运行对税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结构性影响,表现为主体税种税基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其中四大因素较为明显:一是工业化步伐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在巩固其主体地位的同时,加速增长,工业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工业税负在各次产业中一直是最高的,高税负产业比重提高将带来整体税负的提高。,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出现稳定提高的趋势。第三产业是仅次于工业处于税负第二高位的产业,其比重提高同样推动整体税负的提高。,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三是在国家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战略引导下,我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国家经济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商品和服
7、务的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随着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逐步提高,对外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改善,充分分享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成果,较高的开放度也是提高税负的重要因素。,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四是物价上涨,将推动GDP结构中生产税和营业盈余快速增长。未来,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形成的物价水平小幅度上涨也将是长期趋势,并成为推动税负提高的动力之一。综合看,经济因素特别是经济结构变动因素将是税负提高的重要动力。,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第二,政策变动朝着提高税负的方向运行。税收政策作为公共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实施公共行政的
8、需要。从对公共产品需求角度讲,在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是最显著的特征。,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这个特征附带的结果之一是居民生活的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居民和企业及各类组织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进一步加深了微观组织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复杂化程度。这些都对公共环境和公共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处于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阶段,这个阶段政府职能扩展,税负提高是应有的趋势。,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从效率角度看,政府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组合的效率,是全社会理性经济人的共同选择。同时,政府在职能和运作模式改
9、革过程中,更多地借鉴市场运作方式,其自身整体运行绩效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出现了政府职能不断拓展,全社会效率不断提高,相应地税负持续提高的世界性趋势。,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税负不断提高的趋势是OECD国家百年发展历程中税负变动的概貌,也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4年新税制后的十多年中得以印证。百年来,OCED国家税负由低到高趋势明显,即使从1965年来近半个世纪来的情况看,税负上升趋势亦非常明显。1965年OECD国家25.76%,1970年为28.30%,1980年为31.98%,1990年为34.85%,2000年为37.24%。2000年至今高位小幅波动,2003年降到35.81
10、%,2005年则提高到37.11%。,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1994年新税制后我国也出现了伴随经济高速增长税负持续提高的现象。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相联系,目前我国低税负是符合世界大势的,而今后随着人均GDP水平的迅速提高,实际税负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税负运行趋势是一致的。,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第三,征管水平提高推动税负上升。“十五”期间,税收征管战略科学化水平扎实提高,征管模式不断改进,征管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各项精细化管理的措施逐步到位,税源管理的基础工作逐步夯实,各税种管理卓有成效。征管改革的效果在“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释放。,我国宏观税负处于稳中趋升阶段,特别是贯通税收征管业
11、务与行政管理,覆盖各税种,覆盖各环节,覆盖国地税,覆盖内外部信息交换的金税工程三期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将全面提高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水平。同时,纳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是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提高征收率的有效措施之一。税务系统持续的人力资源培育和累积,也将是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重要保障。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将直接推动实际税负的提高。,边际税负、平均税负、税收弹性之间关系,宏观税负=税收收入/GDP税收弹性=(税收收入1-税收收入0)/税收收入0(GDP1-GDP0)/GDP0=税收收入/GDP税收收入0/GDP0E=B/T0=边际税负/上期宏观税负若B1,则,E上升;若B1,则,E下降。Et;Et,边
12、际税负、平均税负、税收弹性之间关系,税收弹性=税收增长经济增长=(税收2/税收1)(经济2/经济1)=(税收2/经济2)(税收1/经济1)=税负2/税负1,边际税负、平均税负、税收弹性之间关系,税收超经济增长的原因,参见财政部解析税收缘何超GDP增长,税收与经济关系理论分析,设:Y代表GDP;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M代表净出口;T代表政府税收;t代表宏观税负;Yd代表可支配收入。,则:Y=C+I+G+XM.C=C0+c1Yd.I=I0+i1Y.T=T0+T1Y.XM=X0-x1Y.,C=C0+c1Yd.T=T0+T1Y.由得:C=C0+c1Yd=C0+c1(Y-T)=C0+
13、c1(Y-(T0+tY)=C0-c1T0+c1(1-t)Y结论:tC,则:Y=C+I+G+XM.C=C0-c1T0+c1(1-t)YI=I0+i1Y.XM=X0-x1Y.设G=G0.将代入得:,则:Y=C+I+G+XM=C0-c1T0+c1(1-t)Y+I0+i1Y+G0+X0-x1Y=C0+I0+G0+X0-c1T0+c1(1-t)Y+i1Y-x1Y Y-c1(1-t)Y=C0+I0+G0+X0-c1T0+i1Y-x1Y 1-c1(1-t)Y=C0+I0+G0+X0-c1T0+i1Y-x1Y令A0=C0+I0+G0+X0,则:1-c1(1-t)Y=C0+I0+G0+X0-c1T0+i1Y-x
14、1Y令A0=C0+I0+G0+X0 1-c1(1-t)Y=A0-c1T0+i1Y-x1Y Y-c1 Y+c1 tY=A0-c1T0+i1Y-x1Y c1 tY=A0-c1T0+i1Y-x1Y-Y+c1 Y=A0-c1T0-(1-i1+x1)Y+c1Y,则:c1 tY=A0+c1T0-(1-i1+x1)Y+c1Yt=(A0/c1)Y-T0/Y-(1-i1+x1)/c1+1=1-T0/Y+(A0/c1)Y-(1-i1+x1)/c1,t=1-T0/Y+(A0/c1)Y-(1-i1+x1)/c1t=1-T0/Y+A0-(1-i1+x1)/YY/c1由此得出:若x1t,反之x1t 若G0A0t0 若(1
15、-i1+x1)/YA0,ct I1投资的变化取决与C1的变化对比。,均衡GDP由下式确定:1-c1(1-t)Y=C0+I0+G0+X0-c1T0+i1Y-x1Y1-c1(1-t)Y-i1Y+x1Y=A0-c1T0 1-c1(1-t)-i1+x1Y=A0-c1T0 Y=(A0-c1T0)/1-c1(1-t)-i1+x1结论:tY,产业税收协调系数,产业税收弹性系数用以反映税收与产业经济“同步增长”情况。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税收超经济增长,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税收增长滞后于经济。,产业税收协调系数,影响税收收入因素分析,税收收入指数=报告期宏观税负*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宏观税负*基期国内生产总
16、值 宏观税负变化影响的增速=报告期宏观税负*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宏观税负*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的增速=基期宏观税负*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宏观税负*基期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税收收入因素分析,影响税收收入因素分析,影响税收收入因素分析,建立税收档案,测算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因素的影响。从剩余因素中剔除,可粗略测算征管因素对增收的影响。参见总局关于做好2005年税收分析档案建设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5251号,价格、经济和剩余因素影响分析,价格、经济和剩余因素影响分析,价格、经济和剩余因素影响分析,价格、经济和剩余因素影响分析,价格、经济和剩余因素影响分析,P0G1S1=P1G
17、1S1/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P0G0S1=P0G1S1/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名义税收=价格实际税收,税收对价格的影响,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表现在政府课税之后会使课税商品出现两种价格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即为税收的数额。,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P*,q*,t,价格对税收的影响,P=C+V+M(价内税与价外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与价格关系参考文献:揭开税负与物价关系的面纱我国税收与价格动态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消费对GDP、税收、税负的影响,消费(购买)是产品实现的标志;消费的增长通过增加GDP,扩大税源,间接增加税收;消费的增长
18、,通过减少存货,改善GDP结构,增加税源,增加税收;消费的增长解开了债务链,增加了实汇资金。消费的增长使税负提高。消费的结构决定税收的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对GDP、税收、税负的影响,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消费对GDP、税收、税负的影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
19、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消费对GDP、税收、税负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第 二 产 业,第 三 产 业,食 品,住 房,医 疗,教 育,.,交 通,税收与消费者行为,X1,X2,I1,W,E,A,Y,B,税收与消费者行为,X1,X2,I1,W,D,A,Y,B,C,I2,投资与税收关系,投资对GDP、税收、税负影响,投资的增长通过增加GDP,扩大税源,间接增加税收;投资的增长,可能通过增加存货,相对减少税源,相对减
20、少税收;项目投资资金不足时产生逆向支付困难,债务链由之而生。投资的结构决定税收的结构。投资的增长使税负下降。投资产生的GDP与投资产生的税收对比,可从数量上分析投资增长对税负形成的作用。关于投资的增长使税负下降。投资引起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增加。,投资对GDP、税收、税负影响,新建投资增加,在建设期内GDP增加,但由于建设期内没有产品出厂,因此无税。在这种条件下税负的分子为零,分母加大,导致税负下降。扩建假定扩建是在原厂基础上扩大设施和设备。这时投资对税负的影响可分两部分分析:一是原厂照常经营,税负稳定。二扩建可看作是在原厂之外购置或建设某种设施和设备,与新建性质相同。在建设期内有G
21、DP无税,导致税负下降。投资品供应商得益于投资的增加,但税负没有道理提高,因此税负稳定。投资如果表现为库存增加,将,导致税负下降。综上,投资增加将导致宏观税负下降。,税收与私人投资,税收对纳税人的私人投资的效应通过对其投资收益和折旧因素的影响来实现。政府课税会压低私人投资收益,并使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对比发生变动,从而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产生方向相反的两种效应:如果其影响是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即发生了替代效应;,税收与私人投资,如果其影响是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资,即发生收入效应。,税收与私人投资,消费,投资,I1,p1
22、,v1,c1,B,A,p2,c2,D,V2,p3,V3,c3,净出口对GDP、税收、税负影响,对外贸易乘数,净出口对GDP、税收、税负影响,净出口增加,带动GDP以“贸易乘数”倍增加,伴随着GDP的增长,财税收入也会增加,而财税收入增加,又为政府运用出口退税手段促进进出口贸易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可见,出口退税、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净出口对GDP、税收、税负影响,出口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为:扩大企业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可以为经济增长积累必要的外汇资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分工。国际市场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净出口对GDP、税收、税负影响,净出口对GDP、税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税收 经济 关系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6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