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领域.ppt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的领域.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李明159-373-参考教材:佐斌:社会心理学,教育学院、11心理、20110203002,本课程的教学安排,时间:上课18周,27次课;复习1周;方式:讲授+视频+?内容:课本+补充考核:公管:平时作业(听课随想)(5份)心理/双学位:考试+平时作业(2份),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社会比较,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公平期待,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寡不敌众:韩国版克隆阿希从众实验,?,O A B C,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三节社会心理
2、学的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特点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社会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影响的。阿伦森(美国当代杰出社会心理学家),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
3、的规律的学科。时蓉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申荷永(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偏治疗领域),博导,新浪微博:荷永)社会心理学是人们以社会生活情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为对象的认识、理解和实践领域。佐斌(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新浪微博:佐老大),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特点,科学性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客观的结果人文性对象:关注人性,关注社会,参与生活社会文化性
4、理解角度:注重文化背景包容性态度:主题开放、内容综合、方法多元、领域交叉应用性目的:促进社会进步、个体发展,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诞生的标志,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位置,心理学,社会学,基础,应用,社会心理学,四、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的层面,“个人成长”的心理和行为Ch2-6,人与人之间的交往Ch7-9,三人及三人以上人群的群体行为Ch10-12,社会发展,群体关系Ch13-15,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研究方法,一、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霍妮
5、埃里克森,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结构论,超我,自我(防御和中介),本我不断发出冲动并要求得到满足,良心和自我理想,现实化了的本能,潜意识本能,使人知道自己具有认识现实并依据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欲望的能力,为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大力地去对本我进行控制和压抑,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人格动力本能论,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人格形成的内部因素: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以自卑和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人格形成的内部因素: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以自卑和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人格形成的外部因素:三种不良生活经历和环境:生理自卑、溺爱或姑息、忽视模仿
6、也是生活风格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积极、合作社会兴趣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较低的社会兴趣,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人格形成的内部因素:以追求优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以自卑和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人格形成的外部因素:三种不良生活经历和环境:模仿也是生活风格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形成4种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荣格:分析心理学,强调心灵或人格的整体论。1、人格结构:1)自我:意识(conscious)2)个人潜意识(unconscious)3)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扩大潜意识内涵,沟通个体和种族历史经验的文化联系。把里比多由性力扩展为生命力
7、,并称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个体潜意识:个人情结,被压抑而持续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矛盾症结。弗洛伊德: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阿德勒:优越情结、自卑情结等荣格:自主情结、权力情结、成就情结等情结的形成:“情结是由于创伤的影响或者某种不合时宜的倾向而分裂开来的心理碎片。,集体潜意识:各种原型,由种族先天继承而来的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之一1、阿尼玛2、阿尼姆斯3、阴影4、人格面具5、智慧老人”6、曼达拉:,超越时空的万字符,霍妮:社会文化取向,家庭环境和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而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儿童产生不安全的恐惧会产生基本焦虑,
8、如果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摆脱,就会发展成神经性焦虑三种破坏性人际交往风格和三种神经症类型接近人:强调无助,依赖他人,寻求被喜爱和接受反对人:以攻击或伤害他人补偿不安全和不适应感脱离人:渴望隐私和自足,回避情感、爱和友谊,在男人堆里努力反抗的女人,1 顺从型 2 敌对型 3 退缩型,霍妮:社会文化取向,在男人堆里努力反抗的女人,人格的性别差异从哪里来?弗洛伊德:解剖即命运,阴茎妒忌霍尼:人格更多由文化决定,子宫妒忌女性面对男性确实会感到自卑,但她们体验到的是文化上的自卑而非是生理上的各有优势后来人利用来促进女权主义,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
9、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研究方法,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个体、行为与环境的交互决定论行为由什么决定?行为主义:环境外因;B=f(E)精神分析:内因:B=f(P)人本主义:内因:E=f(B)勒温认知:B=f(P,E)班杜拉:B:f(P*E),?,?,?,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个体、行为与环境的交互决定论班杜拉:B:f(P*E)相互决定论,三种模式:1、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2、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3、行为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的两种形式:直接学习(参与性学习)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三种强化
10、方式: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研究方法,三、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又称为社会同一性理论泰菲尔等(Tajfel,et al,1982,1987)提出Turner改进为自我归类理论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基本观点:社会认同自我建构通过群体分类来实现从所属群体获得身份,以此建构自我基础实验:最简群体范式(Minimal-Group paradigm)也叫小群体范式,“最低
11、限度群体”范式群体划分本身就能引发敌意性的群际行为,Social psychologist Henri Tajfel,社会认同的定义,社会认同:个体认识 到自身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 作为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自我类别化:将自己纳入某一特定群体中,并将该群体特征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我们倾向于在特定的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目的是什么,社会认同的基本假设,社会认同的动机:为什么需要社会认同?个体有维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群体身份都与积极或消极的价值相联系内群体的评价,取决于和外群
12、体的比较。自尊假设:人通过积极区分,获得积极评价的社会认同,是为了满足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无法获得积极评价,可能导致离开群体,社会认同的基本现象,个体努力获取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积极的社会认同取决于内外群体的积极比较内群体偏向、外群体歧视去个性化、群体原型、产生群体凝聚力社会认同不满意时,个体可能会离开或改变群体,或者改变对群体的认识(1)个体流动(不满现状:人往高处走)(2)社会创造(认可差异:尺有所短,比上不足)(3)社会竞争(不认可差异:造反,乱世出英豪),影响社会认同的因素,社会结构群体边界的可渗透性:群体地位的合理性:群体地位的稳定性:信仰体系社会流动信仰体系社会变革信仰体系,第
13、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研究方法,四、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等人采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也就是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人的社会行为符合社会交换律,都是交换行为,都希望所得的报酬大于代价。用于社会交换的,可以是具体的物体,也可以是情感、服务等。,基本命题,成功命题:获得奖赏的频率和及时性 行为重复 的频率刺激命题:相同/相似刺激相同/相似行为后果价值命题:行为后果的价值大小行动的重复剥夺-满足命题:适当的剥夺能加
14、强满足感攻击-赞同命题:无预期奖赏却有未预期的惩罚 时,可能会导致攻击行为(挫 折-侵犯);有预期奖赏无预期的惩罚时,可引发赞同感。理性命题:价值和成功的可能性共同决定人的行 为选择,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研究方法,五、符号互动理论,来源于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由布卢默提出社会高于个人。人通过与他人互动来定义自己。1、社会互动以符号为中介:刺激符号反应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2、人类通过理解和定义来进行交往互动3、符号互动过程是能动的和可
15、变的4、符号互动创造、维持和变革社会,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研究方法,六、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巴斯、托比和克斯曼,进化论,进化心理学,生物进化,生理机制进化,心理机制进化,作业参考:搜索一下“世纪大辩论:达尔文vs.爱因斯坦”、“进化心理学”,说说你的看法、感想。不求长,但求真知灼见。下次课交。,补充:角色理论,角色(role):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角色期望:指周围的人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个人的态度、行
16、为提出种种合乎其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角色采择:按照别人的期望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角色冲突: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角色创造: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角色偏常: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分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研究方法,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特征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第三节社会心理学
17、的历史与发展一、思想积累阶段二、产生阶段三、迅速发展阶段四、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应对五、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思想积累阶段,产生阶段,迅速发展阶段,一、思想积累阶段?,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孔子:一、性习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自我形成)二、社会知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三、印象管理: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四、人际关系:仁:仁者爱人,亲亲为仁五、社会角色:五伦十义,孔子提出要“正名”朱熹: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二、产生阶段,(一)社会
18、心理学的初创时期,社会学路线,心理学路线,美国社会学家罗斯Ross社会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McDougall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三大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1924年Allport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是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开端,三、迅速发展阶段,时间:20世纪20年代以后历史背景:世界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专门组织: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协会(1936)http:/www.spssi.org/认知学派大放异彩,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勒温(Lewin)的场论B=f(P,E)=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领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