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实务初级.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一、接案二、预估三、计划四、介入五、评估六、结案,第一节 接案,二、接案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前的准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资料,做好接案会谈记录,是否紧急介入,权衡是否有能力,问题先后,符合机构要求,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前的准备,什么是接案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服务对象的类型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面谈,面谈的目的和面谈场所的安排面谈的主要任务面谈的技巧,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做接案会谈记录,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阶段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
2、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一)接案前的准备1、什么是接案?接案是助人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成功的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前提。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服务对象的类型(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三种类型)一是主动求助者二是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三是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一是自愿型服务对象二是非自愿型服务对象(3)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潜在服务对象(4)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3、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1)服务对象资料准备。研读:了解、了解;走访:了解、了
3、解(2)在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和类型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提纲的内容包括:介绍简要说明介绍征求询问,(二)面谈1、面谈的目的和面谈场所的安排目的时间安排地点安排环境布置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位置工作者注意事项2、面谈的主要任务接案面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和义务;激励服务对象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1)界定服务对象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内容包括:服务提供-问题初步界定-角色期望-暂定工作时间长度 协议的形式:书面-口头(6
4、)决定工作进程第一、终结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 必须注意第二、转介其他服务;正式与非正式第三、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3、面谈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 内容包括:治疗性沟通:(3)倾听(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询问:会谈与询问是社会工作者获取服务对象资料的最基本工具。直接询问会谈、问卷;间接(投射)询问角色扮演、填充或完成句子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其他专业服务观察:家访、深入社区生活利用已有资料:档案资料、工作报告、调查报告、政府提供的有关问题与政策资料问卷调查:客观资料与
5、主观资料(四)做接案会谈记录记叙性记录内容:面谈目的、面谈过程(时间、内容、社工行动、对象反馈、技巧)、面谈评估、面谈后的建议,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一)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遇到紧急情况:自杀、暴力、离家出走孩子、被虐待危险的孩子(二)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是否与自身价值观和专长符合:如处理离婚案、婚外恋(三)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秩序尊重服务对象意向、先易后难(四)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第二节 预估,一、预估的目的与任务,二、预估的基本步骤,预估,预估的目的,预估任务,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及需要,分析服务对象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一)什么是预估预估是依据既
6、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二)预估的目的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及其问题以及其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构建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三)预估的任务1、了解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4个)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二、预估的基本步骤与过程(一)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1、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2、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3、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情况4、探究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四个)5、描述服
7、务对象的发展阶段(个案、小组、家庭、社区)6、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的资源状况(二)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1、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2、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3、决定介入的策略(多层次介入:直接提供、辅导改变的间接介入)4、撰写预估摘要(服务对象自身系统、家庭系统、社区和社会系统)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服务对象如何看待自己问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动机;服务对象生理、情感、智力方面社会功能发挥;家庭系统的预估:七个方面社会系统的预估:五个方面,第三节 计划,一、服务对象的构成,二、制定服务对象的原则,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服务计划的构成,目的与目标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介入的方法和介
8、入行动,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一)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二)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三)详细和具体(四)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一)设定目的和目标(二)构建行动计划,一、服务计划的构成(一)目的与目标目的:总体上达到方向目标:具体工作指标(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关注问题:处理加以改善的对象社会功能的问题关注对象:要改变的人和系统(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政策倡导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一)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二)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三)详细和具体(四)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
9、符合,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一)设定目的和目标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正向目标:优势视角、获益性的、非损失性的;负向目标5、目标要可测量、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6、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二)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相互交流域;与引发这些交流产生的生理心理过程2、选择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突发性事件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资源整合:有那些资源、谁提供、如何动员、时间及使用经济援助:常规性、正式制度性、临时性安置服务:时间长短、安置场所,第四节
10、介入,一、介入的分类,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什么是介入介入的分类,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2.个别化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5.瞄准服务目标6.考虑经济效益,一、介入的分类(一)什么是介入社会工作介入可以界定为社会工作者为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行动。(二)介入的分类1、直接介入:重点在于改变群内人际交往与其环境系统的互动方式。针对服务对象采取行动以及直接服务提供和介入。2、间接介入:改变环境的工作,中观与宏观社会工作实务 由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的行动3、综合介入:介入焦点如增强个人生活适应能力;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
11、回应,包括环境改变和政策倡导和实施。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服务目标(六)考虑经济效益,第五节 评估,一、评估的目的,二、评估的方法,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什么是评估评估的目的评估的类型,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基线测量评估,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要切合实际需要,一、评估(一)什么是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
12、达到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二)评估的目的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三)评估的类型1、过程评估介入初期与中期过程评估重点:对象表现与工作者的工作和技巧结束期评估改变的原因。探索转变动力及其来源。2、结果评估目标结果与理想结果,(二)基线测量评估1、什么是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2、应用范围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
13、,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 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确定介入的目标;选择测量工具;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称为基线期。(2)进行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开始对服务对象进行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作为数据比较之用。称为介入期。(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标,将每个时期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基线进行对比。,(三)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2、差别影响评估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一)注
14、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二)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三)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四)要切合实际需要,第六节 结案,一、结案的主要任务,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方法,总结工作巩固已有改变解除专业工作关系撰写结案记录,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社工协助已经成功地达到预定目的;服务对象认为已经达到足够的改变而要求终止工作关系;服务对象或社工因某种原因而不能继续服务时。社工过程就结束了。结案表示服务对象不再需要社工的专业协助;或由于有其他需要而被转介到其他机构的结果。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总结工作(二)巩固
15、已有改变:保持取得进步、巩固和增强自我功能1、回顾工作过程:回顾行动和步骤,形成新认知、巩固新能力。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改变3、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三)解除专业工作关系不是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如需则提供转介。(四)撰写结案记录包括,何时求助、求助原因、提供服务、对象改变、结案缘由、评估和建议,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一)结案的类型1、目标实现的结案:短期介入结案与长期介入结案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对象需要超出自己和机构能力:转介与转移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二)服务
16、对象的正面反应:兴奋、希望和成就感(三)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分离焦虑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四)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回顾、提前、逐渐减少、估计、安排正式活动(五)结案与跟进服务1、跟进服务的意义:巩固、维持、评估、增强2、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电话跟进、个别会面、集体会面、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一、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二、儿童社会工作主要内容,三、儿童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概念表述与内涵演化;界定生理、心智;特点生理、心理、行为二、儿童的需要:生存、爱、学习、游戏、社会化、被保护三、儿童成长与面临的问题婴儿期、
17、幼儿期、学龄期四、儿童社会工作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五、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法律基础宪法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的特点及需要,特点,1、生理特点:成长性与基础性2、心理特点:发展性、依恋性与可塑性3、行为特点:探索性、模仿性,需要,1.生存的需要2.爱的需要3.学习的需要4.游戏的需要5.社会化的需要6.被保护的需要,问题,婴儿期0-1幼儿期1-5学龄期6-14,特征任务问题,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儿童生物学儿童心理学:心理分析理论、心理社会发展论、行为或学习理论儿童教育学: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儿童社会学:自我发展理论、认知理论二、儿童社会工作的范围宏观方面微观方面
18、:一般儿童社会工作;特殊儿童社会工作: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三、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社会法律与福利政策制度)四、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儿童生物学:遗传学说;评估要考虑到生物性因素(二)儿童心理学:1、心理分析理论。个体早期经历对个体成长影响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个人健全人格与环境相互作用;每一阶段同一性危机3、行为或学习理论学习起源于人与环境互动;模仿行为、习得应对压力方式;观察学习与制约学习(古典与操作);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恰当行为模式与反应模式(三
19、)儿童教育学:1、多元智能理论采取优势视角提供指导2、建构主义理论-图式(惯习)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图式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受同化、顺化和平衡;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培养和促进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四)儿童社会学:1、自我发展理论“镜中自我”模仿周围人行动,发展成为社会存在。游戏、玩耍;为游戏形式的儿童辅导提供理论依据2、认知理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从环境中所获得信息中产生的态度塑造而成。儿童经验所处的环境创造观念与行为去理解其环境运思是一种特别心智活动,根据特点目的转换信息,具有可逆性儿童发展四个阶段:感觉运动、运思前期、具
20、体运思期和形式运思期,宏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社会工作者在宏观层面的儿童社会工作政策和法律制定和完善宣传与实施;教育事业监督受教育权的实现卫生保健信息和资讯提供,符合社会期望整合资源,推动儿童观点表达和对社会事务的参与2、社会工作者参与宏观层面工作方式参与制定和实施法律、政策组织对儿童状况调研,向政府和社会提交报告参与公众焦点事件的分析,并向决策机构提供专业建议,微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为工作者直接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各项服务。1、一般儿童社会工作:对一般儿童提供教育、卫生保健、营养、托儿、康乐等方面的服务。2、特殊儿童社会工作:对残障儿童、问题儿童、特殊身世儿童(孤儿、弃儿、
21、受虐)儿童提供救助、教育、医疗及机构照料、家庭补助、寄养和收养等服务。支持性服务:通过提高儿童所处环境功能、强化照料者的能力,以促进儿童发展。如离婚、分居时的家庭冲突、亲子关系过分紧张或亲密。保护性服务:通过介入外部监督或者强制等方式,防止儿童被虐待、忽视和剥削。如少儿失学、家庭暴力、儿童处于危险性环境。补充性服务:通过专业介入,对儿童境遇中存在的某些薄弱或缺失环节,以适当增强。如留守儿童。替代性服务:通过改变儿童生存环境方法对儿童进行保护。如极度危险家庭监护权的剥夺、流浪儿童的救助、孤儿弃儿的机构养育。必须考虑到是否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的问题。,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
22、媒(社会法律与福利政策制度),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儿童社会工作的特殊性(一)对“服务对象自决”的差别化理解。(二)重视环境的影响作用。寻找可以修正环境中不利因素的途径,可能比单独对儿童开展辅导更为有效和持久。(三)社会工作者的特殊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教育者、中间人、调控者保护者,如被拐卖儿童、残疾儿童、被遗弃儿童、孤儿、流浪儿童、受虐待儿童。,二、“评估”方法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一)评估的定义从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角度、主要监护人角度评估其适应情况,制定出干预和治疗计划的过程称为评估。
23、(二)评估的目的和方法目的:收集信息,提供服务方法:资料查阅、访谈、问卷测量。注意获得监护人授权及结果保密(三)评估量表1、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2、行为量表:阿亨巴赫儿童行为量表,识别和评价具有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高危儿童,但并不能给出心理障碍的诊断。3、社会期望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4、自我意识量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5、儿童受虐量表:包括躯体虐待、言语虐待和性虐待6、多动症量表,三、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一)儿童辅导1、儿童辅导的基本概念2、儿童辅导的游戏治疗模式(1)想像互动游戏治疗第一、基本理念。通过想象游戏而非语言,来表达他们的经验的重要性。第二、基本技巧。工作者态
24、度、积极玩伴、口语参与;如用言辞表达或口语化、刺激化、设定限制、相对游戏第三、想象指示。隐藏性身体疾病儿童、心情混乱儿童、父母对孩子态度(2)沙盘游戏治疗第一、设置标准。沙子和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第二、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过程来接触无意识、达到心灵发展和转化第三、游戏过程与步骤。介绍、自发和自由心态、摆放第四、游戏要点。非言语性和非诠释性,以体验和经历为主。沙盘游戏是一种心理疏导手段。在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使儿童与无意识接触并表达超语言经历和被阻碍的能量。沙盘游戏基本特点是强调创造过程本身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本质特征是充分利用非言语交流和象征性意义。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给人们以想象自由,允许人们精心
25、构造和发展自己头脑中任意驰骋的各种主题。,(二)儿童小组工作1、概念2、种类3、要点(五点)4、亲职教育服务向家长提供诸如沟通、孩子教育、家庭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活动。以训练方式为主,内容包括:沟通技巧、环境设计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家长训练、家庭改变技巧亲子沟通平行小组。(三)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1、儿童受虐的相关概念受虐儿童(五种行为)、儿童疏忽2、儿童身体虐待的指标3、儿童性虐待的指标4、对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辅导辅导主题、辅导功能5、对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辅导合作,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一、青少年特点及需要界定、特点与需要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工作 实务 初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