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中药学总论演示用稿(课堂用).ppt
《临床中药学.中药学总论演示用稿(课堂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中药学.中药学总论演示用稿(课堂用).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药 学,上篇 总 论,第一章,中药与中药学,第一节 中 药,一、中药及其相关术语的含义1、中药2、中药材与饮片3、中成药4、草药5、民族药,二、中药的名称与分类(一)中药的名称1.中药的命名和释名2.中药的正名与异名,(二)中药的分类1.三品分类2.自然属性分类3.功效分类,第二节 中 药 学,一、中药学与临床中药学(一)中药学的含义(二)临床中药学的含义,二、中药学的发展1.该时期中药学发展特点2.该时期的代表著作: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著作的贡献,(一)秦汉时期(前221220年)(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三)隋唐时期(581960年)(四)宋、金元时期(96
2、01368年)(五)明代(13681644年)(六)清代(16441911年)(七)民国时期(19111949年)(八)当代(1949年至今),第二章中 药 的 功 效,第一节 功效的含义第二节 功效的分类一、治疗功效二、保健功效,第三章 中 药 的 性 能,序一、性能的含义二、性能的内容,第一节 四 性,一、四性的含义二、四性的确定三、四性的临床意义,1、四性的含义 四性: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又称“四气”。起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的性质和程度
3、上的差异 寒(大寒、微寒)和凉 属阴 凉弱于寒 热(大热)和温(微温)属阳 温弱于热 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二、四性的确定 四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 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 如何确定?药物寒热的确定: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药物。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药物。,三、四性的临床意义 1、祛除寒热病邪,或消除寒热症状和体征 2、调整脏腑阴阳失调 3、寒热药合用可以治疗寒热错杂之证,或纠正药性之偏,或利用反
4、佐防止格拒,注意A.四性实质是寒热二性。B.每种药物只能有一种性(单一性)。C.平性指偏性不明显。,第二节 五 味,一、五味的含义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三、五味的确定四、五味的临床意义,一、五味的含义 五味的含义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除五种基本滋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另外,香气还附于辛味。,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辛味 能散 发散 能行 行气、行血 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辛香:辛味
5、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2.甘味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3.苦味:能泄、能燥、能坚苦泄含义有三 通泄通实邪 如:泻下通便,治疗便秘。降泄降逆气 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清泄清火邪 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清下焦湿热等。,苦燥即指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
6、属湿证。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4.酸味 能收收敛,能涩固涩既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涩味 能收敛固涩。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同”。即涩附于酸之意。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5.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治疗瘰疬、瘿瘤。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便秘。6.淡味
7、能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的作用。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四、五味的临床意义,三、五味的确定 药物的五味,是通过口尝而得到的,入腹以后则知道了它的药性作用。前人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这里的味、性即指药性、药味。人们将药物的滋味和作用联系起来,用滋味来解释药物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后来,五行学说盛行,以五行配五味,“滋味说”就发展为“五味说”,并在内经中得到丰富和系统。本经明确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味的来源:实践味真实滋味理论味由药物的作用推出来的味,注意:A.每一味药物可有1种或多种味B.主要的味起主要作用C.性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有主次之分,第三节 归 经
8、,一、归经的含义二、归经的确定三、归经的临床意义,一、归经的含义 中药的归经,是中药功效的定位概念,即用以表示中药功效对人体脏腑、经络等部位的选择性。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 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归经的源流:最早在内经有“五入”、“五走”的记载伤寒论有六经辨证用药理论的记载,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清代,沈金鳌正式提出“归经”一词。在要药分剂一书中,于每味药下均列“归经”一项,用以说明药物的作用范围。至此归经理论得以完备。,二、归经的确定1.用脏腑辨证理论确定药物归经2.用经络辨证理论确定药物归经,三、归经的临床意义 便于临床辨证用药、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9、,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准确性。还要注意结合其它药性。,第四节 升 降 浮 沉,一、升降浮沉的含义二、升降浮沉的确定三、影响中药升降浮沉趋向的因素四、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临床意义,一、升降浮沉的含义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用以表示中药对人体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升上升提举 作用趋势向上 降下达降逆 作用趋势向下。浮向外发散 作用趋势向外(向上)。沉向内收敛固藏、泄利二便,作用趋势向内(下),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升浮属阳 沉降属阴,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升浮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其药物作用都有向上或向外的趋势,故药性属于升浮。沉降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食
10、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其药物作用都有向下或向内的趋势,故药性属于沉降。,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升浮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沉降多具有酸、苦、咸之味和寒凉之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1)质地轻如花、叶,大多升浮“诸花皆升,旋覆独降”(2)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大多沉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另外,某些药物作用趋势不明显,如南瓜子,具有杀虫作用。还有一些药物作用趋势具有双向性,如:麻黄即能发汗解表(升浮之性),又能利水消肿(向下的趋向);川芎既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又能“下行血海”活血调经。,三、影响中药升降浮沉趋向的因素1.炮制2.配伍,四、中药升降浮
11、沉理论的临床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的药性,可以指导临床正确的选择用药。根据病情因势利导,祛邪外出,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病变(部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不宜用沉降。病变在下、在里宜用沉降,不宜用升浮。病势(趋势)逆上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某些情况必须升降同用,以调节气机,恢复脏腑功能。血府逐瘀汤中桔梗、牛膝的配伍,一升一降。临床意义:纠正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使之恢复正常。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以避免外邪进一步损伤正气。,第五节 毒 性,一、毒性的含义二、影响毒性的因素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一、毒性的含义 毒性是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中药学 总论 演示 用稿 课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