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封建帝制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2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而清政府日益成为“洋人的朝廷”。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成立,宣告清末“新政”的破产。,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奕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3、资产阶级
3、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相继成立。,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民族主义,2、民权主义,3、民生主义,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
4、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1、民族主义,2、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内容:,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辛亥革命 君主专制 制度 终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