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概论12茶与文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概论12茶与文人.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茶与文人,前言在中国饮茶史上,特别是从唐,宋开始,饮茶成了一门艺术。从此,茶与文人结缘,饮茶成为文人墨客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们或抒情寄杯,或品茗吟诗,或千里致水,或松风自煎,发出了感人肺腑而又细致入微的感慨,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品茗的情趣,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第一节 文人与饮茶寄情,1、尚茶激情 饮茶舒怀,宋代诗人陆游,爱茶成癖。陆游在诗中明确表示:“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在另一首茶诗中,他还说到:“饭囊酒瓮纷纷是,难尝蒙山紫笋香”。品茶之中有“美”,而平庸的食客,是不能从茶中寻找到“美”的。女词人李清照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常常在一起品茶取乐,并经常釆用“茶令”研讨学问。当沏好茶后
2、,一人开始讲史书上记载的某一段史实,讲完后,另一人必须随即讲出这一史实在书中的某卷、某页和某行,如果答不上来,只允许闻一闻茶香。品好茶,享“清福”,自然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享受。,2、品茶之乐 重在意境,中国人饮茶,历来有喝茶与品茶之分。特别是古代的一些文人骚客,更是注重茶的品饮。喝茶与品茶,不仅有“量”的差別,而且还有“质”的区分。喝茶,主要为了解渴,满足人体生理需求,因此重在数量;品茶,重在意境,把饮茶看作是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因此饮茶时,讲究一个“品”字,要细啜缓咽,慢慢体察。通过观形、察色、闻香、尝味,使饮者在情感上获得升华,精神上得到愉悦。所以,品茶与饮茶相比,无论对环境的选择,还
3、是对茶、水、火、器的要求,以及沏茶技艺,都有严格的区别。,古人饮茶重在“品”。唐代卢仝作过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诗中写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作者一连吃了七碗茶,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这种品茶的真趣,还可从陆羽的好友,诗僧释皎然的诗中得到印证。诗曰:“越人遣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靖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其实,茶人饮茶,都喜欢在“品”字上下功夫,注
4、意品饮艺术,从中获取品茶的真趣。根据我国茶人的习惯,手捧一杯茶,大凡从四个方面去欣赏:观茶:从茶叶色泽的红与绿,明与暗,老与嫩,观察茶叶的品质风格。闻香:欣赏茶叶随热气发出的清香,以及留在杯盖上的“盖面香”。辩形:欣赏茶叶在冲沏时的舒展过程,茶汁的溶解状况,以及最终姿形。尝味:欣赏茶汤色泽,体会茶汤滋味。,3、茶酒共乐 诗情墨缘,茶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食粮。文人喝酒的结果,往往产生美丽的诗句。饮茶能醒脑益思,给人清心安静之感,是乐而不乱,嗜而敬之。,第二节 文人好茶还及竹,文人心中,茶质朴淡泊,竹清傲高洁,都是高尚纯净之物。文人认为,竹里品茗,能“双美”同占。有不少文人,
5、既爱茶,又喜竹。品茶要幽静,喝酒要热闹。竹里品茗被历代文人作为幽静闲适的生活艺术来称颂。,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茶圣陆羽及其茶经,一、陆羽生平,陆羽,唐代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一名疾。长于天门龙盖寺。在寺中学习儒学的同时,习得茶事知识。后师从竟陵邹夫子,学成后入太守李齐物幕府。“安史之乱”前后,陆羽两度离开家乡,踏上探茶之路,积累了大量茶事资料。至茶经问世,陆羽共倾注40多年心血,完成这部举世瞩目的著作。,二、茶经内容略说,茶经有三卷,分十章,共7000余字,包括: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茶经可以说把唐代及之前中国劳动人们有关茶业的经验,用客观的科学态度,进行了系统总结。茶经涉及的知识面包括了植物学、农艺学、生态学、水文学、药理学、历史学、民俗学、地理学、人文、铸造、陶瓷等诸多学科。,三、茶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唐及其以前的所有茶事总结开创世界上茶文化学科创立中国煮茶的典范有现实指导作用促进普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