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学习的基本理论.ppt
《03学习的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学习的基本理论.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资格认定辅导,中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心理实质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说明(学习的实质):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二、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的区别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因此,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狭义的学习)
2、,三、学生的学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四、学习的一般分类(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谈虎色变、望梅止渴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条件反射)连锁学习:体育运动中的三级跳,从助跑、踏板、起跳到落地,就是一系列的刺激反应动作的联结和连锁化。,用钥匙开门的连锁反应,“S”(situation)“R”(response),言语
3、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也称高级规则的学习,就是学会在不同的条件下,运用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三)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在刺激和反应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
4、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迷笼”实验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在迷箱里,箱外放着一盘食物。箱内设有一种打开门闩的装置,例如,绳子的一端连着门闩,另一端安有一块踏板。猫只要按下踏板,门就会开启。猫第一次被放入迷箱时,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迷箱。终于,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二)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所谓联结,指的是某种情境仅能引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唤起其它反应的倾向。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二者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不需要任何中介因素。如果我们以
5、“S”(situation)和“R”(response)分别作为情境与反应的符号,以“”作为引出或导致的符号,学习(联结)的公式可写为:“S R”。,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在实验中,桑代克发现,动物不断进行尝试,错误反应逐 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得以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由此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近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所以他的学说又称尝试错误说(简称试误说,trial-and-error),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练习律是
6、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不准备实现而实际联结实现时也会感到烦恼,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实验方法是把食物呈现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接下来,每次在发放食物之前,巴甫洛夫反复给狗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结果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二)经典性条件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
7、消退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让条件刺激单独地多次出现,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就逐渐消弱以至消失。,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泛化的程度取决于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促进:学英语后再学德语阻碍:arm:(英)手臂,武器;(德)贫困的,贫穷的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这就是刺激的分化,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
8、件作用论(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Operant Conditioning,Behavior,Consequence,在“斯金纳箱”中,自由活动的白鼠偶然碰到操纵杆,箱外的供丸装置就自动掉下一颗食物。白鼠经过多次尝试,就会不断按压操纵杆,直到吃饱为止。由于白鼠是把压操纵杆作为取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所以,这种行为过程又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反射。,(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是指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研究的对象后者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条件作用研究的对象
9、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如语言、游泳、写字、读书等等,两类条件反射的区分,两类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有赖于机体的无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有赖于机体作出一定的动作反应。两类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不同,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物主要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或稍后出现,这样条件反射才能形成。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同反应相结合,也就是有机体必须先作出适当反应,然后才能得到强化。,操作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是强化 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所增加的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程度,而是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性,即发生的概率。这里虽然练习是重要的,但关键的变量是强化
10、。,SDRSR(辨别性刺激)(操作性反应)(强化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过程,1.强化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斯金纳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在反应后出现某一刺激或把一些东西加入某个情境中,使该反应今后出现的可能性提高负强化:在反应后取消某个刺激或从情境中抽走某些东西,使该反应在该情境中出现的可能性提高。,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负强化)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之为逃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
11、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4.惩罚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之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与负强化不同,强化与惩罚的区别,强化与惩罚过程,(三)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把教材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学习进度不要求一律;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程序教学的例子,训练儿童的社交技能对儿童给客
12、人开门的行为给予强化当孩子与客人打招呼后,给予强化当孩子与客人主动交流时,给予强化,“通分”(小学数学第十册),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认为学习是一种外部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记忆结构和以人类作业为形式的输出过程。教育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其成功在与是否有效的利用并适合内部条件。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学习动机)执行控制(认知策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课例,教学内容:初中代数第一册“有理数”单元教学实录节选:上课开始,教师首先制造一个“悬念”。师:“谁能一口气说出有理数这章的内容?”生:“呀!课文就占了95页,谁能记住那么多内容!”师:“95页算什么?我只有6个阿拉伯数字就能
13、概括全章内容。”生摇头:“不可能!不可能!”师:“你们不信?”(板书:“有理数?密码181652”)生面面相觑:“181652?什么意思?”,师出示小黑板:1类数系表(有理数按“定义”的分类表和“数性”的分类表)8八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乘方、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1类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两种比较方法)6六种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5五条运算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2两种表的查法(平方表和立方表的查法)接下来的活动是:(1)请各学习小组结合教科书进一步“破译”“有理数”密码;(2)展示交流谈论各小
14、组获得成果,并补填上面括号“()”中内容;(3)教师对各小组作出肯定评价的同时,从“双基”的夯实和“学法”的掌握两方面进行课堂小结。,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理论要点:.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代表学说: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一)苛勒的经典实验(箱子系列实验)在房间中央的天花板上吊一串香蕉,猩猩站在地面不能拿到,房间的四周放了一些箱子。面对这样一个情景,猩猩开始采取跳跃的方式获取香蕉,但是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它不再跳,而在走来走去。突
15、然它站在箱子前面不动,过一会儿,它很快把箱子挪到香蕉下面,爬上箱子,取到了香蕉,有时一个箱子不够,还能把两个或几个箱子叠起来。这就是苛勒所说的对问题情景的顿悟,即只有对问题的情景进行改组,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棒子系列实验,(二)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过程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因此,学习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所谓顿悟(insight),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如:“接棒取物”实验中,行为是针对食物(目标),而不仅是针对棒子(手段和工具)。这就意味着,动物领会了食物
16、(目标)与棒子(工具)之间的关系。,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心”对环境具有一种组织作用,存在一个与环境相对应的心理结构完形。当有机体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头脑中的“完形”就出现了某些“缺口”或“缺陷”。而有机体先天有一种弥补缺口、缺陷以完结图形的倾向,不断组织一个又一个完形,这种组织再组织的活动和完形作用,就是学习。如“叠箱取物”实验中,同一箱子由“可供躺卧的物体”这一完型改造成了“用以取得目的物的工具”这一新的完型。,“完形(格式塔)”的含义,在德文中。“Gestalt”一词表示“形
17、式”、“形状”与“完整”,实质上指一种结构。在格式塔学说中,“Gestalt”乃是指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而言的。波林解释说:“对有意识的人来说,经验中的东西确常为整体,你听见一个曲调,总是旋律的形式而非一系列音符,总是统一的整体,而不仅为其各部分排列的总和。经验即以此方式授之于人,表现为有意义的结构形式,即格式塔。”,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心物同型说”,认为人的内心存在着许多与外界事物相应的同型物,这就是格式塔。对于每一个客观事物,在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相应的格式塔。学习过程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格式塔的顿悟过程。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 学习 基本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