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归属.ppt
《知识产权的归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的归属.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产权,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归属,第一节 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第二节 科技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第三节 商标权及其它知识产权的归属,第一节 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一、发明人、申请人和专利权人二、同一发明主题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三、在职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四、合作和委托研究开发产生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五、有关专利权的合法继受,一、发明人、申请人和专利权人,(一)发明人(二)申请人(三)专利权人,(一)发明人,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其中,发明人是指发明的完成人,设计人是指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完成人。为方便起见,一般将发明人和设计人简称为发明人。发明人或设计人,
2、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集体或课题组。,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性工作的人,例如试验员、描图员、机械加工人员等,均不是发明人或设计人。如果一项非职务发明创造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明人、设计人共同完成的,则完成发明创造的人称之为共同发明人或共同设计人。按贡献大小,将贡献最大者称为第一发明人。,(二)申请人,申请人是指就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人。就发明提出的专利申请为发明专利申请,其申请人为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就实用新型提出的专利申请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申请人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就外观设计提出的专利申请为外观设计专利申
3、请,其申请人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人与发明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我国,一项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常常不是该发明创造的发明人。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的申请人一定是拥有该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并提出了相应专利申请的人,或者是受让或继承了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的人。发明创造专利的申请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它组织。申请人可以是单个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也可以是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外国人要在我国申请专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营业场所;第二,在中国没有居所或营业场所的,应当依照其所属国与我国签订的协议或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依据互惠原则来办理。,(三)专利权人,专利权人是
4、专利权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统称。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同发明人不一定是申请人一样,发明人也不一定是专利权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它组织。一项专利的专利权人可以是单个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也可以是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二、同一发明主题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项专利权”。这一条款规定了专利制度的基本原则:“不能重复授予专利权的原则”。其依据之一是专利权的独占性和排他性。此项规定用以避免专利权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其依据还在于专利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
5、应用”。,“先申请原则”: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实行这种制度。但各国的时间基准不同,德国、法国以时刻为基准,我国、日本以日为基准。“先发明原则”:美国等个别国家。,三、在职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非在职发明创造。指发明人不在任何单位任职期间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或者离开任职单位1年内做出的与原单位任务无关的发明创造。非在职发明创造与任何单位没有任何关系,其权利自然归属于发明人,该发明人有权提出专利申请,可以在专利申请被授权后成为该项发明创造专利的专利权人。,在职发明创造。指发明人在某一单位任职期间完成的发明创造或者离开任职单位1年内完成的与其任职单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
6、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下列四类发明创造: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
7、关的发明创造。,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四、合作和委托研究开发产生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一)合作研究开发产生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二)委托研究开发产生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三)合作研究机构中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一)合作研究开发产生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合作研究开发是指在研究开发活动中,有关方面都有研究人员参加开发活动。一般来说,合作研究开发所产生的科技成果在多数情况下为各合作方共享,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为某一方所享有。即使是为合作各方所共有,共有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二)委托
8、研究开发产生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多种形式:属于委托方。属于被委托方。如“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共享。委托别人开发技术时,协议中标明产权归属的,按协议执行,协议中没有明确产权归属的,依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完成人。这是委托方需要特别注意的。,(三)合作研究机构中的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如合作研究机构是独立法人,则可以独立拥有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支配科技成果所取得的收益。合作双方的回报通过对收益的分配进行约定。如合作研究机构是依附于某一合作方的非独立的法人,则它不能独立申请专利、拥有专利和处置包括专利在内的所有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对专利权的归属需合作方在建立合作研究机构
9、的合同中作出规定。,五、有关专利权的合法继受,有关专利权的合法继受是指就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专利申请有关权利和专利权利通过赠与、继承、买卖等形式合法地转移给合法的继承人。,第二节 科技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一、有关科技作品著作权归属的概述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四、科技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科技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五、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六、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七、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八、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归属九、美术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处理的特殊问题十、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十一、著作权的继承和承受,一、有关科技作品著作权归属的概述,(一)作者(二
10、)著作权人,(一)作者,作者是指创作作品的公民,即独立完成作品创造的公民。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称为单位作品,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一般来说,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是作品的作者。,(二)著作权人,著作权人是指享有作品著作权的人。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著作权法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一般情况下,作品的作者就是著作权人。,著作权人不是作者的情况:作品著作权的合法继承人;著作财产权全部转让中的受让人;当享有某作品著作权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权由国
11、家享有,国家成了该作品的著作权人;享有职务作品著作权的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在考虑作品著作权归属时,首先要遵循的规则就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但由于作品创作过程的复杂性,仅遵循上述规则解决不了有些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必须增加下述内容。,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演绎作品是指那些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用与原作品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原作品内容所产生的作品,例如改编作品、翻译作品、注释作品和整理作品等。如将中文的科技论文翻译成英文论文,用通俗的文字去注释一篇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科技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
12、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该条明确了演绎作品的作者,对原作品进行再创作时,应事先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并依照规定支付报酬,同时原作者仍享有署名权,在发表演绎作品时,应当注明相应原作品的名称和作者。,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被汇编的内容的选择或者或者对被汇编的对象的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如果对被汇编的内容的选择或者或者对被汇编的对象的编排没有体现独创性,不满足作品的独创性要求,则汇编出来的材料不是汇编作品。如,数据库是数据的汇编,但是有些数据库在数据内容的选择或者数据的编排上根本没有独创性,这种数据库不满足作
13、品的独创要求,因而不是汇编作品,反之,则是汇编作品。,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由于汇编权是作者的专有权利,因而汇编他人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或作品的片段时,应征得他人的同意,并不得侵犯他人对作品享有的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等著作权。汇编作品有时还涉及作品的第三人的隐私权,汇编人只有在得到被汇编作品的的著作权人以及第三人的同意后,才能发表、出版发行其汇编作品。,四、科技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科技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科技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科技作品是一个特别的作品类型。摄制电影类作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的智力创作过程
14、,要有提供资金和组织拍摄的制片人,要有电影脚本(包括改编和直接创作的剧本和音乐、作词等),要有导演、摄影、演员、特技设计、美工(包括服装、道具设计)、灯光、布景等等。摄制电影投资巨大并且编剧、导演、摄影等作者付出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电影的发行、放映也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但也有巨大的商业风险。,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
15、定: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五、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
16、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六、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合作作品是两人以上合作共同创作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创作一个合作作品需要合作作者之间的合意,如果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就将对方的作品合入自己的作品,或者对对方的作品进行一定的修改、补充后就认为是该作品的合作作者,这
17、种情况,不仅不能成为该作品的合作作者,还侵犯了该作品的著作权。,合作作品的作者必须是参加创作的人,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品的作者。所谓“参加创作”,是指对作品的思想观点、表达形式付出了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或者构思策划,或者执笔操作,如果没有对作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就不能成为合作作者。,七、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于时间、地点、知识、能力、语言等因素,本人不能或者不便于亲自实施创作行为,需要通过他人为其创作作品,例如,请画家替其作画,请摄影师为其拍摄艺术照片。委托他人创作作品的人是委托人,受委托创作作品的人是受托人。委托创作的作品就是指受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产权 归属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