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电子.ppt
《知识产权法电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法电子.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知识产权法,学习目标,1.掌握知识产权法的立法意义和知识产权法的法律体系、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2.掌握著作权及与其相临近的权利的概念、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著作权取得和保护期限、著作权的期限、著作权的限制3.掌握专利权的概念、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专利权的取得、专利权的期限、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的无效、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专利权的保护4.掌握商标权的概念、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商标权 的取得、商标权的期限、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注 册商标的撤销,5.1知识产权法及其的立法意义,知识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在内的
2、民事权利。一般来讲,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知识产权是四大民事权利(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之一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与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举措,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尽的义务,5.2知识产权法的法律体系,1.著作权法律制度2.专利权法律制度3.商标权法律制度4.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5.3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1
3、.权利客体是一种无体财产2.权利具有地域性3.权利具有时间性,5.3著作权法著作权及与其相临近的权利,著作权是指作者对自己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创作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民事权利。作者的创作作品,即智力创作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与著作权相临近的权利是指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人及电台、电视节目的播放单位对使用和传播他人的作品享有的权利,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1.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主体是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2.著作权的客体(1)著作权的客体是指作者的创作活动取得具有一定形式的成果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曲艺、戏剧、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
4、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计算机软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2)著作权的客体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作品必须能以某种物质形式复制(3)不属于著作权客体的作品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著作权的内容,1.人身权 人身权是对作者对自己的智力创作作品所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2.财产权 著作财产权是作者对其作品的自行使用和被他人使用而享有的以物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著作权取得和保护期限,1.著作权取得 著作权法规定,作者
5、对其作品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即取得,并非作品发表的时间。2.著作权保护的期限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规定:公民的作品,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第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曾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电影、电视、录像和摄像作品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到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著
6、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明文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合理使用的作品应当是已经发表的且使用目的一般限于非商业性的。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1.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了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4.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
7、发表的讲话。6.为了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擅自出版发行。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的。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的。,5.4专利法专利权,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
8、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即独占权。专利权的基本特征取决于客体专利的排他性和垄断性。专利权人多发明创造依法享有专利权,即在法定期限内独占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和使用其专利方法的权利。,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1.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的主体是专利人,也就是有权申请并取得专利权,享有专利法规定的权利和担负义务的人,包括专利权的所有人和持有人2.专利权的客体。专利权的客体是指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包括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作为专利权客体的发明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即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3.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根据专利法规定,下列对象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2)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产权 电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