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明儿童音乐心理训练.ppt
《赵小明儿童音乐心理训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小明儿童音乐心理训练.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音乐心理训练,北斗艺术心理研发中心 赵小明http:/2009年版本,大脑的培育与工作模式,2个月大的婴儿的大脑模式成人大脑的操作手册,儿童音乐心理1教育取向,儿童音乐心理训练当前音乐教育的缺陷与儿童心理训练的不足 目前国内儿童或青少年的音乐教育走向两个极端,1是强制性的音乐美育教育,使儿童逐渐厌恶严肃音乐的美育作用。2是流行音乐中的垃圾音乐的快餐使吸收,儿童和青少年将其做为一种时髦和逆反的象征予以学习并接受。我们的正式的音乐教育往往意味着音乐发展走向末路。大多数音乐教育的焦点都是音高,它的名称和音调,以及那许多的条条框框的指导和分析方法,与大多数儿童开始思考音乐,回应并接受音乐的整体方式
2、背道而驰。要防孩子对这种艺术兴趣的衰减。艺术教育家说,严格的训练没有必要,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工具,使他能自由发挥实现自己所愿,这样不会阻碍他的未来,恰恰相反,只会开阔他的未来。对儿童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比喻能力的培训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比喻能力有很多关系。,儿童音乐心理1,儿童音乐心理训练四岁的儿童能够意识到歌曲的整体结构。可以识别音乐反映的四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五岁的儿童已经理解音乐的主音最后要回到主音。8岁儿童可以识别大调表示快乐,小调表示悲伤。三年级左右的学生是形成音乐趣味的关键时期。267340-268练习,无意识音乐美育训练,人的大脑在长期的进化中,种族的经验
3、经过无数代人的重复,在人的大脑结构中留下了生理的痕迹,形成了各种无意识原型,不断的遗传过程,使得人人生而具有一些先天的美感,每个儿童都会有音乐的耳朵,这些需要通过训练来保持,否则随着社会规范和信息的干扰,当儿童的意识逐渐增强时,无意识美感中的原始力量就会消弱,从而造成儿童先天的美感消逝。,无意识音乐美育训练,更多的儿童被家长强迫参加各类早教学习班,要求孩子像成人那样规矩的模拟样本绘画,学习模仿严肃艺术形式,使得儿童身上潜藏的丰富想象力,慢慢消失了。通过音乐意象中的无目的绘画,激活和维持儿童的音乐想象与创造力。注意培育儿童美的享乐,寓美于乐,使儿童维持美感的鉴赏力。,儿童音乐创新思维培育,未来学
4、家预言预言: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来临。家长带着孩子去学美术,学音乐,临摹,艺术本质的创意天趣被无情忽视。,多元智能人有空间,数学,语言,运动,音乐智慧等。音乐是一种智慧不可没有 我们国产孩子从小学开始,他们被教育的的受到重视的思维种类,主要是逻辑分析思维,以及记忆力的训练,儿童变成了极为理智的似乎是穿着短裤的科学家,儿童需要培育感性思维,而不是奥特数学。音乐包含有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对一首音乐的结构,全貌的掌握需要逻辑思维,对音乐感受的体验则需要感性思维,音乐包含有数学公式和情绪情感,音乐本身是符号系统,象征模拟着人的心理。心理学音乐可以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也就是情商不可不会
5、音乐所要呈现的是情感的形式紧张,含糊,对比与冲突。能够隐喻性的表达快乐,愤怒,激情,骄傲以及隆重的仪式。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象征表达情绪的能力,强调自我对本我和超我的协调能力,为更好的适应社会规范做基础。,音乐帮助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儿童天生具有非凡的比喻能力:一位少年把空中飞机留下的尾线刻画为“天空的一道疤痕”,一位女孩把她赤裸的身体描述为“全身光着的脚丫”,小学之后这种能力便迅速下降,原因主要在于成人准则的教条式教育,遵从社会常规,遵循一条条的游戏规则,大脑逻辑思维学习能力的迅速提高,左半球的发展等。儿童会慢慢被那些形形色色的规则所围绕,如何穿衣,说话,如何玩耍,如何行事以符合道德规范,
6、孩子甚至会受困于此,这个年龄阶段对规则的适应对他们后来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意义重大。适应不良所引发的情绪困扰,需要用音乐情绪表达的方式得到自我解释。儿童对音乐的回应是无对错之分的,而这点与规则是不同的,等于给孩子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另一扇门,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恢复是很重要的。,右脑开发训练,大脑左半球负责旋律,右半球负责节奏,音乐艺术活动与逻辑思维和空间认知活动的结合是最好的感统训练与大脑协调训练。如果儿童到了1012岁,再不进行右脑开发,也就是音乐艺术训练,会导致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发达,直觉思维能力相对削弱,而渐渐出现成人化倾向。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得力于艺术性的直觉,想象,美感。只
7、有科学艺术化,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发挥艺术创造功能。音乐能促进右脑功能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两种思维的发展,当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就会有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协作,他们要用右脑感知音乐的音高,音调,用左脑掌握和理解歌词。我们要通过特别的音乐心理训练,增进和培育孩子的音乐感受力,音乐理解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审美力,以及音乐创造力。现在幼儿园和学校的音乐教育中,以及家长带领参加的各种音乐培训班,硬性的灌输了过多的知识技能,缺乏形象生动的音乐情感教育,这样就会影响幼儿大脑右半球的激活和兴奋,其右半球必然受到压抑,甚至会影响和损伤幼儿创造力才能的发展。训练-01-Intro.mp3 56,音乐音色美育训练,理解
8、音色的亮与闷。音乐游戏,音乐节奏美育训练,以往的音乐教育都是非音乐性的,不符合音乐的天性。音乐本身离不开节奏,但存的学习音乐知识或演奏技巧,不结合身体的节奏运动是不全面的。通过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儿童的肌体感受音乐节奏,呼吸感受音乐起伏,情绪配合音乐旋律,使得儿童真正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精华。训练-2,音乐节奏美育训练,不但音乐强调节奏性,自然界的一切都具有节奏性。人的身体也有节奏的在律动。孩子要感受自己的节奏,自然的节奏。通过音乐主题画节奏训练-03竖琴梦幻节奏版.mp3-84,音乐节奏美育训练,-音乐跳房子,儿童音乐心理2社会化技能,儿童音乐心理训练 我们对儿童和青少
9、年的音乐心理训练的目标是让他们通过音乐美育,感受音乐的社会化力量,并逐渐认识到这种力量具有双重性,而我们做正面,积极的引导。同时,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这个音乐心理训练的过程中,被唤醒,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音乐天赋,能力和技巧。比如通过团体音乐体验,团体音乐叙事,团体音乐时光倒叙,团体家庭音乐美育,培养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和人格发展,这恰好是中国独生子女特征的孩子所缺乏的团队体验和尝试理解他人的心理同理心。让孩子将音乐经验与团队协作中产生的快乐也视作一种人生的技能和知识形式。音乐本身具有的特质,使其成为培养孩子想象力,记忆力,学习注意力和整体思维能力的利器。,儿童音乐心理2,比如通过,团体音乐叙事,培养孩
10、子的社会化发展和人格发展,这恰好是中国独生子女特征的孩子所缺乏的团队体验和尝试理解他人的心理同理心。让孩子将音乐经验与团队协作中产生的快乐也视作一种人生的技能和知识形式。音乐本身具有的特质,使其成为培养孩子想象力,记忆力,学习注意力和整体思维能力的利器。团体音乐体验团体音乐时光倒叙269团体家庭音乐美育左右手亲密关系投射271270勇气与智慧的培育271,儿童音乐心理3扩展容器,儿童音乐心理训练 人的感知觉存在于人自己的态度和思维状态之中,这种人的心态或是思维状态,需要早期培育,就如关于坛经上的故事,风动还是心动的争论,内心如何看待世界,决定今后如何做人。通过对不同民族,地域,文化,音乐的鉴赏
11、,让孩子领悟平等,并且避免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小皇帝心态,内心的开放,思想的宽容,让更广阔的心怀放眼看身边的世界,开拓性思维,减少了世俗观念关于贫富,美丑,拥有或失去,每一寸土壤都可以产生最美的音乐,音乐的世界育音乐的美感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机会创造美和拥有美的体验。训练82119,儿童音乐心理训练4情绪管理,表达音乐,让孩子学习认识不同的和旋与节奏,同时尝试用动作和身体进行表达和旋及情绪,思想。体验认识不同音乐给人的体验。学习用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在音乐库中选择心情音乐,不同思想状态的音乐,让孩子听歌,做姿势配合呼吸和嗓音。让孩子理解高兴,悲伤都是人的天性,可以通过适时的表达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儿 童音 心理 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