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直方图散点图的应用.ppt
《血细胞直方图散点图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细胞直方图散点图的应用.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细胞直方图散点图的临床应用,血细胞直方图定义散点图定义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及应用红细胞直方图的特点及应用血小板直方图的特点及应用,传统的血细胞检查完全采用手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而且由于多种原因,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难以保证。1958 年,库尔特采用电阻率变化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发明了性能比较稳定的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仪,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应用,使其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检测水平不断提高,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已在国内外各医院广泛使用。但从根本上讲,其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两部分,即电阻抗法与光散射法,电阻抗
2、法(库尔特原理)原理,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原理是根据血细胞非传导性的性质,以对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光散射法主要应用于白细胞分析,其检测原理就是利用多项技术(如射频、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联同时检测一个白细胞,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白细胞计数和五分类结果。,全血进入血球分析仪以后,白细胞进入白细胞计数通道,仪器计算机部分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5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为1.64fl;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进入另一个共用通道,其中血小板储存于64个通道,体积范围为230fl。仪器在白细胞通道中按体积大小,将白细胞
3、分成三组:3598fl的为淋巴细胞,98150fl的为中间细胞(其中包括单核细胞,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和150450fl的嗜中性粒细胞。仪器在红细胞和血小板通道中也按体积大小区别红细胞和血小板:330fl的被认定为血小板,而30fl以上的被认定为红细胞。,血细胞直方图定义,血细胞分析仪除了进行RBC、WBC、PLT细胞计数外,还可以提供以细胞体积大小为横坐标。细胞出现相对频率为纵坐标的体积分布图,称为血细胞直方图,根据仪器检测的原理不同,可将血细胞分布图形分为直方图和散点图。,直方图的形成,细胞直方图的横坐标是细胞体积大小,以fl表示;纵坐标为某一种体积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以表示。直方图反映可反
4、映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直方图。,散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多项技术(激光、射频及化学染色)联合使用对白细胞进行检测后得到的各类白细胞的散点状分布图。由于目前使用的血细胞分析仪绝大部分采用电阻抗原理。下面主要介绍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直方图各具特点,正常人的细胞直方图在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有特定的曲线。掌握正常直方图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情况。,白细胞直方图及临床应用,各种单纯电阻法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三分群法原理是根据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的。经过特殊溶血剂处理的白细胞,可将特定的细胞群进行处理,使得绝
5、大多数淋巴细胞体积缩小,使得中性粒细胞体积适当增大。因此在白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出现两个明显的细胞分布峰。,白细胞直方图,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白细胞直方图形态为“两峰一谷”。第一峰细胞体积在35fl98fl,代表成熟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第二峰细胞体积在150fl350fl,代表成熟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575);谷是细胞体积为98fl150fl的血细胞,其中包括成熟单核细胞、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和成熟嗜碱性粒细胞,由于它们分别占白细胞总数的38、15和01,加起来也不足10,故形成不了峰。如图:,小细胞,单个核细胞,粒细胞,淋巴,嗜碱,单核,嗜酸,中性粒细胞,白细
6、胞直方图临床应用,当血标本中的白细胞比例、形态发生异常改变时,会导致白细胞直方图的改变,异常直方图可粗略判断细胞比例发生变化或有异常细胞出现。根据直方图的变化可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血涂片镜检,并提示在显微镜分类时应注意异常细胞的存在。如下表:,白细胞直方图 主 要 原 因淋巴细胞峰左侧异常 有核红细胞、血小板集聚、红细胞 不完全溶解、冷聚集球蛋白、异型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 异型淋巴细胞等异常淋巴细胞 单个核细胞峰抬高增宽 原始或幼稚细胞、浆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粒细胞峰右移、抬高、增宽 成熟中性粒
7、细胞增多直方图多区出现异常 以上多种原因引起,.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淋巴细胞比例减低(见图4-12):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大,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小。在严重的细菌感染时,如果中性粒细胞发生中毒性改变,粒细胞峰可向左移动或向右延伸。,.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图4-13):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小,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大。,.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图4-14):在直方图90-150fl表现为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程度有关,可能是单核细胞增高,也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或幼稚细胞等,因此,必须涂片染色后经显微镜确认。,嗜酸粒细胞增多(如图)直方
8、图显示,在90180fl有一脉冲线增高的细胞峰。显微镜目测分类:嗜酸粒细胞25%、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36%、单核细胞4%,掌握了正常白细胞直方图的曲线特点,如果某一个病人白细胞直方图出现异常,失去“两峰一谷”的特点,而变化为一个单独的峰,则提示有急性白血病的可能,就必须进行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图11):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淋巴细胞峰向单个核细胞区扩展变宽,其程度与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5)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图12):白细胞直方图常以单个核细胞峰增高为主,并向淋巴细胞区和粒细胞区扩展,其异常峰的高低及扩展的程度与原始及幼稚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
9、。,(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图13):在直方图上单个核细胞区和.中性粒细胞区左侧范围(100-300fl),出现一个高大的细胞峰,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1)外周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巨大血小板,采血时由于技术原因造成血小板聚集或某些病理因素使红细胞膜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使红细胞溶血不完全,以至有大量红细胞碎片等,以及血浆中存在冷球蛋白等,均可使白细胞直方图在50fl以下区域出现一个或大或小的峰,应加以注意。见图14和图15。,上组图形相似、报警提示相同,但白细胞种类不同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由此可见,尽管引起血液学变化的病因不同,白细胞种类的变化不同,但白直方图变化很相似。因此,异常的白细胞直方图
10、只是提示检查者粗略判断各类白细胞细胞比例变化或有无明显异常细胞出现,进而在显微镜复检时注意这些变化的真正病理意义,或在正常人体检中筛选是否需要进一步血涂片检查,而不能仅根据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来进行临床诊断。那种认为白细胞直方图的某种变化,即可代表某种疾病的说法是错误的。,红细胞直方图及应用,红细胞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在不同的检测通道,按细胞大小或类似颗粒大小来区别红细胞,以横坐标表示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表示一定体积血细胞的相对频率(%),绘制成分布图,即红细胞直方图,是反映红细胞大小或任何红细胞大小范围内粒子的分布图,分布范围一般在50-200fl,正常红细胞直方图:红细胞主要分布在50-200
11、fl范围内,在直方图上可见2个细胞群,从50-125fl区域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主峰右侧约分布在125-200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见图4),异常红细胞直方图:如果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发生改变,均可见红细胞直方图左移(MCV变小)或右移测(MCV变大),或出现双峰(存在两个细胞群),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也呈相应的变化。与白细胞直方图不同,某些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直方图有其特点,此种图形变化再与其他参数结合分析,对贫血鉴别诊断颇有价值。分析时,应注意观察直方图峰的位置、峰底的宽度、峰顶的形状及有无双峰现象。下面介绍几种
12、贫血的红细胞直方图变化。,当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变化时,直方图峰可左移或右移,或者出现双峰。红细胞直方图有助于临床上对贫血的分类诊断和服药后贫血的疗效估计,正常情况下直方图峰值与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一致,而曲线基底的宽度大致反映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其临床意义如下:贫血类型 波 峰 峰 底 RDW 血 涂 片 可能原因小细胞均一性 左移 基本不变 正常 以小细胞为主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大小一致 小细胞不均一性 左移 变宽 增大 以小细胞为主大小不一 缺铁性贫血等 左移 变宽可有双峰 明显增大 以小细胞为主明显不一 缺粒幼细胞贫血大细胞均一性 右移 基本不变 正常 大细胞为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细胞 直方图 散点图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