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膜性肾病.ppt
《特发性膜性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发性膜性肾病.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特发性膜性肾病:高危因素的评估 治疗方案的选择,特发性膜性肾病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25%40%。病理特点是肾小球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1.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有钉突形成,基底膜逐渐增厚。2.电镜下早期可见基底膜上皮侧有排列整齐的电子致密物,常伴有广泛足突融合。,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membranous nephropathy,Couser WG,Division of Nephrolog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SA.J Nephrol.2006 Nov,近20年来,对MN细胞
2、分子生物学的发病机理有了巨大的进展。进展主要来自对Heymann nephritis models of MN in rats的研究。现在认为MN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导致足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结果。,C5b-9 attack,The podocyte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genes for production(oxidants,proteases,prostanoids,growth factors,TGF receptors),over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spike format
3、ions,podocytes,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interstitial inflammation fibrosis,Other podocyte changes including detachment,apoptosis alterations,proteinuria and glomerular sclerosis,CKD,Renal Failure,随疾病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可分为四期:第期 光镜结构基本正常,电镜上皮下少数电子致密物沉着,基底膜无明显改变。第期 光镜下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出现“钉突”,电镜上皮下有大量的电子致密物沉积
4、,致密物间为钉突状增生的基底膜。第期 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基底膜呈中空链环状。毛细血管袢有狭窄或闭塞。电镜下基底膜内有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呈双层梯状结构,上皮下致密物部分溶解。第期 基底膜高度增厚,毛细血管袢闭塞,可见小球萎缩或纤维化。电镜下基底膜双层融合呈不规则增厚,致密物中有透明区形成,使基底膜呈链条状。,大量临床资料提示,约30%的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多在发病后的2年内病情可自然缓解,但也存在反复复发的现象;约30%的患者虽蛋白尿较多,但肾功能可长期相对稳定;约30%的患者则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在发病510年后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约10%的患者因为肾外的并发症死亡。,IM
5、N高危因素的评估,年龄和性别 男性、年龄50岁。蛋白尿 尿蛋白4g/d 超过18 个月、6g/d 超过9 个月、8g/d 超过6 个月以及起病时即10g/d。血清肌酐 若肾活检时SCr水平已经增高,大多数患者将在2.5年内肾功能迅速恶化。肾脏病理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血管病变。,病程迁延,病情易于反复,肾功能逐渐恶化,自发缓解,反对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积极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大量蛋白尿的IMN患者的治疗目前争议的焦点,初次诊断时就给予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观察一段时期,对肾功能损害进展较快者,给予积极免疫抑制剂治疗,?,?,“最佳治疗期”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不延误病情,相当比例肾病综合征IM
6、N 患者有自发缓解倾向,分类治疗,(1)对有ESRD倾向的高危患者尽早治疗,(2)对不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观察期,以期获得自然缓解,避免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1)免疫抑制治疗(2)非特异性治疗,治疗分类与分类治疗,根据肾功能状态和蛋白尿程度:低危、中危、高危三类。,低危患者的治疗,低危患者 是指肾功能正常,在6个月观察期蛋白尿4g/24h。治疗:主要用ACEI、ARB,不推荐免疫抑制剂治疗。这类患者预后好,但需长期随访,监测肾功能、血压、蛋白尿、定期评估危险性。,中危患者的治疗,中危患者 是指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在6个月观察期蛋白尿4g/24h但8g/24h。,1.糖皮质激素 大量临床研
7、究得出结论,糖皮质激素在诱导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缓解或保护肾功能方面,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口服均无益处,故不应单独使用。,(1)糖皮质激素+苯丁酸氮芥:Ponticelli 的意大利方案:甲强龙苯丁酸氮芥(CH)第1、3、5 个月静滴MP1g/d3天,接着口服泼尼松0.4 mg/kg/d27天;第2、4、6个月则停用激素,改为口服CH0.2 mg/kg/d/,整个疗程为6个月。,2.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 在蛋白尿缓解和肾脏存活方面已被证明有效。,糖皮质激素+苯丁酸氮芥10年蛋白尿完全或部分缓解率,10年观察结果为:治疗组在蛋白尿完全或部分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3%vs 33%,P0.01)
8、。,糖皮质激素+苯丁酸氮芥肾脏10年存活率,10年观察结果为:治疗组在肾脏10年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vs 60%,P0.01)。,(2)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Ponticelli 对比了MP+CTX 与MP+CH 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MP+CTX 组给药方法:MP1g 静脉滴注3天,接着口服泼尼松0.4 mg/kg/d27天,后改为口服CTX2.5mg/kg/d30天,循环上述治疗3次,总疗程半年;MP+CH 组治疗同前。结果3年内两组患者肾功能都稳定在正常范围,MP+CTX较MP+CH联合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少。,MP+CTX与MP+CH 3
9、年内两组蛋白尿完全或部分缓解率,MP+CTX与MP+CH 3年内两组蛋白尿完全或部分缓解率分别为93%和82%,MP+CTX组5%不能完成全程治疗,MP+CH组为14%,病例分析,加拿大多伦多的肾病学者Daniel C.Cattran,葡萄牙建筑工人,男,49岁,离婚,无孩子。5年前起双下肢浮肿,久立后加重。当地住院检查:血压160/85mmHg,腹水征(+),双下肢高度浮肿。尿常规:蛋白尿+,红细胞镜下8-10个/HP。血常规、肝酶、电解质正常,血白蛋白19克/dl,血肌酐123.7umol/dl,内生肌酐清除率是70ml/min,蛋白尿定量13.7克/24h。其他检查无特别发现。肾穿病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发性膜性 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