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课程]分离技术复习 2.ppt
《[其它课程]分离技术复习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它课程]分离技术复习 2.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离技术,学习方法概括:1、掌握每个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主要机理的步骤和解释)2、掌握主要的工艺过程、流程、和主要的应用3、掌握课堂练习、例题的计算4、认真把思考题做一遍,所学章节,1、分离技术绪论分类;物性、化性与分离的推动力;汽液两相的一些基本概念;2、特殊精馏恒沸精馏;萃取精馏;加盐精馏;反应精馏;分子精馏3、特殊萃取液液萃取基本概念;化学萃取;超临界萃取;反胶束萃取;双水相萃取;,4、吸附技术5、色谱技术6、离子交换技术7、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概述;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渗析、电渗析;液膜分离,课堂练习:,在三角形图中表示:1、一个三元组成M:M(c:0.6;a:0.3
2、;);2、设以上三元混合物组成F(100kg),含xa=0.3);在混合物中加入萃取剂S(10kg),确定三元混合物的组成N;3、题1的混合物中,蒸去组分S后,剩下二元混合物的组成,在图中表示P。,1、确定M点,M(c:0.6;a:0.3;),3、确定P点,2、确定N点,F(100kg),含xa=0.3);在混合物中加入萃取剂S(10kg),则S达到20Kg;Xs=0.1818,另、M点100kg;N点100kg;加入系统蒸去萃取剂求Q点,M(c:0.6;a:0.3;)N(a:0.5;s:0.2;),例2 某色谱柱长2.1m,测得某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为5min42s,在色谱纸上量得色谱峰的宽度
3、为1.2cm,已知纸速为2cmmin-1,求塔板高度。,解:将色谱峰的宽度换算成时间:,答:塔板高度为1.45mm。,A流体分子;M固体表面。,推导可得:,在吸附平衡温度T及压力 p下的吸附量;是在吸附平衡温度T,压力 p下吸附剂被盖满一层时的吸附量。b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作图:求得b和,公式可改写为,例1、用活性炭吸附CHCl3时,0 时的最大吸附量为100 dm 3kg-1。已知该温度下CHCl3 的分压力为1.00104 Pa时的平衡吸附量为 50 dm3kg-1,试计算:(1)朗缪尔吸附定温式中的常数b;(2)CHCl3分压力为5.00103Pa 时的平衡吸附量,解:(1)设和 分别为
4、平衡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则,解答,解:设和 分别为平衡吸附量和最大吸附量,则 b=110-4 Pa-1 平衡吸附量=0.0333 m3kg-1,例:称取某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3.00 g,置于锥型瓶中,加入0.250 mol/L HCl 100 mL 浸泡一昼夜。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0.1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消耗31.00 mL。计算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交换容量的测定,总交换容量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树脂中可以交换的化学基团数量,也称理论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实际吸附时,A在树脂上的交换量再生交换容量树脂再生后的总交换容量。再生交换容量0.5
5、1.0总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0.30.9再生交换容量,加入浸泡液中HCL总量=0.25100/1000=0.025 mol消耗氢氧化钠=0.131/1000=0.0031 mol浸泡后液中剩余HCL量=100/25消耗氢氧化钠=0.0124 mol交换容量=(加入浸泡液中HCL总量浸泡后液中剩余HCL量)/3=0.0043 mol/g,3、按分离过程原理分类(1)机械分离利用机械力将两相混合物分离的过程。分离时,相间无物质传递。,几种典型的机械分离过程,平衡分离依据被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在两相平衡分配不等的原理来分离的过程。借助于热能、溶剂和吸附剂等媒介,使均相混合物变成两相,包括气-液传质过程(
6、蒸馏、吸收等)、液-液传质过程(萃取等)、气-固传质过程(吸附等)、液-固传质过程(离子交换、浸取、吸附等)。速率分离依据被分离组分在均相中的传递速率差异来分离的过程。在浓度差、压力差、电位差等的推动力作用下,利用各组分的扩散速率差异进行分离,包括膜分离(超滤、反渗透等)、场分离(电泳、热扩散等)。,(2)传质分离通过两相间物质的传递来分离,(3)反应分离通过化学反应将反应物转化成目的cp,几种典型的反应分离技术,对于具有恒沸点的非理想溶液,通过加入一种分离剂与原溶液其中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更低沸点的恒沸物,从而使原溶液易于采用蒸馏进行分离的方法,称之为恒沸精馏。第三组分称为恒沸剂或挟带剂。恒沸
7、剂必须:原料液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更低沸点的二元或三元恒沸物;新恒沸物的沸点比原来的任一组分的沸点和原来恒沸物的沸点要低;新恒沸物从塔顶被分离。,五、萃取精馏与恒沸精馏的比较,共同点:均需在待分离混合物中加入第三组分,以提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异同点:(1)恒沸精馏的夹带剂必须与待分离组分的一个或两个形成恒沸物,因此可供选择的夹带剂很有限;而萃取剂无此限制;(2)恒沸精馏的夹带剂大都从塔顶蒸出,热能消耗较大;而萃取剂则从塔底排出,热量消耗较低;(3)萃取剂一般从塔上部不断加入,不适宜间隙操作;而恒沸精馏的夹带剂可与料液一起从塔底或塔中加入,可用于大规模的连续生产和实验室的间隙精馏。(4)恒沸
8、精馏的操作温度通常比萃取精馏更低,更适合热敏性组分的分离。,在液体混合物(原料液)中加入一个与其基本不相混溶的液体作为溶剂,造成第二相,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依靠两相间的密度差分相后,而使原料液混合物得以分离的单元操作。亦称溶剂萃取,简称萃取。,联结线可以为无穷多个,各线均有一定的斜率,并且互不平行。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物系的联结线倾斜方向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极少数物系的联结线倾斜方向是不一致的。,常用的分离单元操作。选用的溶剂称为萃取剂,以S表示;原料液中易溶于S的组分,称为溶质,以A表示;难溶于S的组分称为原溶剂(或稀释剂)。富含目的产物(A)的一相称为萃取相(E),另
9、一相称为萃余相(R)。,碘与水的混合物用CCl4萃取。,1、萃取过程中相互接触的两相均为液相;2、分离依靠两相间的密度差或外界输入能量而分离;界面张力以及两相的黏度等物理性质非常重要;3、与吸收相仿,萃取操作并未有得到纯净的组分,而是新的混合液,操作工序、分离装置必须联合;吸收-解吸联合;萃取-脱溶剂联合4、可以在任何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操作;5、处理能力大,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可以连续操作和易于自动化。,过程特点:,3、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萃取后的E相和R相,通常以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萃取剂回收的难易直接影响萃取操作的费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萃取过程的经济性。因此,要求萃取剂S与原料液中
10、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要大,不应形成恒沸物,并且最好是组成低的组分为易挥发组分。若被萃取的溶质不挥发或挥发度很低时,则要求S的汽化热要小,以节省能耗。,4、萃取剂的其它物性密度差:萃取剂与被分离混合物有较大的密度差(特别是对没有外加能量的设备),可使两相在萃取器中能较快的分层,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界面张力:萃取物系的界面张力较大时,分散相液滴易聚结,有利于分层,但界面张力过大,则液体不易分散,难以使两相充分混合,反而使萃取效果降低。界面张力过小,虽然液体容易分散,但易产生乳化现象,使两相较难分离,因之,界面张力要适中。溶剂的粘度:溶剂的粘度低,有利于两相的混合与分层,也有利于流动与传质,故当萃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其它课程 其它课程分离技术复习 其它 课程 分离 技术 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290906.html